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大宗师》——庄子会怎样讲解道的来源呢?
上一节偊女士详细讲解了有“圣人之才”的卜梁倚得道的过程中,从外天下、外物至外生、朝彻,再到见独、无古今,最后入于不死不生。也许偊女士正是通过这种解读让读者能对得道的过程有所了解。我一直有个疑问,没有“圣人之才”的偊女士又是怎样的得道的呢?是不是完全靠自己自学成才呢?南伯子葵也许也有一些疑问,所以接下来还是忍不住要问问题。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
南伯子葵听到偊女士的这篇高论后,估计要么是惊为天人了,要么就是晕了。忍不住问道:“这些道理你是听谁说的?”
其实南伯子葵最后这个问题就多余了,人家都告诉你自己并没有圣人之才,怎么可能是有老师讲学给她听呢?
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 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果不其然,偊女士的回答是这样的,“我是听副墨之子告诉我的,副墨之子则是从洛诵之孙那里听来的,洛诵之孙则是从瞻明那里听来的,瞻明是从聂许那听来的,聂许又是从需役那听来的,需役是从于讴处听来的,于讴则是从玄冥处听来的,玄冥是从参寥那听来的,参寥则是从疑始处听来的。”据我估计,南伯子葵一定会想,早知道我就不问了,你告诉我了这么大一堆来处,我怎么可能听得懂呢?如果这样解释偊女士的回答,恐怕没几个人能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代注家对于副墨之子、洛诵之孙、瞻明等等这些名词代表了什么意思可以说花费了很大功夫,总算是解释的比较完整了。
首先“副墨之子”所指的就是文字著作。“洛诵之孙”则是指口头传诵的知识。“瞻明”是指视觉观察到的。“聂许”则是指耳朵听闻的。“需役”好理解,就是实践活动。“于讴”是指流传下来的歌谣。“玄冥”就比较难理解了,是指幽冥昏暗的蒙昧。“参寥”大概就是指虚无的状态吧。“疑始”就是似有始而未有尝有始的那种状态,大概就是宇宙开始的时候吧。
如此的话,偊女士的回答就是这样的了,“我是文字著作中得到的,而文字著作中的内容又来自于口口相传的语言,口口相传的语言则来自于视觉观察,而视觉观察到的又来自听闻,听闻的呢又来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又来自流传下来的歌谣,那些流传下来的歌谣则是来自于幽冥昏暗的静默,幽冥昏暗的静默则是由混沌虚无而来的,混沌虚无则是来自于疑似的本源。感觉好像有点像文明形成的过程。
庄子通过偊女士的讲述到底想表达怎样的一种思想呢?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偊女士的整个描述过程感觉好像有点像在描写文明形成的过程。那么庄子是不是在告诉道在整个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道的追求,从大方面讲也必须在思考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慢慢去体悟,从小的方面讲则应该从每一件事物从生到死、从有到无的整个经历中去感受呢?也许庄子根本就没打算让你搞清楚道的传承流程,只是告诉我们即悠远,又漫长。不要想去搞清楚这个问题,如果你真打算去搞清楚,那你就太执着了,与道无缘,又有何必要去搞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