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九)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注:

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

干戈满地:指崔旰之乱未平。

解读:

杜甫是第一个歌颂诸葛亮的诗人。早在成都,就有脍炙人口的《蜀相》。下峡居夔,更进一步触发了他歌颂孔明的情结。夔州有关诸葛亮的古迹很多,除武侯庙外,还有八阵图、永安宫、先主庙,因此对孔明遗迹更得瞻仰凭吊,大写特写了。

“武侯祠堂不可忘”,为什么说诸葛的祠堂不可遗忘呢?因为诸葛亮有卓越的见识和军事才干。他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刘备死后又辅佐后主刘禅治理国家。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气节深为杜甫所尊崇。“中有松柏参天长”,这句是写实又是以松柏之长青喻诸葛之不朽和坚贞;以“参天长”喻诸葛之人品的高洁。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诗人在此为什么“干戈满地客愁破”这种感受呢?因为刘备是明君,诸葛是良臣。诸葛的一生是明良遇合的一生。杜甫虽然生不逢时,但他为诸葛的明良遇合感到欣慰。“云日如火炎天凉”:在葱葱郁郁的林木中,哪怕是盛夏也觉凉快。这是写实。另一方面,在这特定环境——武侯祠里的参天柏松庇荫下,好像诸葛之神对他有所慰藉而感到身心爽适。

杜甫在夔州咏诸葛亮的诗篇有7篇,除这首外,还有―《武侯庙》《八阵图》《古柏行》《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庙》和《上卿翁请修武侯庙》,如果加上《谒先主庙》(仇注:诗虽咏先主,但却实赞武侯),实际上是8首。

杜甫为什么对诸葛亮不厌其烦地反复歌咏呢?估计和当时的政局有很大的关系。史载:从永泰元年(765)至大历三年(768),也就是杜甫居夔期间,长安年年有吐蕃入侵,蜀中又有崔旰作乱不法。而当时朝中是奸相元载用事,短期充任东西川节度史的杜鸿渐本是带着“以平蜀乱”的使命来的,但他却因惧怕崔旰而专事姑息,甚至“州府事悉以委旰,又荐之于朝,因请以节制让旰,上不得已从之”(《通鉴》卷二百二十四)。对于这个“本家”,杜甫原是抱有希望的,他在《客居》诗中写道:“今又降元戎,已闻动行轩。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然而杜鸿渐的所作所为,却使诗人的希望化为了泡影。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甫怎不怀念一代贤相诸葛亮呢?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

  • 周振刚:“八阵图”是什么?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云:"(亮)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八陈图,一名八阵图.或问:八阵图是什么?答案莫衷一是. 一曰诗歌.民间流传不少歌咏武侯<八 ...

  • 一天一首唐诗:杜甫《蜀相》

    175_卷六_蜀相_杜甫[蓝] 白云出岫 - 唐诗三百首-原文朗读 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 ...

  • 读书笔记|绝句选读 —— 杜甫(上)

    杜甫 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试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绾,出为华州 ...

  • 杜甫晚年用一首诗评价诸葛亮,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是点评很精彩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已经54岁高龄的杜甫决定离开成都,准备回河南老家看看,走到夔州(重庆奉节)时身上的盘缠用尽,只能是停下来再次等待机会,这一停留又是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他游历了夔州很 ...

  • 《武侯庙》 唐· 杜甫

    武侯庙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 武侯:指诸葛亮.诸葛亮于后主建兴元年(223年),封为武乡侯,省称武侯. 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其庙有多处,如襄阳.成都. ...

  • 【夜听】《蜀相》唐代,杜甫

    蜀相 [唐代]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

  • 杜甫为什么是诸葛亮的忠实粉丝?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杜甫到夔州是766年春末至788年春,寓居两年,却有许多涉及三国史迹文化的诗作,而且还有专门的多方面的评说.< ...

  • 126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二)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注: 白帝夔州各异城:白帝城在夔州城东之白帝山上,是公孙述据蜀称帝时所建,故云"各异城". 蜀江楚峡混殊名:瞿塘 ...

  • 125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注: 中巴:<水经>:"刘璋分三巴,有中巴,有西巴,有东巴." 巴东山:泛指三峡诸山. 三峡:指瞿塘 ...

  • 128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四)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注: 赤甲:即赤甲山,位置在瞿塘峡西口的北岸,南基连白帝山,土石皆赤.宋人称西山.西郊和卧龙山,今人称鸡公山. 白盐:即白盐山,位置 ...

  • 127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三)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 注: 群雄:指隋末起兵的各路英雄. 竞:角逐. 前朝:前代,指隋代.言隋末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王者无外:言帝王以天下为一家. ...

  • 130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六)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注: 东屯:地名,在白帝城东北十余里. 稻畦:水稻田. 涧水:指白帝城北之东 襄水,今称草堂河. 青苗:地名,即青苗坡,在瞿塘峡东. ...

  • 129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五)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注: 瀼:山间能此指奉节城东门外之梅溪河. 琼蕊:白色花朵之美称. 鹤子.凫雏:皆指幼鸟. 蒋牙:茭白的嫩牙.禾本科多年生水草本植物 ...

  • 132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八)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 注: 咸阳:借指长安."忆昔"二句说:回想从前在长安街市上,有人打开山水画出卖. 宝屏:指画屏. "巫 ...

  • 131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七)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注: 蜀麻吴盐:川中古有土产白麻,吴地向出盐,以麻易盐,自古通利. 长年三老:三峡中人以船头把槁相水道者曰长年:正捎者曰三老. 摊钱 ...

  • 134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十)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唐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 注: 阆风:即阆风巅,在昆仑山. 玄圃:在昆仑山顶.阆风和玄圃都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蓬壶:既蓬莱,传说中海上的仙山. 高唐: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