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瘀阻

养生之家导读:心血瘀阻又称心脉痹阻,是指心脏脉络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痹阻不通所反映的证候。心血瘀阻为什么会发生心绞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心血瘀阻又称心脉痹阻,是指心脏脉络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痹阻不通所反映的证候。现代医学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一个类型(心绞痛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之心绞痛瘀阻与现代医学之心绞痛基本相同。

心绞痛的特点是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与中医学中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相同)。病人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在3~5分钟内渐消失,可数日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多次发作。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亦可诱发心血瘀阻为什么会发生心绞痛呢?首先,心血瘀阻多并发于心气或心阳亏虚的病证,即原有冠心病史,病人多年迈,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由于阳气不足,血行无力,继之因瘀血、气滞、痰浊、寒凝等因素而使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心胸憋闷疼痛。因手少阴心经从肩背到腋窝循臂内侧而行故痛势可引及肩背内侧(左侧),这是心脉痹阻而心绞痛的特征。

心血瘀阻虽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侧,时发时止为特点,但由于原因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症状。

(1)血瘀:疼痛可如针刺,唇舌紫暗,或舌上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2)气滞:疼痛而胀,胸胁胀闷,发作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

(3)痰阻:多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

(4)寒凝:剧痛暴发,畏寒肢冷,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以上原因均可引起心绞痛。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不通而痛;痰湿粘滞,脉道受阻,血行不畅而痛;寒性凝滞,血脉紧缩而不通不通则痛故均能引起心绞痛。在临床辨证时,必须分清瘀、气、痰、寒的不同原因,才能明确诊断,正确论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