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不敢压石桥——西压,东不压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小桥流水 雨法雨乐队

北京奇奇怪怪的胡同名字很多,不少住惯这里的人几乎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即便如此,这条东不压桥胡同的名字也绝对算是其中最为古怪的那一类。“东不压”是一座桥的名字,“东不压桥”是一个胡同。

城墙旁边的石桥

关于东不压桥胡同名字的由来,故事是这样的。时间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元朝的统治被推翻,蒙古人被赶出了北京城,永乐大帝决定迁都北京。大明朝这时候坐拥天下,富有四海,如日中天,蒙古人留下来的宫殿当然是不能住的。于是臣子们忙着给天子修建一座更大,更威严,更富丽堂皇的皇城,以体现大明朝的国威和帝王的尊贵。新的皇城工程浩大,占地颇广,堪称前无古人。

众所周知,古时的北京是多水的。要在这个水网密布,河流纵横的地方建一座如此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不可能不碰到河流水道。所以即便是设计施工的官员们绞尽脑汁,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个难题。随着宫殿规模的扩大,北墙西侧不得不跨过什刹海和北海的水面。为了躲避水道而缩小皇城的面积当然是不可能的,皇城的墙又不能建在水里。众人思来想去,也只有在水面上建一座结实的石桥用以支撑围墙。可是北海和什刹海的连接处本来就窄,建了桥之后,东西向的交通就变得很不便利。但是为了建皇城,也只好如此。

不过皇城是对称的,西侧如此,到了修建东侧城墙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跟西侧一样,让城墙跨玉河而过呢?按理说,中国文化讲究中正,皇城当然更是如此。但是如果东侧也让城墙从桥上跨玉河经过,交通将更加不便。一边是风水规划,涉及祖宗基业和子孙万代。一边是现实问题,关系到京城臣民的国计民生。负责修筑皇城的大臣不敢擅做主张,于是仗着胆子一纸奏折递到了皇帝面前。

当时的大明皇帝是永乐大帝朱棣,可以算是明朝少有的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了。皇帝看了奏报以后思量了一下,可能是觉得现实的国计民生比虚无缥缈的风水玄学要重要一些,于是金口玉言做了决定,“西压桥,东不压桥”。就这样,高大厚重的皇城为道路交通让了位置,没有压在桥上,而是压在了桥南侧。工匠们把桥下的桥洞一分为二,北半边是正常大桥洞,南半边只留一个流水的小涵洞,其余是实墙,皇城由河床直接砌起来,而这座桥从此就被叫做“不压桥”。那座花岗岩的大条石的石拱桥,北侧是雕刻精美的粉红色花岗岩石栏杆,南侧却紧邻红墙黄琉璃瓦的皇城城墙,再加上不远处的地安门城楼,相映成趣,成为京城一景。

后来,这个说法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到了民间,一来二去被传开了。于是北京多出了两个地名—西压桥,东不压桥。再后来,官员们认为皇城墙外这么粗俗的地名有失文雅,便给这两个地方改了名字,分别叫“西步粮桥”和“东步粮桥”。明代的地图上也确实是这么写的。不过也有人说,“步粮桥”应该叫做“步量桥”,意思是桥被城墙压住,变得很窄,可以用步子测量。而明代地图上写的,是错误的“通假字”。历史久远,众说纷纭,要确定哪个说法是真的,恐怕还得等史学家们拿出更确切的证据来才行。

沿河形成的马尾

“西压,东不压”的典故,北京知道的人不少。每当提起这个胡同来,也有很多人能把这个故事讲得完整而生动。不过官方有确切记载,真正把胡同的名字定为“东不压桥”,却是很多年之后的事了。在此之前,这条胡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马尾巴斜街”。

这个名字最早来自于元朝。那时候的北京还叫元大都,皇城规模没有这么大,自然也就没有覆盖到现在胡同的位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形成的胡同没有皇城横平竖直的束缚,依照玉河自然的走向顺势延展,形成了一条自然弯曲的窄巷,如同一弯新月,更像是一条马尾。“马尾巴斜街”的名字由此而来。

明朝时期,这里属昭回靖恭坊。也许是永乐大帝的英明决断使得这里的交通通畅,四通八达的缘故,也许真的是由于“步粮桥”的地名有着某种神奇的作用,更或者单纯是因为北京城被确定为都城之后皇城墙外理所应当的繁荣,东不压桥胡同在一半人为一半市场选择之下被开辟成了北京城交易布匹、粮食的集市。当年的这条窄巷每天车马如织,繁华热闹。

到了清朝,八旗兵占据了皇城周边。这条小街隶属镶黄旗,沿用的仍然是元朝传下来的“马尾巴斜街”的称呼。一直到清乾隆年间,也许是觉得这条小路过于狭窄,称之为“街”不太合适,“马尾巴斜街”被改名为“马尾胡同”。1947年,胡同又定名为东不压桥东胡同。直到1965年,相关部门将河沿、口袋胡同并入这条胡同,胡同也正式被命名为东不压桥胡同。

历史上,这条胡同里住过两位名人。分别是《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文康和设计并主持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詹天佑。詹天佑的故居据说是在东不压桥胡同20号。但是具体是什么时间住在这里的却没有确切的资料。也有人说,虽然这里确是詹家的宅院,但詹天佑并未住过。1919年詹天佑在武汉逝世时留下遗愿,希望葬在北京。于是1921年,詹天佑家人护送其灵柩回京,安葬于海淀南小庄村。直到那时候,詹家为了在京城落脚,才购买了这所住宅居住,直至抗战爆发后被迫外迁。

水穿街巷的小街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席卷,这条胡同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不少民居被改建成了小商铺、小饭馆。河道上还建起了一溜大棚作为农贸市场,似乎跟明朝时候的粮布集市正好形成一个轮回。不过,也给胡同带来了很多脏乱差的印象。

如今,东不压桥胡同又变成了另外一副样子。由于近几年的改造和修建,这条存在了800多年的胡同成为一条风景如画的仿古街区。既保留了古都的风味,又与现代的高品位生活相结合。

连接后门桥、东靠南锣鼓巷、西与什刹海隔街相望的玉河,又在平安大街旁呈现出了几百年前“水穿街巷”的景象。两岸明清风格的围墙、院落沿河而建,花窗、朱门、石檐点缀其上,堤岸两侧树木掩映,堤下河水蜿蜒而过。新的东不压桥胡同沿着河流而行,灰砖灰瓦的仿古建筑颇有江南吴侬人家尽枕河的味道。走在里面不仅干净整洁,而且情调十足。只是当年的那座石桥,终究是不见了。

其实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存续如同自然的新陈代谢,要迎来更好的新事物,就必须让一些旧东西离开。有资料显示,民国时期,玉河已经基本干涸,变成了一个泄洪的臭水沟。1955年改造环境,将这条河沟加盖填埋改成了暗河。原本的那座石桥也被拆除了栏杆埋入了地下。后来,由于施工的原因,石桥的桥基曾经两次被挖了出来。只是施工完毕之后,又埋了下去。直到2006年,北京市恢复古玉河风貌,才在地下两三米的位置又挖出了古河道。

图为1880年左右的中玉河桥

据说,重见天日的古河道两岸砌有城砖,上面是长一米到三米,宽约一米的大型花岗岩岸石,楔榫连接,非常坚固。而且在地下一米处,还挖出了当年的石桥。桥两头是城墙砖砌成的桥基,西岸有五十余块长一到三米,宽约半米,厚20厘米的花岗岩条石,十分平整坚实。东岸紧挨着玉河庵的位置,挖出了旗杆石,还有一座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重修玉河庵的石碑。

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的。当年的马尾巴斜街,如今的东不压桥胡同,历经数百年,每天不知道有多少过往被埋在地下,又不知道有多少新奇被创造在眼前。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都是无价的财富。如今的东不压桥胡同风景秀丽,以一种古老又现代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游客。谁又知道,在不远的将来,这里能为我们带来更多什么样的惊喜呢?

文章来自北京周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