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努力程度到底可以有多可怕?

衡水中学文科状元刘嘉森在全国演讲的时候,有位同学问他:物理和数学老师上课讲的都听得懂,考试分不高怎么办?“

同学们听到这个问题,哄堂大笑。刘嘉森笑眯眯的说:“这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咱们其他同学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全都大声回答:”有“

刘嘉森接着回答: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给大家讲的东西,大家听懂了,为什么听懂了?真的是你听懂了吗?是老师给你讲懂的。

老师接着用显然这个词来引出下一个步骤。但是是真的显然吗?只有对老师说是显然的,老师已经教了20年30年的书,老师重复过这道题这个动作这个思路,已经重复过几千次了。对老师来说显然,对你来说不显然,因为你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思路,所以解决的办法是,你在听完老师讲课内容后,下课一定要把这道题自己做一遍,你做不出来就是没听懂,做出来了才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了。这才是听懂了。

用短短几句话,刘嘉森就轻松的解决了困扰所有学生的这个难题,这也印证了陆游那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刘嘉森是衡水中学2015年高考状元,北大中文系学生。高考总分673。他把他的经历,全国演讲300多场,为无数学子答疑解惑。毕业后开始创业,并且靠着他的笔记和字帖,打下一片天地。

小时候刘嘉森成绩很差,把自己逼上衡水中学之后才发现,牛人太多以至于他沾沾自喜的成绩毫不出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相当人家腿毛都要排队等毛孔,方才明白蛮拼不是一切。”

不蛮拼,靠什么一路逆袭成为衡水中学文科状元呢?

一、珍惜时间

刘嘉森说:“其实学习一点也不难,最关键的就是要珍惜时间。”

珍惜时间靠两点:一是勤奋,二是时间管理。

1、勤奋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 爱因斯坦

进入衡中学习的第一次考试。刘嘉森考了衡中的568名。这对他形成了巨大的打击,差一点被学校退学。后来一位学化学的学长帮助了他,学长家境贫寒,脑子也不聪明,但是年年化学奥数班都是第一名,靠的就是过人的勤奋。每天放学大家冲去食堂,学长却冲向厕所,原来学长规定自己一天只能上一次厕所。课间时间都在学习,早起晨跑喊操声震百米。高考后休息半个小时又开始学习,因为学长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的人。

学长的勤奋和远大目标激励着刘嘉森,放下思想包袱的他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候操十分钟时间用来背书,吃饭只用五六分钟,最疯狂的是21天不洗澡。只是为了省下学校每个星期给他们用来洗澡洗衣服的1个小时时间,他利用这一个小时做了40道小题+8道大题,最终因为20天后全身浮肿,脚底青白而作罢。

勤奋的过程比较痛苦,但是一年后的考试,刘嘉森从大榜500多名进到了100多名。看到名次进步,他才真正体会到了勤奋的价值。

2020年阿里达摩院青橙奖,100万元奖金获得者,31岁的清华学霸姜宇也将“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奉为圭(gui)臬(nie),勤奋使得他从长发飘飘的少年,蜕变成胡子比头发还长的有为青年。

2、时间管理

刘嘉森强调两点:第一是合理分配时间,第二是在社交上"宁简勿繁"。

第一、合理分配时间

他在早上要求自己三件事:起床,清醒和专注;中午他要求自己三件事情:饮食,午休和运动;晚上他也要求自己三件事情:冥想,间歇和总结,这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高效

他在衡中三年,做了十几万道题,卷子摞起来两米多高;在北大,一边任职学生会,一边在全国做了400多场演讲,写了100多篇文章。都是依靠时间管理的法则。

清华学霸的作息时间表,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原来学霸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天1点睡,早上6点起。就连寒暑假都不放过。

(清华学霸马冬晗学习计划表)

对大部分的孩子来说,时间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能完全靠父母的背后紧盯要在6-12岁孩子习惯养成关键期就要养成。

日本作家高取志津香在《忍住!别插手:合理安排时间》就详细介绍了6种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些适合做每日计划,有些适合做寒暑假计划。

1. 列清单

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根据“想做的事”和“必须做的事”来给清单排序,完成一项打个勾。

2. 分步骤完成必须做的事

将一件复杂的事情细分成可以比较好完成的小事情有助于孩子提高孩子的自信,还能帮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间隔学习法

有点类似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中是以25分钟为一个集中学习时间段,完成后可以休息5分钟。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有限,家长可以学习番茄工作法来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4. 合理分配时间

在考试中,时间分配就更为重要,因此要教孩子考试的技巧,先做哪个,哪个问题要用多长时间?只有懂得合理分配时间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5. 帮孩子养成根据目标倒推计划的习惯

比如暑假阅读目标是10本书,孩子的阅读计划可以是7天读一本书,再用书的页数除以7计算出每天读多少页就可以了。

根据目标倒推计划是一种很重要的自学、规划能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旅游、购物等)来多练习这种方式。

6. 存储时间

应该在孩子完成计划时给出奖励,引导孩子去“存储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等孩子集齐了规定的时间数后,就可以让孩子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时间张弛有度,孩子才不至于时刻紧绷。

合理分配时间这个好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这个不起眼的习惯,却是很多学霸从小就坚持的。

第二、在社交上"宁简勿繁"

关于社交,刘嘉森说,高中三年,他只有一位朋友,但是这让他思维专注。在大学中他得到的评价是"处事成稳,善于沟通"。

事实上,很多学霸确实比较的不合群,并且他们认为:“不合群,才是最好的成材之道。”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忧,认为孩子不合群不爱跟人打交道会影响孩子的校园生活,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但是通过学霸们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成才跟是否需要刻意的融入新集体没有必然的联系。没准你的孩子,只是将花在社交的时间拿来学习罢了。

二、善于学习,学习方法都符合自身的特点

古人早就说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有从而怨之。”

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往往老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老师,对老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往往老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老师。

学霸都善于学习。学霸不仅会抓紧课堂时间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还会抓紧课外时间自学刷题。不博览群书,不刷成山的试题走进清华北大的学霸几乎没有。

每个学霸都有各自的学习方法,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他们的学习方法都非常符合自己认知的特点。

就像刘嘉森,一开始通过堵漏洞的方式追赶,到一定名次后这个方法很难帮他更进一步。

他开始刷题,找到各个科目的提分点。比如说,数学函数大题是提分点,他开始整理错题集,然后归纳总结各种题型。英语的提分点在于书写,于是他开始每天花40分钟时间练习英语印刷体,一段时间后英语提高了十几分。成绩达到班级第一年级第十。

后来他的成绩又被同学追上了。于是他开始借鉴同学的方法来琢磨难题,原来他死抠一道难题,需要一两小时的时间,太浪费了。后来他采用了同学的做法:如果十分钟内做不出来难题,那就十分钟之后再想一想,看看有没有思路,如果没有思路就用十分钟整理,然后再用十分钟二次学习。这样攻克了难题的同时,又没有浪费很多时间。

这一套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式实施下来,刘嘉森的成绩稳定到了年级前十名。

介绍了那么多,并不是要照搬学霸们的学习体系,而是要学习他们对自己学习状态的详细认知。

学霸们心里都很清楚,学习方法很多,但是本质上都离不开对自己记忆的特点的认识。

这就给我们家长一个很好的启发:

1、帮助孩子理解他们自己的认知特点,并作适当的调节。

具体来说就是,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记忆力什么时候是一天之中最好的。是早上学习比较高效,还是晚上比较高效?认识自己的记忆特点。

2、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发现自己的认知规律。

学习中,孩子们可以尝试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发现自己的认知规律。

比如有人背课文,有些人习惯趁热打铁一口气背完。但是有些人就喜欢在前面背个半熟,然后停住了,并且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知道,到复习时再多看两眼他们就可以熟背全文。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刚开始的时候,遗忘速度很快,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渐渐变缓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的记忆是遵循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

而对于孩子当时记不住,但是后来又自己想起来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记忆回涨”, 是美国心理学家巴拉德在1913年发现的一个现象,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

那么家长如何利用“记忆回涨”的特性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帮助孩子学东西的时候记得牢,形成自己的认知特点。

1、 在回涨的高峰期重复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孩子遗忘之前来重复,比如学了一首英文歌,7天是记忆回涨高潮,那我们可以在一周之后重复相同的内容。去加深他的记忆,提高他的记忆量。不管是间隔多少天,重点就是把握好时间间隔,在记忆回涨的高峰期重复。

2、增加多感官参与的数量

简单的说,就是让孩子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嘴巴咬。当孩子对一件东西有丰富的感官体验后,脑海里就会有很强的联想,也更容易回忆起来。

3、让孩子保持住好的情绪状态

如果孩子有很好的情绪,那他会更容易记起来当时的场景,想到自己当时学了什么。当然也不可以过犹不及,太嗨了也不行。

刘嘉森也强调过情绪的重要性,面对成绩的起伏,不是说不担心就能不担心的,他强调的稳住心态,沉着冷静分析,高考前的过山车式"洗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家长也要学会引导孩子,当他们的情绪发生变化时,应当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这样才能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

三、弄清楚“你为什么学习”的学习动机,才有强大的内驱力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 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 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刘嘉森非常强调学习的动机,他的学习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

从找到学习动力到维持学习动力,这是支持他学习的一大法宝。

初中的时候,刘嘉森遇到过一个同学,家境贫寒,每次经验分享,都会说:"父母养我不容易,我是为了父母而学习",这位同学最后也去了一个不错的高中,考上了还不错的大学。

刘嘉森也思考过自己的学习动机,初中的时候他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努力学习;随着成长,他渐渐把思考的中心从个人转移到了国家。所以他一直都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学习的劲头也很足。他认为:"任何一种动力,只要真诚、切实,就可以帮助你攀上巅峰。"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动机对学习期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长期进行的有意义学习而言,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如何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永远是家长最关心的核心话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带小马达,能够主动学习,不用家长吼,不用老师拖着往前走。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呢?

以下三点,对于唤醒孩子内驱力,非常关键。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那是唤醒孩子内驱力的天然催化剂

美国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对各个年龄段的参与者,经过多年的跟踪试验,发现智商高的孩子到了高中,成绩不一定好;但好奇心强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学霸。

很多时候,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有破坏行为,或者出格的行为,也不要用负面言行去限制孩子好奇心。

2、不做控制欲太强的父母

父母控制欲太强,首先伤害的就是孩子的内驱力。因为这时候父母的出发点首先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孩子的想法。

让孩子自己做主。自主,能够提高内驱力。

14岁的窦靖童想学唱歌,王菲没有因为她还小而逼她改变主意,只是对她说“你想好就行”。18岁想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校退学,王菲也没有阻拦。

如今的窦靖童,才华已经得到大众认可,并一如既往保留着自己对音乐的那种热情。

3、发现孩子的长处,多给孩子支持

特长是兴趣的诞生品,而兴趣是内驱力的来源,我们谁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行,不妨选一个最擅长的最感兴趣的,充分利用好自身内在动机的强劲力量,精进,专注。

其实孩子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家长只要尽量少破坏呵护就好,根本无需刻意去“培养”,如果孩子的内驱力不是那么的明显,则需要用点心来引导:

内驱力受到保护的孩子,才能心无旁骛的自我提高,因为他们不需要把精力分散到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

每个学霸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但是我们分析那些学霸都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做到了上面的三条:珍惜时间、善于学习和强大的内驱力。这三条家长都是可以用点心引导孩子达到的,就算是孩子没有向学霸那样的超强学习天赋,但是凭着这三条,也能够做好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至少知道了上课听懂了并不意味得到高分,只有自己重做一遍做对了,才会获得理想的分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