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知识是人类最深刻的目标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知识一直是这样,它简化了我们所需要知道的事情。

01

知识爆炸、知识经济、知识付费。

这是当今时代兴起的几个重要概念。

其实也不新。

在探讨与之相关的各类商业模式之前,让我们先回过头来,审视知识这个概念。

在人类理解身处的这个宇宙的同时,就开始了对知识的探求。

它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

如果用数据或者说信息来表示最原初最基本的一层的话,那么知识就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之上的,对事实的一种间接提炼。

在此之上的,可以称之为智慧。

所以,数据、信息、知识、理解、智慧,这是一个向上逐渐收窄的三角层次。

1934年,T. S.艾略特(T. S. Eliot)在诗作《岩石》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们在生存中失掉的生活在哪里?

我们在知识中失掉的智慧在哪里?

我们在信息中失掉的知识在哪里?

很清晰地表明了知识与信息、智慧与知识、生活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显然,世界上有太多的数据,却没有多少智慧。

02

现在人们对自身的发展历史都有一个普遍的认知:智人的发展历史,是从原始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到如今的信息时代。

当“知识”这一概念最早在人类世界出现的时候,理解世界的能力,是我们和其他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这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成就,也是我们的命运。

知识本身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美有序的整体。

因此,在西方,数千年来,都认为知识是极致的美的对象。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尽力去体会上帝在创造这个世界时的想法,尽管我们带有凡人的局限。

去认识这个世界,就像是去阅读一本上帝写下的书。

他在书中解释了他是如何将万事万物凝聚在一起的。

达尔文驾着一艘小船航行了5年,伽利略违抗了教皇的命令,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质,以上所有人,都将追求知识作为人类最深刻的目标。

这才是知识在人类文化之中的意义,这和人为的知识金字塔中间那层的知识关联不大,后者认为知识除了令事情办成的有用性之外再无其他。

03

在这个时代,信息本身变成了一个问题,而不是一项解决方案。

也就是所谓的,信息爆炸和知识焦虑问题。

与其说是信息超载,毋宁说是一种筛选失效。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面临着“信息超载”。

因为这个世界就是极度复杂的。

信息超载也感官超载的延续。

当我们面临了太多来自环境的感官刺激时——比如,当我们置身一场激动人心的摇滚演唱会,伴随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光秀,成千上万人的激情呐喊——我们的大脑可能就会困惑。

“幻想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那假如我们从单纯的感觉刺激升一级,当我们那小得可怜的类人猿的大脑被信息猛烈冲击时,又会发生什么呢?

换言之,我们是怎么去理解这个远远超出我们大脑处理能力的世界的呢?

最基本的策略就是过滤、筛选,要不就是将复杂的事情降低到较为可以掌控的层面。

把水流关小,我们就控制住了消防水管。

同理,我们有一个复杂的编辑过滤系统,大多数人们写出来的东西被它过滤掉不能发表。

我们有一个复杂的管理者过滤系统,大多数发表的东西经它过滤后,没能出现在我们当地图书馆或者书店的书架上。

我们还有一个复杂的专业过滤系统,大多数人都被过滤得不知道别的过滤系统中是什么样的情况。

知识一直是这样,它简化了我们所需要知道的事情。

就连知识本身,也是从一种筛选主张开始的。

我们能够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导生物,很大程度上倚赖我们创造出的这些复杂的过滤系统运转良好。

当然,我们也需要承受由此带来的隐形代价。

Anyway,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知识运作方式。

不过在这个时代,知识的结构改变了,知识的内容,知识的筛选机制,也都改变了。

这个话题明天再聊。

▼ 不要再逃避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