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纪录电影《零零后》?

许多人都喜欢看电影,但到电影院看纪录片就不多了。日前的一个晚上,我跑了50多公里到顺利大良去参加一个电影沙龙,观看纪录电影《零零后》并给观众导赏。参加这个电影沙龙的大多是家长,我问他们是否到电影院看过纪录片,结果看过的寥寥无几。然而,今天却有不少观众为这部片子而来,这到底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呢?

《零零后》是一部连续跟踪拍摄零零后12年的纪录电影,导演是我的老朋友、北大大的张同道教授。张老师从2006年开始跟踪拍摄孩子们的真实生活,2009年,他制作了第一部纪录片《小人国》。2017年,5集纪录片《零零后》在央视热播引发热议。这是国内第一次长时间、完整地呈现零零后这一群体的影视作品,豆瓣评分高达8.2。

男孩池亦洋

然而,纪录片要进入电影院并非易事,因为在我国院线基本上放映剧情片,一般电影观众没有观看纪录片的习惯,加上能够在院线放映的纪录电影片源也少。而更重要的是普通观众还不太懂得欣赏纪录片,不像发达国家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喜欢看也会看纪录片。下面是我与一位网友的讨论:

网友:这个片子没有记录12年,就是前面拍了一下,后面拍了一下,过程不完整。二个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去美国,没有交代清楚。去了美国就是成功好想有些牵强。不知片子的主导思想想说什么。

谭:12年是时间跨度,主要节点有了就行,没必要记流水帐。没有说去美国就是成功,应该是记录他们接受更大的挑战。我认为真正的纪录片不是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那是专题片),而要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问题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关注。

网友:纪录片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来影响社会。不需要明火执仗,但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谭:价值取向一定会有,正确与否那就仁者见仁了。张同道认为纪录片是一种价值的传播,但他又认为纪录片不承载民族价值观。

网友:如果是讲年轻一代成长,应该展示群像,这么另类的二个孩子太单薄。

谭:只要够典型就不单薄,如要展示群体,电影版容量不够,电视版可以。纪录片不能像剧情片那样去叙事,零零后也没有完全按时间顺序去展开,显得稍乱,但成长过程中的逻辑是对的,我认为是形散神不散。

女孩柔柔

我建议大家不要把纪录片当作宣传片、专题片来看,纪录片的功能并不是告诉你一个责成的答案,而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来引发人们的思考,进而找到自己的答案。所以说看纪录片不能像看剧情片那样不过脑,怎么轻松愉悦怎么来。当然,不等于纪录片就一定是沉闷乏味的,客观来看《零零后》还算是做得比较好看的。

纪录电影不是娱乐产品,其功能属性决定它制作周期比较长,投资比较困难。目前《零零后》票房才200多万,张老师告诉我需要2000万票房才能收到投资(投资600万,制片方与院线是3:7分帐)。值得欣喜的是许多学校组织家长观看,因为《零零后》所反映的教育问题确实是每一个家长都关心的。其实,我觉得做影视和新传专业的学生,喜欢纪录片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人也应该去看。

在中国,做纪录片特别不容易,即使在国外,纪录片人也是发不了财的。多年前,我是在 央视纪录片《柯麟医生》研讨会上首次见到张同道教授的。其实我对张教授慕名已久,可以说我对纪录片真正的了解是从看他的《经典纪录》开始的,从那16集片子中我知道世界纪录片大师们及他们的作品。作为一名教师还能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拍摄纪录片,我觉得挺不容易的。张老师说他开始做纪录片时还要自己垫钱,找钱特别难。

纪录片有各种类型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商业纪录片和艺术纪录片,前者如《舌尖上的中国》,追求好看娱乐的商业价值;后者也叫独立纪录片,追求文化批判的人文价值。在我国还有一种主旋律的纪录片,承载宣传教育的文化功能,严格来其实不能算纪录片。在中国,进电影院就意味休闲娱乐,也难怪电影《零零后》在豆瓣上的评分仅 6.7分。纪录电影拍得再怎么好看,在观赏性也难与娱乐大片相比。

《零零后》故事简介:

这是一个跟踪拍摄12年的故事,主人公从5岁儿童长成17岁青年。这是中国加入WTO后出生、成长的一代人。
2006年,北京一所幼儿园。"孩子王"池亦洋天天带领一群男孩演习打仗,有时也会打人,被家长集体要求开除;"小公主"柔柔是一位文艺童年,一心沉浸在童话里,遭到群体排斥。升入小学,池亦洋因为成绩不好,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天天挨批,人生陷入绝望;柔柔进入家庭学校,自由自在,但父母为她的未来升学之路发生争论。中学来了,突然遭遇的橄榄球带给池亦洋人生新方向,他恢复自信,赛场上努力拼搏,生活中却连连受挫:早恋被批,申请美国学校遭拒;柔柔远赴美国求学,成绩连续拿A,但一再被寄宿家庭要求搬离。2016年暑假,池亦洋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开幕式上他庄严地唱起国歌--这是他5岁时一度天天带领男孩们唱的歌;暑假柔柔回国,重返幼儿园做义工,认识到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年前就有人惊呼中国纪录片的春天来了,这恐怕是指在国家对纪录片的鼓励和扶持下,纪录片数量的增加,但仍存在类型品种单一,作品良莠不齐,创作力量薄弱等问题,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观影观众和盈利渠道仍十分有限。笔者认为中国纪录片春天的到来,除了要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之外,更要有一个庞大的喜欢并能欣赏的观众群,而这有待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受众市场的培育,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发现许多家长看《零零后》并不太在意它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而是把它看成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观影后,家长们对电影中反映的教育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尽管故事发生的芭学园并不一家有代表性的普通幼儿园,但那里发生和反映的教育问题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可以说,《零零后》也是一部话题电影。忘记它是一部纪录片,只关注其内容和话题,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也是这部电影所希望得到的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