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能我们什么启示

1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是个悲剧。

世界上伟大的文学作品、戏剧作品都是悲剧,人们热衷于对悲剧的描述,是因为不喜欢悲剧发生,想从中找出悲剧产生的原因。

很可惜,往往文艺作品的悲剧承现给世人的是两难的选择。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悲剧比文艺作品多,就总想理出一个头绪。

人不喜欢生活在繁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之中,试图让生活变得简单化。不愿意在一团乱麻中纠缠,所以面对悲剧的时候,我们喜欢去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

但对于一个事件,不同人有不同的视角,因果关系就很难统一,最后大家接受结果,因果报应成了一个最简单化的结论,并被宗教接纳。

因果报应论断的前提是分出善恶,它的积极意义是引导人们从善如流,远离恶行。

在分辨善恶的时候人们会进入对细节的专注之中,一些小的细节会被放大,变成导致善恶的原因。

而细节总是盘根错节的,很难理清,当我们不耐烦的时候就会用主观偏好去定义,定义一个更符合自己的善恶观。

2

人们希望生活能像听过的故事那么简单、清晰、有条理。

一个人们喜欢听的故事总有一个应对结局的解决方案,这才能让人听了之后顺理成章。而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却总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故事当中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无论事态发展得有多少糟糕,总会有一个好人出现,有一个英雄出现,要么就是坏人变成好人。无论这个好人或英雄的结局是什么样,他(她)总能给我们带来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或是心理上的安慰。

人们之所以对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是因为我们在其中找不到一个符合故事的好人。

也就是说,我们心里一直有一个位置,而随着公交车坠江前的一片惊叫,这个位置空缺了,心里空落落的——凉!

我们希望司机或那个女乘客能表现出应有的理性,或是突然有一个人能表现出故事里人物一样的转折,或是乘客中能出现一个人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结果理想中的一切都没发生,不该发生的发生了。

我们失望了。

失望了就说明我们心存善意。

再去对车里的所有人做道德的审判都毫无意义,审判的目的是追责,人都不在了,去追谁的则。在刑事案件中也遵从这一原则,刑事责任人死亡,刑事案件自动终结。

这件事的积极意义是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和震惊。

关注能带来人们对公共事件的思考,震惊能带来人们对生命的珍惜。

3

在这一事件中,人们不再抱着看热闹的心理,人们开始思考公共事件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同在一辆车里,一旦出事无一幸免。

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冷漠,知道了对公共事件冷漠的结果。能唤起人们对公共事件的集体关注是这个悲剧最积极的意义。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一个人是观众,每个人都是演员,所有人都会为自己出演的角色负责。这并不限于一辆公交车里,参与讨论或还对事件保持沉默的人也都是这一出戏的演员。

我们喜欢用利己的观念定义自己的行为,觉得应该有人站出来为公共事件讲话,所以,我们喜欢小崔。

哪怕是我们自己站出来,也会为自己戴上为公的帽子,而支撑自己勇于站出来的理由也往往有一个高大上的概念。

其实大可不必,人做所有事的前提都是为了自己,哪怕没有利益的私心,也有为了正义感所带来荣誉的冲动。

事件中最让人寒心的是那13名乘客,他们什么也没做,也没有一个人有错,他们不是为沉默付出代价,而是为他们的安全意识缺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们没有人会想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每一个人坐在车上也不会开“马上就会掉到江里”的脑洞。

如果没有安全意识,无论你多善良,你多正义,都无法阻止事件的发生。

这一事件能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公共场所里,我们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安全。

4

如果有人能想到女乘客的行为足以让他丧命,我不信没有人站出来。这并不是出于道义,而是对自己的保护,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而我们往往对公共场所的安全性比自己家的厨房更信任。其实,这不是信任,是无责。觉得责任不在我,我不用担心。

显然,无责即安全这个逻辑不成立。

我们对自家厨房有安全隐患意识,因为你自己是责任人,有责任才能安全。

所以,只相信公共场所是安全的,相信社会会变好,这都是人类对美好的臆想。这样的结果需要每个人付出,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

也许有人不想为公共事件负责,这也无可厚非,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但我们能做的是对每一个人表达善意,哪怕是侵害过我们的人。

如果司机或那名女乘客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悲剧也不会发生。

但我们好像生活一个受气的社会里,中国人讲的是忍。

忍并不是善,忍只是对恶的克制。

我们不需要把气藏在心里,我们需要想想自己会不会让别人生气。只有每个人都向社会表达善意的时候,这个社会才能少一些戾气,才不会发生那么多恶性事件。

也许有人说,只有我一个人做也没用。这就是社会戾气形成的结果,最后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当然,更希望每个人都能为公共事件站出来讲话,不是为了别人,为了自己的安全。

这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不是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