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亲社会行为一样,攻击行为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攻击行为是一种意图伤害他人,而且令被伤害者尽力逃避的行为。即使没有出现行为的后果,只要是试图去伤害他人的行为都属于攻击行为。攻击行为作为一种相互交往的方式,在幼儿期甚至青春期都是非常普遍的。儿童的攻击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攻击,一种是敌意性攻击。如果儿童的行为主要是通过伤害别人而达到其他目的,比如得到玩具、空间或者权利,攻击成为一种手段,这类行为就属于工具性攻击。如果儿童的行为在于伤害对方,如打、踢伙伴,这类行为就属于敌意性工具。例如,小刚将小红推倒在地上,抢走了她手中的玩具听诊器。小红非常生气,冲着刚刚大叫:“你这个坏蛋,大坏蛋!臭人!”小刚的行为就属于工具性攻击,小红的行为属于敌意性攻击。
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的攻击行为?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做出攻击行为之前通常会有挫败发生,而挫败之后又常常伴随着攻击行为。幼儿因为不能经常做他们想做的,所以经常挫败。而挫败之后又不能清晰地表达他们的需要,所以经常会用攻击的方式。随着儿童交往经验的增长、组织和计划行为能力的提高,挫败水平逐步下降,攻击行为也会减少。但用挫败-攻击的假设来解释攻击行为的发生过于宽泛,并不是所有的挫败都会引起攻击行为。榜样在儿童攻击行为的学习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班杜拉的研究发现,儿童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一些具体的攻击方式。现实生活中以及娱乐媒体中的攻击行为榜样都会使儿童习得这样的行为。班杜拉让儿童目睹一位模特殴打一个名叫波波的塑料小丑。模特用棒槌敲波波的头部,把它朝下猛摔,反复地打它的鼻子,把它抛到空中,用球击打它等等。看完录像后,儿童被放在一间有好玩的玩具的房间里,但他们不能动玩具。然后,再把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研究发现,88%的儿童会模仿模特对波波的攻击行为。八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了波波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
儿童看到别人的攻击行为,为什么自己也会表现出攻击行为呢?
班杜拉在研究中发现了认知对于观察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观察到学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等。首先,个体要注意到他人的某种行为,而注意具有选择性,在同样的情境中,不同的人可能注意到不同的信息,从而导致不同的学习。其次,个体能在没有示范线索的情况下仍然在头脑中保持原先观察到的信息,这时,视觉表象、言语符号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再次,这些记在心里的表象和言语符号又能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与动作,使过去观察或学习过的动作得以复现。最后,一个人虽然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到这种行为,但他是否愿意将学习到的行为表现出来,则取决于由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例如,家长如果对孩子的发怒和攻击行为表示退让,家长的行为就强化了孩子的发怒和攻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