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乡村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舒婷

刚刚刘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1月2日《人民日报》第8版葛小明的《关于那棵树》写的很好,感动的只想哭。”还评论道“咱们这波人读了还有感触,城里长大的孩子和00后农村长大的孩子读了理解不了那种感受”。我看到后,心中暗自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篇文章能让一向淡定的刘君发出这样的感慨,也暗自思考,我们的童年和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那篇文章。文章中所描写的场景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榆树,麦场,摔打花生,收玉米。。。这些都是陪伴着童年的记忆,伴随着我的整个成长历程。读完之后,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总觉得随着自己慢慢地长大,慢慢地远离家乡,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有些东西也跟着一起消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回忆。每次回家,看到身边的孩子们玩着跟我们在相同年岁里玩的不一样的东西,我都会淡淡一笑,那些童年的回忆也会像潮水一样在脑海里翻涌开来。他们的童年和我们的已经截然不同,但无需怀疑,各自童年的乐趣大概又是不差的吧。大街上再难见到流着鼻涕,不顾手上冻疮的奇痒,趴在地上玩琉璃弹珠的孩子了,而更多的穿戴整齐的孩子们操纵着自己的遥控汽车,或者玩着其他更现代、更高端的玩具。扔沙包、跳大绳、跳皮筋的游戏,现在的孩子大概也不会再玩了,我并不知道他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游戏,毕竟,我平时也没有怎么留心过。他们正在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乐趣,而我们所经历过的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记忆。快乐对于那时的我们或许很简单,它们已经具化成一个个的物质符号:5分钱或者一毛钱的冰棍,1毛钱一包的唐僧肉,过年能穿上新衣服,能够吃上肉。。。当然还有我们拔过的草,放过的羊,捉过的鱼,掏过的鸟窝,偷过的西瓜。

而童年的差异只不过是乡村变化的一个缩影,今日的乡村早已不同于昔日的村庄。土房、木门、矮墙再也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大的住房,一个个气派的大门,一堵堵高挺的院墙。随着机械化的高度发展,春种秋收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全家出动、动辄奋战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的重大任务,而是更轻易、更迅捷地就能完成。现在农村的小学生大概再也不会有麦假了吧。所谓的麦假,就是收麦子的时令,家里人手不够,需要上学的孩子们放假回家帮忙,于是,麦假就应运而生。很自然,也很应该。麦假里,孩子们跟着家长一起,在灼热的太阳底下,加入收割麦子的队伍,或是充当起送水送饭工的角色,为劳累的父母及时送水解渴,为饥饿的他们送去自己做的不算可口的饭菜。当镰刀被联合收割机取代,麦场便不再存在,跟着麦场一起消失的也有一个个麦假,还有一群群在太阳底下晒黑的孩子。

物质生活在变,人的思想观念在变,乡村的文化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那时候的人们一穷二白,邻里之间关系非常和睦,谁家有个难处,大家会一起想办法,出人出力的;谁家有个喜事,邻居也会送上几句祝贺。无论日常的邻里相处,还是急难时的相互照应,抑或是喜庆时节的彼此祝福,都源自一种发自内心的淳朴和真诚。这便是“远亲不如近邻”的真实写照。然而,当我们变得富起来了,钱更多了,生活更好了的时候,邻里之间、乡里乡亲之间却变得越来越远。一张张纸币把邻里隔开,人们似乎变得物质化了,人情不再是他们最先看中的东西,而是更多地去考虑由此所能带来的物质利益。这也不能怪他们,当前整个时代都处于这种极重物质、忽略精神的浮躁阶段,而乡村的变化,不过是这个时代的缩影罢了。如果我们对这个时代都极其容忍,甚至习以为常,又有什么理由去责备一个正在发生着类似变化的乡村呢?

春节日益临近,节日氛围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淡。以前逢年过节,村里人都会很看重,提前几天备好节日物品,购置年货,烹饪各类应景美食。中秋会给长辈送几斤月饼,这是沿袭着中国几千年来“孝”的文化;过年的时候整个村的人吃完晚饭后都会走到大街上放鞭炮和烟花,也看别人放鞭炮和烟花,相互评论一番,有说有笑,唠唠家常,一派邻里和睦的景象。现在过年的时候,人们大都喜欢待在家里,看春晚,打麻将,而不大愿意出门。也许,他们已经对社交感到疲惫,热闹对他们已经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毕竟,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比以前丰富了太多,他们对这些方面的需求,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都积攒到年底,借着节日的气氛释放。嗯,确实,节日气氛变淡了,人情味也变淡了。

乡村在我心中的远去真切而持续,但在我的笔下却怎么也展现不出那种画面感,那些变化远非文字和笔力能够呈现的,但它们却真实而激烈地存在着,如果你了解它们的过去,也一直经历和见证着它们的演变,你就会明白,乡村真正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是的,曾经的乡村,已经远去。

http://news.ifeng.com/a/20160102/46918178_0.shtml

(0)

相关推荐

  • 【温柔雨丝】| 马枚素:正在消失的乡恋

    马枚素作品 1 请输入标题 1 人生与缘分 正在消失的乡村记忆 进入到城市生活的农村人,在旁人谈起农村时,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情不自禁地加入讨论,情绪也随着讨论而变得激昂起来,并且会表现出难以掩饰 ...

  • 过一个就地的年(2)

      今年过年,与以往明显不同,城市热闹了很多,众多商圈.公园不时传来人满为患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可谓悲欣交织.   为什么呢?一方面,疫情防控下,少聚焦,少走动,心头始终有个阴影挥之不去,内心提醒自 ...

  • 有一种时代的无奈,叫做“被后代抛弃,养不起老”的70后

    有一种时代的无奈,叫做“被后代抛弃,养不起老”的70后

  • 【佳作有约】| 韩晓永作品:在平凡的世界里活着

     在平凡的世界里活着                                                          --写在"世界读书日"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那 ...

  • 时代的变化往往比许多人想的要快

    比如今天 520,前两年的热议我记得还是,520 不发红包是不是不爱我,520 送礼物送什么. 而今天,画风已经是 "离了好""谈啥恋爱" 凤凰网更是直接表示 ...

  • 【作文365】绵阳三诊:于时代之壑上架起理解之桥

    新课标大语文用心做教育  千万考生高效提分平台 教师交流 学生学习 投稿合作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刘丽 临沂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一级教师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梁音 审校:罗莉 / 美 ...

  • 感悟:时代变化太快,一代人终将老去

    昨日,开了个协调会,关于大学生创业园的事. 创业园去年启动的,最开始是以电商创业为主题的,当时计划在园区设置一些卡座,准备给那些个人创业者. 但是创业园的负责人昨天跟我讲:时代在变化,去年的想法已经落 ...

  • 为什么人类社会文明越现代,教育辅助孩子学习成长越难?

    育邻梦 教育是辅助每个孩子从生理人蜕变成长为社会人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向前进化,留待后世子孙"学以备用"的智慧成果越来越多.用以传承文化智慧成果的信息载体也越来越多.同时, ...

  • 这世界永远没有什么感同身受

    一代人有一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两代之间泾渭分明,试图弥合不过是徒劳. 说几个故事吧. 一 一资深报人给我讲,自己的孩子从小是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中长大的.即便只有一两岁,对手机无师自通.阅读习惯也因此 ...

  • 祝全天下的教师,节日快乐!——CC讲坛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

  • 【阅读悦读丨随笔】鲁京《过年的味道》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鲁京 [作者简介]鲁京,本名李永军,文学爱好者,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有长篇乡村小说<风雨狮子庙><邻村的双杨树> ...

  • 让孩子拥有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

    原标题:让孩子拥有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 又是一年儿童节.这是一个属于孩子的节日,作为成年人,总会对孩子们说些什么,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就是希望孩子们快乐成长. 有人讲,对今天的孩子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