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验录白虎汤医案解析
白虎汤方: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升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白虎汤是伤寒论阳明热证的一个主要方剂,此方治疗热邪充斥表里,一身大热,汗出而心烦,甚或谵语,神昏遗尿,或腹满身重,或身发热而四肢厥冷,舌质红绛,舌燥苔黄,脉洪大充盈,或滑数任按。
伤寒论有关白虎汤的原文: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170)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瞻语遗尿,发汗则瞻语甚,下之者客上生,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
白虎汤以石膏辛甘大寒,能清阳明气分之热,量大力专,故为主药;知母苦寒而润,滋肺肾之阴而生津液,又能助石膏而清火热之邪;炙甘草补中益气;粳米养胃以滋化源,且制知母、石膏之悍而保胃气于中。
关于白虎汤的临床应用,曹颖甫先生在经方实验录里有完整记载和阐述。
1、脉大身热,大汗,口中大渴,思食西瓜。
医案:家住三角街梅寄里的一个屠夫吴某的媳妇,得病四五日,脉大身热,大汗,不谵语,不头痛,只是口中大渴。时方初夏,思食西瓜,家人不敢答应,于是请曹先生治疗。曰:此白虎汤证也。写方如下:
生石膏(一两) 肥知母(八钱) 生甘草(三钱) 洋参(一钱) 粳米(一小杯)
服后,渴稍解。知道方药对证,于是让明日再服原方。至第三日,病症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只是病人比较初诊时稍微安静(可见初诊时有热而烦躁之状),本来想用犀角地黄汤,但考虑到其家经济贫寒,仍以白虎汤原剂,增石膏至二两,加赤芍一两,丹皮一两,生地一两,大小蓟五钱,并令买西瓜与食,二剂略安,五剂全愈。
【按】本方原为白虎加人参汤,(标作白虎汤证者,盖为求说解便利,示学者以大范故耳)石膏所以清热,人参所以养阴,养阴所以佐清热之不逮,同属于里,非若白虎加桂枝汤,桂枝加大黄汤之兼有表里者。后人于白虎汤中加元参生地麦冬之属,即是人参之变味,不足为怪。
2、中风转属白虎汤证
医案:江阴缪姓女,自江阴来上海,居小西门寓所,偶受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投以轻剂桂枝汤,计桂枝二钱,芍药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二片,大枣三枚。汗出,头痛差,寒热亦止。不料一日后,忽又发热,脉转大,身烦乱,因与白虎汤。
生石膏(八钱) 知母(五钱) 生草(三钱) 粳米(一撮)
服后,病如故。次日,又服白虎汤,孰知身热更高,烦躁更甚,大渴引饮,汗出如浆。又增重药量,为石膏二两,知母一两,生草五钱,梗米二杯,并加鲜生地二两,天花粉一两,大小蓟各五钱,丹皮五钱。
服药方法:令以大锅煎汁,口渴即饮。共饮三大碗,神志略清,头不痛,壮热退,并能自起大小便。
尽剂后,烦躁亦安,口渴大减。第二日停服,至第三日,热又发,且加剧,周身骨节疼痛,思饮冰凉之品,夜中令其子取自来水饮之,尽一桶。因思此证乍发乍止,发则加剧,热又不退,证大可疑。
此时,正好儿子湘人在,讨论说:论证情,确系白虎汤,但病势强盛,但用药较轻,用药也应随病势而加重。于是继续用白虎汤原方,加石膏至八两,余仍其旧。仍以大锅煎汁冷饮。服后,大汗如注,湿透衣襟,诸恙悉除,不复发。
只是病人因发汗过多而大便不行,于是用麻仁丸二钱,芒硝汤送下,一剂而瘥。
3、白虎汤证
医案:友人郁祖安之女,3岁,患消渴病。每夜须大饮十余次,每饮二大杯,如果不给喝,则吵闹不休,相应小便也多,但却不行大便,脉数,别无所苦。时正值炎热的夏季,曾让西医每日灌肠,才能解大便。
后来请先生诊,是白虎汤证。方用:生石膏(四钱) 知母(二钱) 生草(钱半) 粳米(一撮),另加生津止渴之品,如洋参、瓜蒌根、茅根之类,五剂而病痊。后来虽然看到余热没有全部消除,但看到小孩不肯服药,遂止服。但过了五天,旧恙复发,仍与原方加减,连服十五日,方告全愈,口不渴,而二便如常。先后计服石膏达半斤。
白虎汤的临床思考
1、无论是伤寒化热、素有内热引起的白虎汤证,有其证即用其药。仲圣曰,“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即由寒化热之明证。本条之意若曰:“有患桂枝汤证者于此,医者认证不误,予以桂枝汤。服汤已,应热退病除,但病者忽大汗出后,反大烦渴不解,脉且转为洪大。是盖其人素有蕴热,因药引起,或药量过剂所致,但勿惧,可以白虎加人参汤一剂愈之。其属有蕴热者可以顺便除之,其属药量过剂者,此即补救法也。”本条即示桂枝汤证化为白虎汤证之一例。
桂枝汤证肠胃之虚寒,或由于病者素体积弱使然,或由于偶受风寒使然,或更合二因而兼有之。白虎汤证肠胃之实热,或由于病者素体积热使然,或由于由寒化热使然,或竟由直受热邪使然,或竟合诸因而兼有之。来路不一,证状参差,而医者予以方,求其和则同。方药不一,而方意则同。桂枝汤有桂芍以激血,生姜以止呕,同是温胃。白虎汤之石膏知母同是凉胃。大枣免胃液之伤,粳米求胃津之凝。余下甘草一味,同是和肠,防其下传。两相对勘,一无遁形。
所以曹颖甫先生治白虎汤证,不论是直起于热者、由寒化热者,均用白虎汤。无所谓伤寒,无所渭温热,深得仲景之意。但温病学派硬要将伤寒、温热分为彼此,说由寒化热者是伤寒,由热直起者是温热。但在治疗上,都在白虎汤的范畴,所以温热伤寒之争,并无实际意义。
2、白虎汤与桂枝汤从胃肠虚实角度分析:桂枝汤为温和肠胃(若以其重要言,当曰胃肠)之方,白虎汤则为凉和肠胃之方。桂枝证之肠胃失之过寒,故当温之,温之则能和。白虎证之肠胃失之过热,故当凉之,凉之则亦能和。和者,平也,犹今人所谓水平,或标准也。失此标准则病,故曰太过等于不及,犹言其病一也。
3、白虎汤证的用药,病重则药量宜重,病势轻则宜轻。但大多数医家不敢在白虎汤中重用石膏,是对石膏药性掌握的不够彻底。
关于石膏的应用,张锡纯石膏解阐述的甚为细致,张锡纯认为石膏之质原为硫养轻钙化合而成,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脏腑有实热者用之亦效。《神农本草经》原谓其微寒,其寒凉之力远逊于黄连、龙胆草、知母、黄柏等药,而其退热之功效则远过于诸药。《神农本草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
在白虎汤中,石膏宜生用。而在治疗金创止血则宜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