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大事的人,首先要学会“问题化”
大家好,春节前我都不会写流量型的文章了,会专门跟大家探讨一些思维、方法论方面的干货。
今天的这篇小文章,来源于我最近的一个洞察,我发现很多人之所以迷茫,无法自我改变,就是因为缺乏问题化的能力。
以下是正文:
在跟导师做学术期间,我学会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问题化。
问题化分两步,第一步是概念化,是啥意思呢,就是要把你讨论的核心问题,详细地解释、界定清楚。
只有先把概念界定清楚,才能进入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比如你要讨论短视频,那你就要明确多长内容是短视频,什么平台上的内容是短视频,什么形式的内容是段视频等等。
第二步,是要利用你界定的这些概念,明确一个具体问题。
比如你要探讨,短视频对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影响,比如短视频对青少年学习能力的影响。
如果不能把你的困境「问题化」,那你就不可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为什么「问题化」这么重要呢?
- 01 -
「问题化」做不好会具有极强的误导性
有次我问几个星友,为什么你没有读完这本书?
我发现大家给出的答案,要么非常宽泛,要么没有针对性,要么没有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
比如有人说,我没读完这几本书,是因为我很笨。
那么很笨是指什么意思?(没有贬低的意思,单纯是实例)
是说你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无法理解书上的内容;
还是说你认为自己智力不够,理解不了有难度的内容;
或是说你不擅长阅读,更擅长听音频、看视频;
又或是说你只是不习惯读书这种学习方式……
同样是「笨」,概念是不一样的,虽然导致的结果一样,但如果结合到具体问题,指代的含义完全不同,解决方法也完全不同。
对于一个重要问题,你没有很明确的界定概念,就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会给你一种错觉,让你感觉这个问题已经找到了,而且你对此无能为力。
- 02 -
「问题化」没做好的人
多半有三个特征
1)提问题过于宽泛,隐藏了真正的问题。
大家要记住,语言是极具模糊性的,如果你面对一个重要问题,用一个特别宽泛的词来界定,反而无法找到这个真实问题。
比如有人说「我文笔不好」,那到底是观点不好,还是词藻不好,还是文笔不流畅,还是逻辑架构不好?
比如前面的这个例子,我没读完这本书,是因为我很笨,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2)容易混淆概念,本来以为问题是 A,但其实问题是 B。
混淆概念的原因,往往是对这个问题及缺乏思考,又对行业不够了解。
比如有人说,我的公众号没赚钱的原因,是因为没流量。
但其实你没赚钱的原因是你写的内容不够好,写的好自然会有流量。
还有的人拍抖音没有粉丝,以为是自己不够漂亮、不够好笑、不够作践自己。其实也不是,抖音也有一套自己的内容逻辑。
3)格外能坚持自我。
问题化能力不行的人,往往特别喜欢坚持自我,就是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越是固执的人,越难接近真相。
为什么呢,寻找真相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如果说你特别固执,抱定了一根救命稻草就不撒手,你是很难不断「修正自己」的。
- 03 -
应该如何提高自己问题化的能力呢?
1)先学习、后思考。
大家可能都听过那个著名的故事,北大一个毕业生进了华为之后,给任正非写了一个万字战略书。任正非说此人如果没有神经病,建议辞退。
我们经常有个毛病,就是不哎学习,但是很爱瞎思考。
我认为正确的路径应该是,先认真学习,把该学会的都学到手,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再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
就像经常有小白来请教写作、新媒体,完全不管老师怎么教,坚持自己如何如何想、怎么干……
新手缺乏空杯心态,绝难成事。
不是否定他们的能力,而是因为新手懂什么啊,你费尽心思的那些东西,可能早就证明是错的了,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你以为自己特别了不起的洞察,只不过是高手的日常。
而很多人抓不住自己的问题,首先就在于知识不够,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问题,什么是「好」。
所以,先认真学习,再逼逼。
2)不断的否定自己的想法,要证伪而非证实。
我常说人会本能就是认为自己正确,喜欢从「我对」的角度加以证实。
但思考应该是一个证伪的过程,在任何时候都质疑一下自己,不要总说什么情况下可以成立,应该多多思考什么情况下不成立。
比如我看电视剧,十年浩劫时期有个老大爷给自己儿子介绍对象,觉得女方肯定很愿意,因为自己家是干部、孩子老实、有一套房等等。
但是女方不这么想,女方觉得老大爷官很小(处级)、他儿子老实所以没出息、只有一套房没法住两家人……
你以为是优势的地方,可能根本就是个坑,只不过你浑然不觉。
这就是查理·芒格说的,「永远反过来想想」。
3)问题化是一个不断逼近真实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不能一下找到问题所在,这时候就要不断的逼问自己:这是问题的核心么?
比如有人说,我这个月没读完一本书,是因为我很笨。
那么好,你可以这样逼问自己。
你投入了多少时间?书的内容难么?如果随机看十页书,有没有看不懂的情况?
大多数人一月看不完一本书,根本不是看不懂,而是既没有耐心,又没投入时间……
那问题就不是笨不笨,而是怎么沉下心思,或者怎么抽时间看书。
4)把所有的相关问题,全部列出来。
昭和棋圣吴清源曾经说过,下棋并不是直接选出一种最优方案,而是列出好几种方案,思考哪一种更有。
寻找自己的问题也是一样,比如你的公号为什么没人读,你可以把问题列出来:
写的不好,没初始流量,没人愿意帮你转发等等。
然后你可以挨个测试、思考,你就会发现,没有初始流量也有人做出过10W+,好内容自然会有人愿意给转发……
根结还是在于你写的不好。
这一步的关键,就是要毫无私心、偏见,把所有可能原因都列出来,寻找自己的反例。
5)用现实结果来给自己纠偏。
我曾经分享过「达克效应」,就是成就越高的人,对自己评价越低,越没啥成就的人反而越觉得自己很不错。
我接触过很多大佬,他们都经常问,你怎么想、你有什么建议,能不能帮我修改下?
但是很多混得不咋地的人,反而经常说,你不是蠢就是坏、你根本不懂、你不谦卑也不客观……
如果你这么坚定的认为自己对,不妨用现实来纠偏自己,你口袋里的东西,是你想要的么?你从小到大,对得多还是错的多?
永远要提醒自己,千万别封闭自我,否则你就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6)一定要学会概念化,问题本身是「概念」的串联。
很多人的问题在于不会「概念化」。
就是无法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精准的理解、表达。自己到底有什么问题,总是说不清楚。
这时候可以问题自己 2 个问题:
我概括得这个问题,会不会太宽泛,有没有奇异?
我说的这个说法,别人有没有不同的理解,别人是否认同?
这样一系列追问下来,你的问题自然会愈加明显。
但是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而且很难靠自己完成,多半需要一个老师、朋友,在旁边批评你,做你的镜子,帮你内省。
——如果你觉得不错,点个转发、在看 吧。
* 作者简介
阿秀,一个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梦想家,一个热爱码字的个人管理专家,36Kr特邀作家,多篇文章全网收获千万级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