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3.通过原子结构认识宇宙结构
4443.通过原子结构认识宇宙结构
2021.2.7
每一本《学生字典》后面都有《元素周期表》,让我着迷。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看不懂《元素周期表》,因为十年动乱让我的学业停止在初中二年。恢复高考以后,我也只能选择文科,物理化学知识的“空白”成为我的遗憾。
术业有专攻,因为知识浩渺。接近六十周岁,基本实现我社会科学方面的贡献以后,我毫不犹豫的转向自然科学的研究,开始通读大学本科物理化学。
并不是我好高骛远,想一口吃个胖子,而是附近的图书馆售卖中小学教科书,也就没有相关书籍借阅。
我的学习可谓生吞活剥,搞清楚原子结构始终是我关注的重点。一本《奇异夸克》让我放弃了夸克理论,因为六种夸克会有无数排列组合,无助于原子结构的分析。已有的质子、中子理论使原子结构的分析相对容易,我的分析就从原子质子、中子结构的分析开始,编制和发表了人类第一张《元素结构分析表》。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做饭,每天都要同煤气打交道,从来没有思考过燃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因为科普知识已经告诉我们热能源于分子的振动,此时却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想到了核裂变的可能性。因为有光合作用,就会有原子向光子的转化,我为自己的创新认识激动,因为找到了质能守恒的基础和不同物质形态相互转化的基础,也是认识宇宙的基础。
在一本教科书的附录里面,我发现了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1836倍的记载,核外电子现象却与这种记载矛盾,我开始思考偏电荷光子存在的可能,提出了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和“巨光子”五种形态的光子理论,将质子质量修订为电子质量的1834倍,中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从质能守恒定律出发,否定了聚变能的存在。
最近发现所谓“聚变能”来自“氘”、“氚”聚变为“氦3”,“氦3”聚变为“氦4”,倒是有质子和中子释放,转化为能量,不过与传说中的能量相去甚远,不如直接燃烧氢气来得方便。还有,“氘”、“氚”、“氦3”在自然界的丰度实在可怜,在原子内部倒是相对充裕,不足以支持“聚变能”理论,坚定了我否定“聚变能”的立场。
通过原子结构的分析,我发现了“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扩大到星球和星系结构的分析,否定了“万有引力定律”,创新了宇宙形成和宇宙结构理论。捎带着抛弃了模糊的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实现了基本物理作用力与正负电荷基础物质存在的统一。
我是在人类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新,主要是理论分析,因为我没有实验观测手段,终究让沉寂了许久的物理界有了点新意。
物理化学终究是实证科学,我只能抛砖引玉,催促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