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唐诗解读——李白之《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解读:

灞桥在长安城东的灞水之上,是长安东去的重要交通要道,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成为离开长安,送别友人的胜地,往往送客至此桥,就折柳相赠,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又因为这里是汉文帝陵寝所在,故又名灞陵,李白作这首诗应是天宝三年的春天,诗人借用古体的形式,婉转地传达出离别的愁绪。

诗歌的前两句用叙述的笔调开篇,二人已行至灞陵,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明白,分别的时刻已经到了,短暂的沉默中,只有浩荡的灞水占据了两人的视听,故接下来两句略写灞陵之景致——“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古树”“春草”都是好的景致,但前面冠以“无花”和“伤心”,就让人再无欣赏的兴致,词语之间加上虚词“之”,使得音节顿挫,引人放慢脚步,驻留此处,往深处思索,拓展全诗的境界,让每个读者内心也打个问题,为什么古树不开花,为什么看着春草却觉得伤心呢?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我”不晓得眼前这条岔路通向哪里,询问方知这是古人王粲当年南登的那条路。王粲是汉建安时期的诗人,由于董卓作乱,导致他避难荆州,写下了著名的《七哀诗》,其中“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载事陈情,登歌入雅,使人低徊欲绝,李白化用王粲这个故事,意在说明朋友的情况与王粲很相似,如今也走上了这条古道,自己内心有诸般不舍,看诗当设身处地,方见其佳,人生总有太多悲苦的相似,所谓平平常常的事情,及身历乱离,所闻所见,方知古人不欺我,故披卷及此,始觉鼻酸。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朋友被迫由古道去往他乡,想当初他又是怎样从远方沿着这条古道进入长安的,诗人不禁感慨。此时站在灞陵回头望,天色已晚,长安城的宫阙在落日的余晖中映照成紫色,天边漂起朵朵浮云。陆贾在《新语·慎微篇》中说道:“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故诗中浮云与落日这两个意象同时出现,极有可能说明朋友离开长安,应是政治上受到打击,才华得不到伸展,被排挤出京。

短暂地停留之后,诗人说出了道别的话语——“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分别时刻已到,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可政治因素又岂是个人所能掌控的,尽管诗人与朋友都感到“今夕断肠”,听见黄鹂歌声,愁已至“绝”。

整首诗写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这与该诗的形式有很大关系。王夫之认为,“夹乐府入歌行,掩映百代”,确乎如此。古体诗在形式上不限制,因此诗人的情感可以肆意铺张开去。一、二句用五言叙述事件,三、四句用七言描写景物,接下来的四句提问创造条件,顶针紧连,环环相扣,以急促的笔调抒写心中不平,末两句笔力浑厚,节奏舒缓,留下无尽遐思。就该诗而言,浩荡灞水、古道西京、紫阙云日,以及无花古树、伤心春草,这幅幅画面的呈现,诗人将别离的哀景展示开来,其悲凉的气氛不言而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