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好学的最高境界:对人“不迁怒”,对己“不贰过”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好学的最高境界:
对人“不迁怒”,对己“不贰过”
    现代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只要到了学龄年纪,就会被家长送入学校去接受教育,这种学习是一种被动学习。
    进入孔子私学的人先后达到了三千多人,孔子办的虽然是私学,绝不会像现代的辅导班一样,为了多挣钱千方百计招揽人来学习。来他这儿学习的人很多都是成年人,应该说没有人逼迫他们去学习,更多的人是志愿跟随孔子学习的。
    鲁国国君哀公和权臣季康子都问过孔子同一个问题,就是在他众多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对他们说,颜回最好学。
    颜回很短命,只活了三四十岁,在政治上没有做什么官,在经济上又很贫穷,与那些建立显著功绩的其他学生相比,在以成败论英雄的世人眼里就太普通了。可是孔子却说,颜回死了以后就没有比他更好学的人,这是为什么?
    一说到好学,很多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天天捧着书,埋头苦读,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如饥似渴地学习。这只是世俗眼里的好学,却不是孔子所说的好学。
    孔子所说的好学与众人所认为的好学不同,他认为,学习知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不是学习的全部,真正的好学应该是这样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一个人不贪图物质享受,勤于做事而慎于言语,通过向有道德的人学习来匡正自己,这才是好学。
    孔子不但看重学习,更看重学习的效果,在孔子看来,好学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习如何做人,正心养性。通过修身养性,要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因为人对世界的认知正确,才能做事正确。如果“三观”不正,这个人迟早就会出问题。
    孔子认为颜回好学,表现在“不迁怒,不贰过”,而“不迁怒,不贰过”,是从好学中得来的。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养德性,修养好是学得好的结果。王阳明说:“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学习道理,是为进一步的行动做准备,而把尝到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是学习的结果的表现。
    “不迁怒”,就是不要把怒气发泄到不相干的人或物上,不要拿别人或东西出气。
    怒是人的一种激烈的情绪,人人都会有,脾气再好的人遇到令人气愤的事,情绪难免受到影响,也会发火。怒气怎么发泄,则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
    修养差的人,会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或者毁坏物品以泄愤;修养好的人,不是不会发怒,而是有了怒气,能够恰当地处置。
    首先,不迁怒于不相干的人,不让他人受无妄之灾。常言说,冲动是魔鬼,如果对别人火气太大,就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造成不好的后果。
    其次,学会自我消解,及时化解怒气,既不伤别人,也不伤自己。如果怒气郁结于心,戾气太重,同样是修养不到家。要心平之,气和之,才是修身养性。
    一个人动不动就迁怒于人,说明修养还不到位,也就是学习也没有学到位。学习就是要改变原有的无知,如果学习并且学了很多知识,而没有使自己变得更好,学习有什么用?
    有些读书人就是这样,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却不去实践,是假道学。后世的人之讨厌儒士,反对儒学,就是因为一些读书人光说不练,让人们误认为儒学虚伪。
    “不贰过”的“过”,不只是指做事有过失,而且还指不善。“不贰过”,不是不犯第二次错误,这标准太高了,没有人能达到,它的意思是不重复犯同类的错误。
    人都有一些习惯不容易改变,容易犯同类的错误,在一个地方跌倒多次,跌得头破血流才会吸取教训。还有的人不引以为戒,一直错下去,还以“秉性难改”原谅自己。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做事,提高做事的本领,提升做人的修养。如果学习很多,却错误连连,发现了错误,还不改正,这学习与不学习有什么两样?
    学问之道在于学善知善行善,如果发现有不善,马上改进,在道德学问上就会精进。
    “不贰过”,首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过”,而不推诿,对过错有清醒的认识;其次,发现错误后,及时改正,及时止损;其三,要分析错误的原因,采取措施,预防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过错,这才最重要。
    “不迁怒,不贰过”,看似简单,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很多人容易犯的生病。
    做到“不迁怒,不贰过”,需要理性。“迁怒”是不理智的表现,任性而为;“贰过”是对过错缺乏理性分析,听之任之。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理性对待人和事,就能自我克制,不迁怒于人;对过错进行理性地分析判断,就能时时警觉,谨慎对待,就不会再犯。
    我读《论语》之《雍也篇》: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