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唐诗解读——李白之《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
缘:因为。
个:这样,这么。
秋霜:喻指白发。
解读:
这是秋浦十七首组诗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首,也是唐诗中家喻户晓的作品。诗中充满了离京十年的诗人备尝漂泊之苦及壮志难酬的无奈。此时大唐王朝已经进入动荡的天宝末期,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及自身抱负难展的酸楚,感叹人生易老、青春难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起笔用了一个悖于常理、近乎无理的表达,明知故问表达了自己半生蹉跎的忧愤之情,这种将无形的情绪形象化,带给人们最为直观的印象,让这种不可触摸的“愁”变得真切具体了。这种“形容尽致,读之令人发笑”有着“无理之妙”,诗人于不露声色间说出了个“似”字,将这三千丈的白发合理化。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根据《秋浦歌》十七首的创作特点,余恕诚先生认为“明镜”应理解为秋浦河。这种解释应该是合理的,诗人在清澈如镜的秋浦河上临水倒影,发现自己的鬓染秋霜,不禁发问——这满头白发从何而来?这实则是诗人自问自答,他焉能不知,早年风流年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后来被皇帝“赐金还山”、游历四海的落魄文人,这种自讽自嘲的一问,于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中道出自己难以言说的苦衷,这让我们不免生出几份感慨,这才是那个奔放不羁、气魄超凡的李白。
“学杜诗易而学李诗难”,的确如此。据好事者计算,一头三千丈的头发总重量有两千多斤,这人能拖得动吗?实际上,艺术的真实虽然建立在现实的真实基础上,但是应该比现实更高更美。李白式的这种夸张,尽管失真,但是符合艺术的原则,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上的“真”,因而更有艺术的表现力,便于彰显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后人能学到李白个别的篇章词句,却难学到李白这种天资狂放的才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