付蔚丨雨游漏明崖
趁星期天回家办事,有幸随同事到新安县北冶关址村漏明崖参观。
天空下着小雨,雾也比较大,车行驰得较慢。同事是北冶本地人,一路上他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解着漏明崖的传说。
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喷着烈火,晒得大地寸草不生,河水干涸,百姓焦急万分。二郎神杨戬看到人间这种惨景,发誓要为民除害。一天他别了玉帝,驾云降落凡间,担起两座大山去追赶太阳,要把这十个太阳压到大山底下。二郎神一肩挑着两座山,一步跨出十五里。一口气跑了四趟,压住了八个太阳,剩下的两个太阳拔腿就跑,二郎神急了,抄起扁担插上两座山撒腿就追,追到北冶关址这个地方,扁担拆断了,其中的一座山就落在了这里,并砸下一个深深的大坑,被二郎神一头扁担在崖壁上戳穿的窟窿,就是今天的漏明,也是漏明崖的来历。
听着同事绘声绘色的讲解,我的心早以飞向了漏明崖,我想尽早一睹真容。
我们从骆岭出发,沿着盘山公路,大约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了目的地。
好一派人间仙境!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一谷云雾托着半屏绝壁,就象一艘轮船横亘在我的眼前。绝壁上那个窟窿象只镜子,孤零零地挂在半山腰上。这时我才领会了"漏明"的含义,原来是可以透过"漏明"看到山那边的风景。同事告诉我,今天我们算来对了,如果不是下雨,肯定看不到这云山雾罩、仙气缭绕的景象。
我们冒着雨顺着蜿蜒崎岖的栈道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坑下走去。雾里看花,花上粘珠花更羞,谷中听鸟,鸟鸣空灵谷更幽。不知名的各种野草经雨一淋,显得更加纤柔,娇中带羞,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一样。
时间不长,我们就到了坑底。这时雾基本消散,雨也下得小了,周围的环境尽收眼底。站在谷底向四周看,山势陡峭,怪石耸立,如刀削的岩石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洞。崖壁顶上还有几块巨石,互不相挨,就象有人专门放在那里供人坐在上面观星看月,和天公对话。这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在绝壁的左边还矗立着一根石柱,非常显眼,宛如这屏绝壁的护卫,骄傲而挺拔。同事告诉我,这就是拴马橛。
说起拴马橛,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漏明窟㝫响镗锣,倒栽和尚拴马橛。说的是漏明崖的"四宝"。漏明窟窿见到了,拴马橛也见到了,那么响镗锣呢?倒栽和尚又在哪儿呢?我好奇地向同事求证。同事说,响镗锣是谷底的一口深不见底的深井 ,人们往里扔石头,就能听到"叮当哐啷"撞击井壁的响声,像敲锣一样,可惜时间长了,填得多了,加上洪水不断冲刷淹没,现在已难觅踪迹。至于倒栽和尚,是河谷东面山坡延伸进谷壑中像一个人爬在河里喝水的山头,传说那是二郎神担山担得累了、渴了,便爬在那里喝水。同事说今天可惜看不到了,因为天阴雾大,光线不好。
随同事一路说着走着,不知不觉我们已攀爬到漏明处。这里古称"石门",岩壁薄处仅数米,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犹如一座石拱桥,实乃“连绵群山自此开,如镜石门迎客来”,真所谓巧夺天成,鬼斧神工。我兴致㪍㪍地站在洞下向南望去,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初开的簇簇桃花,妖妖逸逸,煞是可人;远处更是层峦叠嶂,隽秀婀娜;再向右望去,绿树掩映中的奶奶庙徒挂在绝壁上,道姑的梆子声幽幽传来,不绝于耳;距奶奶庙下面不远的斜前方的大坝 ,拦腰把河水截断,湖面倒影景明,形成了山水相连的难得景色。我幻如走进了一个神话船的世界,不禁感慨:当年,受武则天迫害的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竟敢隐居在此地,藏匿在武皇的眼皮底下,还真大胆,真聪明!
漏明崖的景区不大,一个小时左右就能轻松游完。但它那奇妙的景致会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特别是沉淀在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更能给人以深远的启迪。
雨游漏明崖,不虚此行。
作 者 简 介
付蔚,洛阳新安人,大学文化。现任义煤集团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义马煤矿志》主编,全煤系统企业文化专家组成员。爱好文学,擅长诗歌散文。曾有多篇企业文化专业文章、散文、诗歌等散见于报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