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割 麦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zMDIvMjE0Njc2ODc3XzFfMjAyMTAyMDMwMjM3Mzk0NjA=.jpg)
割 麦
周宇芳||陕西
一年一度的芒种快到了,关中的田野里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一个个籽粒饱满的麦穗在风中摇曳,一根根麦芒直刺晴空,一派丰收的景象。
不久,收割机的轰鸣声便淹没了这片大地,夏忙短促而轻松。科技发达了,一切都是机械化,可过去全凭人力。
记忆划过天际,停留在1988年的夏日。
只记得那年的天气特别炎热。妈妈把村北那块麦地用自制的器具套播了早玉米,收了油菜,碾平了打麦的场地。等我放了忙假,夏收前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只等着开镰了。
自从点播玉米之后就没下过雨。妈妈看着骄阳,心急如焚,看着流到地头的麦黄水,犹犹豫豫浇了地。这下又祷告着千万别下雨,否则这块地将无法收割。
可天公不作美,第二天便大雨倾盆,一连下了三日。等雨过天晴后,麦黄了,雨后的麦穗口变松了,风一吹,有的麦粒已悄然落地。
“明天必须开镰了。”妈妈急促而又斩钉截铁的说。
我用脚踩了一下麦地,地里饱满的水分马上弄湿了我的布鞋。
回到家,我意外地发现哥哥回来了,这让我们娘俩喜出望外。
可哥哥满面愁容地说:“妈,儿子不孝,又不能帮你收麦了,明天我要去出差,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临走前回家看看。”
妈妈的脚步踉跄了两下,脸上的表情愣了一下,随即又无奈地笑着说:“没事,这不是还有你妹吗,家事没有国事重要,你忙你的吧。”
“妈,父亲去世好几了年,我也没帮你多少,让弟弟妹妹也吃苦了,这是五百块钱,忙不过来就雇人吧。”
“不用,忙天的钱我已经准备好了。今年麦子的长势不错,估计粜了麦子就能把余账还清了。你也该成家了,这两年拖累你了。”
无论妈妈怎么说,哥哥还是把钱留下了。但我也坚信,妈妈是不会雇人的,因为盖房子,妈妈一直在还债。
夕阳的余辉洒满了半边天,即将落山的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挂在天边,满天的彩霞预示着明天是个好天气。
哥哥怀着愧疚和无奈的心情坐着军车走了。
父亲去世已经两年多了,我们娘四个相依为命。妈妈辛勤的耕耘着家里的七亩八分责任田,维持着艰难的岁月。常年的劳作透支了她的身体,又黑又瘦,让人心疼。好在哥哥已经工作,日子还不至于太困顿。
妈妈可没有时间细思量,说了声:“梅梅,快回家,我们先蒸馍,我还要磨镰……”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和妈妈就到了地头。
我用脚试了试,瞬间布鞋就湿了,鞋底沾满了泥。
“妈,这咋割?地里全是泥。”我犹豫着。
“没办法,等到地干了,这些麦子全都落在地里了。”妈妈把水壶和干粮放在地头,就义无反顾的进了地。
东方出现了鱼肚白,太阳也露出了一丝笑脸。夏日的清晨还有着丝丝凉意。
妈妈弯着腰,左手迅速地往外轻按一小片麦子,右手用镰刀唰唰的割着,割下的麦子斜倚在小腿处,妈妈带着小麦前行,继续收割,等到麦子多了,就迅速用麦秆打绳结,然后把腿上的小麦放上去。在一片嚓嚓声中,一个又一个半成型的麦捆等待我去完成。
妈妈的身后留下一片整齐的麦茬。我同时惊喜地发现,玉米出苗了,一个又一个娇嫩的玉米苗允吸着脚下充足的水分,张开怀抱迎接灿烂的晴空。
我无奈的跟着妈妈开镰了。弯着腰,左手扶着麦,右手用镰刀一下一下的向怀里用力的割着,一抱又一抱麦子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麦捆。
天越来越热了,头上的草帽根本遮不住炎炎烈日。抬头看到的是万丈光芒和无数火舌向我扑来。脚下的水、泥和麦子的护叶黏在一起,不一会就形成了一个硕大的鞋底,用力一甩,一个“小船”便飞落在了金黄色的海湾里。
脱下鞋一看,脚已经泡的发白起皱了,鞋子也被镰刀划破了。
我和妈妈 一趟又一趟的割着。背上是炽热的阳光,脚下是潮湿的沼泽,面颊、脖子和脊背上的汗水汇合在一起,流进了这片正在收割的热土。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关中大地就像一个金色的海洋,无数个收割者像我和妈妈一样在麦浪里虎口夺食,挥汗如雨。
当天下午,即将中考的弟弟回来了,立即就加入了夏忙的洪流。不过妈妈让他第二天必须返校,中考临近,耽搁不得。
地很湿很软,架子车根本无法进地。弟弟便一趟又一趟地从地里抱起麦捆跑到地头,放到架子车上。十六岁的弟弟不再像当年那样孱弱,现如今的他已是一米七的个头,鼻子坚挺,目光刚毅,身体强健,酷似当年的父亲。他两只胳膊各夹两捆麦在湿软的泥地上健步如飞,妈妈一声声的叮咛着:“小心地上的玉米苗。”
又一趟割下来,我和妈妈在地头歇了歇,弟弟也拉了一次回来了,我们娘三坐在麦捆上,喝着水,吃着咸菜夹馍。夕阳的余晖照在我们身上,显得如此和谐、温馨。
“姐,累不累?”
“当然累了,父母在黄土地里劳作了一辈子,太辛苦了!你也知道,父亲在世时就希望我们三人能出人头地。不知你最近复习的咋样?”
“姐,没问题,我一定会考上的。我都想好了,就报镇上的高中,农忙时可以帮妈妈,你们都不用这么辛苦了。”
“臭小子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妈妈欣慰的笑了。湿刘海弯曲的贴在她的前额,虽然疲惫,却掩藏不住丰收的喜悦。
“我可没你那些玉米苗金贵,你一个劲的喊着小心玉米,怎么不说让我别摔着。”弟弟笑着调侃道。
“唉,”妈妈叹了一口气说,“这些玉米是咱们家今年的希望,你们是妈妈这辈子的希望。等玉米卖了钱,要供你们上学,妈还想攒钱给你哥娶媳妇。”
是啊,是脚下的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
第二天下午,我们终于收完了这块麦子。妈妈回家给弟弟烙锅盔,我和弟弟往回拉麦。弟弟拉着麦车总是走在后边,一次又一次地用脚帮我推车子。
太阳又一次要落山了,把夕阳柔和的光芒洒向了田野,我们终于装好了最后一车麦子。回过头来,看到麦茬里横七竖八的“小泥船”,内心感到无比的酸楚。好在一行行鲜嫩碧绿的玉米给这块地带来了无限生机,给我们家又一次带来了希望。
傍晚时分,弟弟背着锅盔一步三回头的走向学校。夏忙仅仅才是个开始,他对我们娘俩的实力充满了不自信。
灾难浓缩了亲情。父亲去世了,妈妈更加呵护自己的孩子。我们兄妹三人也尽自己所能守护着妈妈,因为妈妈在家就在!
2019.5.28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周宇芳,退休女教师,曾是《红袖添香》小说网站的签约作家,后来由于生病,长期搁笔。现在重焕写作激情,激扬文字,抒写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