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传奇
东汉的史学家班固著作《汉书》,记载有《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汉书·艺文志》:
《黄帝内经》十八卷。
《外经》三十七卷。
《扁鹊内经》九卷。
《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
《外经》三十六卷。
《旁篇》二十五卷。
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陰陽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那么《黄帝内经》与《黄帝外经》是什么典籍呢?我们现在认为《素问》和《灵枢》是《黄帝内经》,对不对呢?
《灵枢》又称《九卷》,假如分上下卷,那就有十八卷,“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陰陽表里”,这正是《灵枢》和《素问》的核心理论。所以推论,《黄帝内经》是指《灵枢》,而《黄帝外经》是指《素问》。
《扁鹊内经》与《扁鹊外经》应该是扁鹊的弟子所著,故冠以“扁鹊”之名,有人追随孔子而著作《论语》,当然也有人追随扁鹊而著作《扁鹊内经》或《扁鹊外经》。王叔和在《脉经》中引用的扁鹊医论,可能来自于《扁鹊内经》或《扁鹊外经》。《八十一难》可能来源于《扁鹊内经》或《扁鹊外经》。
我们现在看到的《灵枢》和《素问》都是有八十一篇,这是后人编辑而成的。
班固(公元32年—92年)的年代离张仲景与王叔和不远,虽然东汉末年战乱,但医学典籍可能尚未失传,或者有传人。
扁鹊应该是有传人的,但是《灵枢》和《素问》这一支与《伤寒论》这一支有所不同。《脉经·扁鹊阴阳脉法》:
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
而《伤寒论》认为,少阳病欲解时是在平旦,太阳病欲解时是在日中,阳明病欲解时是在晡时,太阴病欲解时是在黄昏,少阴病欲解时是在夜半,厥阴病欲解时是在鸡鸣。
《伤寒论》和《脉经》都是王叔和撰写的,所以是不会搞错扁鹊医论的,王叔和如实记录扁鹊医论。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灵枢》和《素问》这一支声名显赫而为人所知,还有不为人知的《伤寒论》这一支。《伤寒论》的热病论与《素问》以及《灵枢》的完全相同,这意味着《伤寒论》与《素问》是有相同的起源的,也就是说是由同一个老师授业,但传人水平不同,所得各异。
《灵枢》与《素问》这一支擅长的是针灸,而《伤寒论》这一支擅长的是汤药。或者是扁鹊在秦国撰写《素问》和《灵枢》时,故意没有留下《伤寒论》,这是因为扁鹊受到秦太医令李醯的迫害,不得不隐藏实用的汤药技术。
若是会写小说的人,可以写一部扁鹊传奇,扁鹊在秦国受李醯迫害,虽然扁鹊著作《灵枢》和《素问》,但还有秘籍《伤寒例》被李醯觊觎,扁鹊与其弟子不得不逃离秦国。
《伤寒例》中的部分内容,与《素问》或《灵枢》的一致。《伤寒例》:
凡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飡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由此可见,《伤寒例》也可能源自扁鹊,所以《伤寒论》也是源自扁鹊。《伤寒卒病论·集论曰》: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张仲景是知道《伤寒例》出自扁鹊,故而如此点明,扁鹊即秦越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