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趋势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并存并重、互动融合,随着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产业的结构将随之变化,社会将经历3种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发达国家的发展是经过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步入后工业社会,开始进入信息社会。
我国工业正处于工业社会中期,根据工业化程度的四个衡量指标得出,我国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否则我国会被发达国家落的更远,失去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机遇,另一方面依靠工业支撑经济使我们面临资源消耗大、污染重、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局,因此,我国必须大力推进工业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GDP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直接进入信息社会,因为我们工业生产力还不发达,工业水平不足以支撑这种跨越。综上分析可以形成的判断就是,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将长期并存并重,交织在一起。
两化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趋势,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是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品化。应在服装、家具等行业推广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大规模定制生产,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推进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信息化部门从原企业剥离出来,为本行业甚至其他行业提供信息化产品和服务。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的,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这就是工具的特征。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和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使得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但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而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互联网传递的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角色产生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