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谦真人谈狐惑病
《金匮要略》中记载有狐惑病,这个病名很奇怪,似乎是因为受狐蛊惑而病,或者是从狐传染而得。难道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知道该病是从狐这样的动物传染而得?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原文如下:
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狐惑病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呢?从描述看,状如伤寒,又有脉数、微烦、汗出、目赤以及化脓等症,故应该是一种传染病,该病侵害咽喉以及下阴和肛门等组织。
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
不谦真人以为,所谓的狐惑病,可能就是现代医学认为的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容易侵犯口腔、皮肤、眼、会阴等部位。
譬如说,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引起唇、口周、齿龈及咽部皮肤黏膜疱疹,另外一类是引起生殖器疱疹。
脉数、微烦、汗出、目赤以及化脓等症,为热入少阳,故用甘草泻心汤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斤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蚀于喉,少阳与阳明不和。蚀于阴,厥阴与太阴不和。
若疱疹发于表,则少阴与太阴不和。
人类的疱疹病毒真的源自于狐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