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枣儿香又甜

大红枣儿香又甜

作者:海韵

编辑:紫禾文学    图片:网络

在众多水果中,大枣算不上稀有,价值也并不贵。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很多人都喜欢大枣的鲜甜脆生。

记得小时候,院里有枣树,却并非家家都有。每当枣子熟了,上学途中看到别人家红红的大枣挂满枝头,我真是垂涎欲滴。遇见挎篮卖枣的小贩,我们一群小伙伴准会蜂拥着小贩团团围住,凑上五分钱,买一茶缸枣,集体解馋。如若哪个同学带了鲜枣到学校,大家就争着向他讨要,你一把他一捧争个不休。分到枣的同学吃得眉开眼笑,没分到枣的则噘着小嘴……曾经,我还特意省下两颗大枣,做成“小鬼推磨”的小玩意,放在地上滴溜溜打转,很是有趣。

多年后,我从朋友家求来一棵枣树苗,栽种在自己家的花池里。在我的精心呵护下,第二年春天长出了许多新叶,稀稀拉拉开了些许淡黄色米粒样的小花,还真的结了十几颗枣。此后经年,枣树越长越粗壮且茂盛,并且年复一年开花、结果……

每年,桃红李白之后,枣树才从一冬的沉睡中渐渐醒来。它醒来的时候,身上光秃秃的,还挂着几片枯叶呢!起初,它一点儿也不忙于抽枝发芽,而是先睁开它的眸子,悄悄地打探春天的信息。可没过几天,身上便长满了碧绿的、嫩嫩的叶子。它一会儿摆摆树枝,请小鸟来做客,一会儿摇摇枝条,跟春姑娘打招呼。再过些日子,枣树上的花苞儿怒放了,开得十分茂盛,它不像桃李那般灿烂鲜艳,它的花色于嫩黄中融进些淡绿。起初枣花无声无息地开在绿叶掩映之下,几天后,它便透出甜丝丝的醉人醇香,整个小院子变成了一个花的世界。

自己种了枣树才知道,枣花散发出的不是清香也不是芳香,而是陈香和浓香,带着一股子蜜味。

到了夏末的时候,那树上一串串的,沉甸甸的,全红的、半红半不红的、深红的、淡红的、裂开缝的、不裂开缝的红枣。几经秋风吹过,一串串的像无数的小灯笼,火红火红的;红得耀眼,红得娇艳,好似巧手姑娘剪下的满天彩霞。

自家有了枣树,想吃枣儿就客易了。每每临近中秋,坐在果实累累的枣树下,品茶、聊天、听蝉……非常惬意。

有邻居看到挂满枝头的大红枣,也忍不住向我“提前预约”仲秋时节来吃枣。

秋季打枣是小院里最有人气、最热闹的时候。农谚道“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杆”。中秋之际,那绿叶间油光闪亮的红枣丰满了,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等待人们来采摘。

把打枣通知告诉左邻右舍,大人举着长长的竹竿敲打,大枣“乒乒乓乓”掉下;椭圆的大枣砸到草帽上,一下弹起老高,忽又蹦在地上,忙着捡枣的孩童开心得又喊又叫。在大家的欢笑声中,落得满地的大枣,被收集起放在盆里,然后分成一堆一堆,你一堆他一堆被拿走了。

秋后,要把没吃完的新鲜大枣晾晒起来,以便保存,常年享用。另外,选出个大无破损的大枣,装入坛中,再倒入白酒,封存起来,能保鲜不腐,随吃随取。做这种“酒枣”,是家乡人一代一代传续的绝活儿……

红枣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食品,在隋唐之前就已成为文人墨客歌咏赞美的对象了。关于红枣的诗歌,最早可追溯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豳风·七月》中便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之句。较早作咏枣诗文的是西晋文学家傅玄,其《枣赋》赞美道:“ 既乃繁枝四合,丰茂蓊郁,斐斐素华,离离朱实。脆若离雪,甘如含蜜”;后秦文人赵整有《咏枣诗》传世:“北园有一树,布叶垂重阴。外虽多棘刺,内实怀赤心”;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也曾作《赋咏枣诗》:“白英纷靡靡,紫实标离离。风摇羊角树,日映鸡心枝”;南朝皇帝陈后主作《枣赋》,说道:“芳园列干,森梢繁罗。蕊余茎少,叶暗枝多。复有奇树,风间临月。入夜影来,未若丹心美实,绛质嘉枝。重针共暗,枝瓠同瑰。羞金盘于冰水,荐玉案于深杯”;唐代杜甫的《百忧集》:“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 ”;宋代苏轼的《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元代马钰的《南柯子》 “悟彻梨和枣,宁贪酒与茶”;明代揭轨的《枣亭春晚》:“昨日花始开,今日花已满”;清代潘内召的《咏枣花》诗盛赞枣花之美:“忽忆故乡树,枣花色正新”……透过这些诗文,枣树的形、色、味宛若在眼前。

枣树,虽然没有柳树、松树那样高大,但在我心目中,却比它们还要完美;虽然没有奇花异草那么娇贵艳丽,可春天的那身“绿衣”却总是那么潇洒,朴素。

如今,我已搬到楼房居住,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日子过得幸福美好。但每当仲秋,我总会忆起往昔的小院、大枣,忆起大家一起打枣、分枣、吃枣的热闹场面……

 作者:海韵,现已退休,曾在国企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三十多年,在市级以上的报纸、杂志、电视台和电台发表各种体裁作品四千多篇(首)。微信号:haiyun001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