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孙逖之《宿云门寺阁》
香阁东山下,烟外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注:
烟花:雾霭中的鲜花。
嶂:山峦。
卷幔:卷起帘幕。
解读:
云门寺位于浙江绍兴秦望山,始建于东晋,方圆之内,林泉秀美,环境幽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好。这首诗是作者夜宿其中,古刹内外景象令其逸兴遄飞,故欣然命笔。
首两句写出云门寺所在地点及周围环境,由于寺内供奉香烛,常年烟熏火燎,是所谓“香阁”,然其外围山岚暮霭,时有野花点缀,故称“烟花”。
次联则写云门寺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前句仰视是纵向描写,后句俯视是横向描写,纵横交错间为读者营造出立体的空间,可谓对仗精工,气象开阔。
三联则收笔于云阁寺之中,诗人夜来投宿,打量室内的陈设布置,发现墙上壁画都已残缺剥落,唯有鸿雁的图案依稀可见,抬头望去,斗牛星宿仿佛寄宿在纱窗之上,触手可及。一个“馀”字,将云门寺的建筑年深日久,沧桑厚重之感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时,天光星光灿烂,云门寺屹立在浩瀚宇宙,栖身此景,焉能不使人精神一震、淡忘前尘。
最后一联,诗人夜不能寐,恍惚间感觉有天路,待到入睡时却做起了腾云驾雾的梦来。作者置身佛家寺院,做的却是道家凌虚蹈空的游仙之梦,想来亦是有些意思。后人评价此诗“句句精湛,乃盛唐炼句之法”,而孙逖除此诗外,余者皆平平之作。
孙逖(696—761),潞州涉县人,排行大。少时寓居巩县,故世称“河南巩人”。幼而能文,才思敏捷。玄守开元二年举哲人奇士科,授山阴尉。后授左拾遗。张说重其才,迁左补阙。开元二十一年改考功员外郞,知贡举两年,选拔颜真卿、李华、萧颖士等俊才。二十四年迁中书舍人。仕终太子詹事。生平见新、旧《唐书》。《全唐诗》存诗1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