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衔接之语文篇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这人生必经过的三种境界,被很多名人在很多文章中引用过、论述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读这一段话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举一例以示之:第一阶段意喻治学之始,必须耐得住寂寞,高瞻远瞩,不断求索。第二阶段意喻治学之过程,须坚忍不拔,执着隐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第三阶段意喻经过艰辛探索,终有所悟,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再比如叶嘉莹先生在谈及诗歌欣赏及小词的境界中就多次提到过这三种境界。“四野寥廓,瞻顾苍茫,所寻觅者竟渺不知其在何许,如果有人正在这种茫然无绪的感觉中,那么他无需困惑,也无需悲哀,因为这正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种境界呢。“择一、固执、殉身不悔”的情操,便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二种境界。第三种境界所写的则是理想得到实现后的满足的喜乐。
一部作品,无论杜甫还是苏东坡写得多么好,你拿去给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看,就不会发生作用。所以美感是在作者的作品被读者接受的过程之中而完成的。
语文学习亦是如此,高中语文的教学更多的是引导你学会欣赏、学会感悟,学会表达,而不是直白地告诉你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部分理科特别好的孩子,语文成绩就是上不去?有可能是因为初中时候“等”习惯了,等老师告诉他这段话怎么翻译,等老师教他这段阅读理解如何作答,等老师写出标准答案……习惯了“等”,却忽略了主动去体会,去感悟,去积累。
我有一个朋友,高考语文考出接近满分的成绩,他在平时生活中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他随口都能用百来字表达,这就是学好语文的魅力了。看见夕阳余晖的时候,你可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只会说: 卧槽,这夕阳! 卧槽,还有鸟! 卧槽,真好看!
初中与高中语文有哪些区别呢?简单地说:
选文上的区别:选入语文教材的作品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区别。初中语文的选文较简短,到高中不仅长度加长,深度也明显增加,有时甚至要从哲学、人生的角度来解读;
文言文区别:初中的文言文大多为浅显的、有哲理性、有情节的小故事、寓言、短诗、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则是长篇人物传记和论述文章等,需要有较强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作文的区别:高中常用到的是记叙文和议论文,而初中的议论文学习仅仅是浅尝辄止。字数上区别也比较大,高中要求800字以上,初中要求600字以上。
那么,如何在初升高的暑假做好语文衔接?
1、在时间安排上,数学题做累了可以看看名著啊,英语单词背累了可以背背文言文啊。(邪恶地笑)
2、扩大课外阅读直接将教材拿过来是不可取的,最好是有计划地读一些高中教学大纲规定的参考书目上的课外阅读,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长篇大部头作品需要暑假里去读。
(淮阴中学的推荐阅读书目,了解一下)
3、注意生活积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当你说话、作文、看报、看书和与人交往时,都是学语文的机会,因此要对周边生活仔细观察,对国家及世界大事也要及时了解,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4、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对作文技法和内容的积累很有好处。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欢迎关注“希希成长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