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寻找有温度的衣裳

寻找有温度的衣裳

今年春天,听人说步行街有了一家裁缝铺,是一对小情侣开的,他们都是学服装设计刚毕业的大学生。我顿时觉得挺好奇,这街上至少十年没有裁缝铺了。这样由专业人士开的铺子,对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就是传说中的私人定制?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终于见到了梦想中的裁缝铺。裸露的红砖外墙,黑色的门牌。室内是浅咖和米黄的色调,柔和而饱满。三间门面都是打通了后重新设计,钢筋骨架的现代工业风与怀旧风情的复古风完美混搭。高脚凳、小桌子、放置各色布料的架子,全都是木质的,一种亲切感迎面扑来。成品衣间的墙上挂着两件蓝色的旗袍,衣服本身就好像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到这里的第一眼,我就有种久违的心动。

接待我的是一位个子高高的女孩,她声音轻柔,浑身散发着文艺气息。她,就是这个铺子的女主人秦婵。她认真倾听我的要求,了解我的职业和兴趣爱好,在电脑上为我建立档案。这样一对一如此细致的服务,是我做衣服的过程中第一次体验到的。用秦婵的话来说,每一件衣服都是有温度的,她要投入自己的情感,让衣服和主人之间找到最好的默契。

当秦蝉为我量好了所有的数据后,我们加了微信,她说二十天我可以取到衣服。如果能提前,她会微信告诉我。

为了穿上自己满意的衣服,等待也是值得的。第十八天,我终于见到了这款真正意义上属于我的衣服了!

浅灰色改良旗袍,汉麻质地,一侧低开叉。七分袖巧妙地遮盖了我膀子较粗的部分。胸前的点缀也是一些做旧色彩,紫色、浅咖与主体灰色搭配得极其协调,精致的纯手工刺绣,是真正的锦上添花。

合身的裁剪,带着温度的手工,贴合肌肤的质感,低调的色彩,让我瞬间激动起来。这件衣服,就是我气质与性格的最好诠释。我突然想到下个月有个公开课教学,内容上的是文言文,我想,我就需要这样一身衣服。临走时,我感激地连声对秦婵说:“谢谢!谢谢!”

秦婵看我很满意,欣慰地说:“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要帮你找到最合适的衣服,也让衣服找到最独特的你。”

把穿衣变成了精神的享受,而不只是保暖的功能。这样的话如果对我妈妈说,她一定不懂。在她们那辈人的记忆中,衣服更多的是代表体面。

我小时候,老街有个出名的裁缝店,裁缝师傅是一位老爷爷。他个子不高,腿有点跛,手脚纤细,皮肤白中带一点黄,应该是长年不做繁重的体力活原因了。他戴着眼镜,可似乎永远挂在鼻梁上, 眼睛总从镜片上方看人。他围着一个青色大围裙,脖子上挂着皮尺,手里拿着画粉,就在量好的尺寸做记号。大剪刀毫不犹豫下去,咔嚓咔嚓的声音非常悦耳。

那时候,谁有一件买的衣服是特别自豪的事。不仅仅价格可观,更重要的是,要到北京、上海、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能买到。爱时尚的姑娘、小媳妇就成了裁缝店的常客。

我平时都穿姐姐嫌小了的衣服,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我们姐弟三人会每人一套。我家有缝纫机,孩子衣服没有那么多讲究,都是我妈妈自己做。我妈自己衣服,她都要送给那位老裁缝师傅,哪怕他家常常不能如期交货。我总记得妈妈按约定的时间去取衣服,师傅非要再延迟一下,说还要两三天时间。可等过了两三天再去取,他又会说还没有锁纽扣眼或者没有熨烫等理由。往往为了一件衣服,妈妈要跑好几趟。当然,我妈也很聪明,她终于发现一个最有效的理由:“我们要去喝喜酒,就等这一身新衣服,可千万不能赶不上啊。”这样一来,裁缝师傅会很在心的,很快妈妈就能拿到衣服了。

妈妈年轻时挺爱美的,再加上家里条件还不错,她每年都要做几套衣服,让村子里的女人羡慕不已。其中最好看的一件是鸭蛋皮颜色的上衣,经常是被邻居婶婶们借去走亲戚。我妈也很慷慨,只要张口,她从不拒绝,而且很愉快地帮她们做参谋。她们归还的时候总是会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同时还会带上一点蔬菜或是鸡蛋表达谢意。

等我长大后,街上商品早就琳琅满目。城里的裁缝铺已经很少,只有乡镇上还有一些,都是些中年女人开的。曾经裁缝铺疯狂地加工着红极一时的黑色踩脚裤,从八岁到八十岁的女性,几乎人手一条。但是,很短的时间,大家都买现成的踩脚裤了,裁缝店的生意黯淡了很多。再一个高峰就是羽绒服翻新,那就更短暂了,可谓昙花一现。

从那以后,裁缝店被市场彻底冲垮,昔日的繁荣不再重现。裁缝店不再被人想起,它消失得那样合情合理。各种实体店、网络店铺,各种宣传手段、促销方式,刺激着消费者的热情。每年的双11和618,又掀起购物的狂欢。想买什么衣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市场办不到。

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又有一部分人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便有了手工匠人量身打造的衣服,就是私人定制,他们用衣服在传递温度,表达情感。

秦婵正和一批更有穿衣理念的人们,用极具个人色彩的服装,打造着又一种时尚和潮流。

插图/陈颖

作者简介

王中霞,1973年出生,江苏盐城人,高级教师。喜爱读读文字,写写心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辑: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   孔秋莉

(0)

相关推荐

  • 裁缝燕子(散文)

    作者:江沸 步入中年的你是否有时也会感叹,现在的衣裳花样百出.琳琅满目,价格也比从前贵得多了,却怎么也挑选不出喜欢的款式了.这可能也是一种怀旧心理吧,或许一代人的审美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那时候,裙子就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裁缝铺 文/墨砚

    我父母当年结婚的时候除了"三十六条腿",还有"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如今手表.自行车.收音机还有人在使用,而缝纫机随着成衣的价廉物美渐渐淡 ...

  • 指间书——裁衣记

    妈妈来北京看我,穿着自己剪裁的连衣裙,带着手工缝制的睡裙.她和我一起出门,在电梯里被邻居夸奖连衣裙好看,她最近一直在研究做衣服,成果显著. 妈妈做的连衣裙是按照自己的一条裙子剪裁的,和淘宝卖的名牌正品 ...

  • 散文||寻找童年记忆中的“羊肉串”

    寻找童年记忆中的"羊肉串" 无之||新疆 如今,烧烤在全国遍地开花,地域不分东西南北,时节不分春夏秋冬,肉类.海鲜.野味.蔬菜各种美味纷纷上炉,炭烤.电烤.炙子烤各种方式轮番登场, ...

  • 散文 ‖寻找胡杨树

    散文福地杂志专辑 胡杨是地球上一个珍稀树种,按照现在人类发现的胡杨化石推算,胡杨至少也有6500万年的历史.我有在西北的生活经历,对胡杨并不陌生,后来又曾多次到额济纳专程探访胡杨林,当然,我看重的不只 ...

  • 散文||寻找丢失了的父亲

    寻找丢失了的父亲 夕阳窗下,回忆是已去的忧伤.思念的泪,想念的痛,却在午夜里又一次的梦回.我总是忘不了那一夜,父亲呆呆地静坐在广场边的石垣上,无精打采地望着突然出现并急急走来的我.他那双浑黄而又无神的 ...

  • 散文||体温与温度(外一篇)

    体温与温度 36.1度正常,37.3度隔离,38.1度住院.在这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持继袭击的今天,这些冰冷的数据整天在我脑海里闪烁.不时自问,我今天体温不会高吧?肯定正常吧?总在安慰与期盼中等待. ...

  • 散文||寻找夕阳

    寻找夕阳 城里的房子越长越高,高得看不到夕阳了. 四周都是几十层的高楼,天空变小了,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就看不到太阳. 小时候,夕阳西下的时候,斜阳从树林里穿过来,洒在金色的稻田里,洒在潋滟的水塘里,橘红 ...

  • 散文||寻找王刚

    寻找王刚 看到"王刚"这个路人甲气息十足的名字,十有八九的人头脑中会闪过那个演过和珅.当过主持.播过小说的知名演员,所以当文学期刊<当代>2016年第一期的杂志封面上出 ...

  • 散文||寻找儿时的记忆(外一篇)

    寻找儿时的记忆 每逢双休,几家常结伴而行,畅游山水间.有朋友推荐常山红竹尖风景区是不错的去处.这里是宋末抗元女将陈吊姑娘起义聚讲遗址. 记得儿时曾随大人(时间久远,不知是随母亲还是奶奶)坐着手扶拖拉机 ...

  • 散文||寻找妈妈的味道

    寻找妈妈的味道 进了农历腊月,江南的小城太仓终于入冬了,此时的北国早已是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在北方进了腊月就已经嗅到了年的味道,开始杀猪宰羊做豆腐蒸豆包.此时身在南国的我突然想吃一碗酸菜猪肉血肠,找寻 ...

  • 西北作家 || 散文:蜀葵穿亚麻衣裳(白芸/山东)

    蜀葵穿亚麻衣裳 白芸/山东 本人孤陋,四十多岁了未曾到过陕西以西.陌生让触觉灵敏,当我第一次站在西宁这座城市的街头,陡然生出一种异域的.带点神秘的隔阂感. 我们的旅行路线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段,从那条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