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布囊
看到这个标题,您可千万别笑!本报记者绝对不是在跟您开诸如“打卤馕”之类的玩笑,而是要为您讲述一段正经八百的历史。
“塔布囊”,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附马”,也是一种爵位名称,位次辅国公,与台吉同。更为有意思的是,在清代,只有喀喇沁部的乌梁海氏可以称作“塔布囊”,其他各部王公只封为台吉,这是为什么呢?
“五位王”
在上一期里已经提到了,哲勒篾有二子:长子也孙帖额,次子也速不花。
也孙帖额,因译法不同,也称吉布和其其格、也孙秃阿、叶孙脱等。
铁木真为蒙古部落汗时,哲勒篾和孛斡儿出任“怯薛长”,即近卫亲军之长。但当时的“众怯薛”只有八十宿卫和七十散班,大约一百多人。
1206年,大蒙古国成立,铁木真当上了“成吉思汗”,他的怯薛军也因此增至一万一千多人。这些人均来自于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乃至十户长的子侄抑或是亲友们。
成吉思汗给予这些近卫亲军以极高的待遇,他说:“我的护卫,比在外的千户高一级;护卫的随从比在外的百户、十户高一级。在外的千户与我的护卫斗殴,得处罚千户。”同时,他还告诉他的子孙们:“以后我的子孙对待他们也要像我对待他们一样的优待。这些亲军护卫像神似的护卫我,不要疏忽。”
也孙帖额最初就是成吉思汗的宿卫成员,随着怯薛军的扩大,他的地位也提高了,与第十千户秃格的儿子不吉歹共同管理四百名弓箭士,不吉歹为副。
从1211年起,也孙帖额就跟随成吉思汗征金国五年,曾经打到金国首都中都郊外;1219年,也孙帖额又跟随成吉思汗征战西域,大破花剌子模国,南征西夏二年。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也孙帖额参与护送灵柩北归。
成吉思汗经常说:“诸将之勇无过也孙帖额,终日战而不疲,不饮不食而不饥渴。然不可为将。以其视人犹己,士卒疲矣饥渴矣,而彼不知也……”尽管“不能为将”,但成吉思汗还是将女儿斯琴斯其格丽克嫁给了也孙帖额,或许是因为他与其父哲勒篾一样的作战勇敢,“终日战而不疲”吧。
斯琴斯其格丽克在史书上称作花荫公主或花境公主。
蒙哥汗即位后,也孙帖额因皇室内讧被斩杀于斡难河川,寿七十余岁。
也孙帖额与花荫公主育有一子名叫不花。
不花,在宪宗蒙哥汗时为怯薛长。后因征战云南大理国时屡建军攻而被封为建昌王。世祖忽必烈汗当政时,不花首任右丞相,后拜西川行枢密院事时,征服四川。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汗时,不花封太尉。
不花历仕宪宗、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皇帝八朝,共七十二年之久,尚公主为附马。
有一种说法是,哲勒篾的妻子葛根塔尔海是铁木真的妹妹。
如此说来,兀良哈氏的前三世均为黄金家族的女婿,但如果在这里就要称他们为“塔布囊”那就大错加特错了。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可能还是叫做“古列坚”吧,即汉语里的“女婿”之意。
其实,“塔布囊”一词是蒙语“塔布”(五个)和汉语“王”蒙语的念法即“囊”之组合 ,意为“五位王”。
这五位王是指哪些人呢?
有学者考证,1214年,成吉思汗攻打金国,将长城一带的土地分别划归了其所辖的五个部落,即弘吉剌部、亦乞烈思部、扎剌亦尔部、兀鲁兀部和忙兀部。1236年,窝阔台汗再次带领此五部征伐金国,获得山东一带70余万户。因上述五个部落作战十分英勇,大汗将所获70余万户分给弘吉剌部6万户、其首领被封为鲁王;亦乞烈思部分得12562户,其首领被封为昌王;扎剌亦尔部获得49019户。其首领被封为东平王;兀鲁兀部获得2万户,其首领被封为德勤郡王;忙兀部获得2万户,其首领被封为郡王。
其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便和上述五部联姻。成吉思汗将其妹妹特木伦嫁与亦乞烈思部为宝夫人。元英宗、泰定帝也都娶了亦乞烈思部之女子。弘吉剌部更是“生男世尚公主,生女世世为后”。蒙元百余年中,弘吉剌部出了皇后18人,尚公主11人。因此,这五部之王,即蒙语所称之“塔布恩王”,便演化为“塔布囊”。因此他们世代与皇家联姻,“塔布囊”竟成了驸马的代名词。但是,此种称谓直到北元前期尚不十分流行。
“绰尔河”
如果以哲勒篾为兀良哈氏的一世祖,也孙帖额为二世祖,不花为三世祖的话,那么四世祖应为不花的儿子忽古儿。
忽古儿,生于元顺帝末年,卒于明宣德八年左右。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帝,元、明两个朝代。
有关忽古儿的史料并不多,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五月,他曾给朱元璋上过奏折,其中有如下内容:“我兀良哈林中百姓,自从鸿福国主成吉思可罕之时以来,从没有离开过额客朵颜温都儿山、搠河等故土。相传几代人,原先曾年年把所有窝鹰土豹之皮,进贡于大都。”
额客,蒙语母亲之意;朵颜,即朵云山,今天叫太平岭,在兴安盟最北端,绰尔河以西,阿尔山之东北。
绰尔河,即搠河,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顶部石门子附近,于江桥入嫩江。全长470 公里,流域呈窄条形,面积1.72 万平方公里。
兀良哈人视绰尔河为母亲河,故当地人将其也叫兀良哈河。
对此,拉施特在《史集》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成吉思汗将其军队分封诸子、侄儿、兄弟、母亲。其中分给第三弟哈赤温之子额勒只带三千人。这三千人,大多数是以乃蛮、兀良哈人和塔塔儿人。”
这就是说,兀良哈部有一部分人跟随着额勒只带到了其封地。
那么,额勒只带的封地在哪儿呢?
《史集》中也有明确的记载:“额勒只带的国家和住地在东方,位于蒙古斯坦正东部,在乞台人(指契丹人)的地方,起自哈剌沐涟(指西拉沐沦河)直到女真海为止的长城边境,靠近女真地区。”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拉施特《史集》是中世纪史籍中最重要的古文献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仅在伊朗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在全世界的书籍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著作。
元顺帝末年,此地设立了朵颜元帅府。
“朵颜卫”
北元(1368年—1402年)是元朝溃退蒙古高原之后的政权。明朝建立并派遣徐达大军攻陷元朝国都大都后,退居蒙古高原的原蒙古宗室的政权,国号仍叫大元,以地处塞北,故称“北元”。北元政权消失后,蒙古势力仍然十分强大,比如下面要提到的这个达延汗。
达延汗本名巴图蒙克(一译把秃猛可),孛尔只斤氏,成吉思汗十五世孙。成化十六年(1480,一说为成化十五年)即汗位,明人因其年幼而称为小王子。在其妻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数与瓦剌争战,击败瓦剌。至正德初年,又先后翦除以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等为首的割据势力,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他将蒙古分为左右两翼,每翼各设三个万户,分封诸子为领主。从而结束了有明以来北方地区扰攘动乱的局面,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
元顺帝末年,整个辽东地区主要军事力量掌握在元太尉、辽阳行省丞相纳哈出手中。纳哈出也就成了蒙元帝国抗击明军进入东北的最后屏障。后来,虽经洪武三年、洪武五年的战争,明军扫荡了漠南和漠北等地,但当他们退兵中原后,这些地方仍被北元所控制。又经过洪武十一年、十四年和十九年的三次征战,才使北元的元气大伤。
洪武二十年,纳哈出被明军招降,其所十余万将士,几十万军民尽皆投明。
当时,朵颜元帅府也归纳哈出统领。
纳哈出的投降,使这些地域随之尽归明朝统治了。
为了巩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明开始设立永久性的军事政治机构。《明史》载:“洪武二十二年五月辛卯日,置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此即所为谓的“朵颜三卫”抑或是“朵颜卫”的由来,其实它们是三个较平行的军事政治机构。
朵颜卫在屈裂儿河(指洮儿河南支流归勒里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同时,明廷授封三卫首领以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忽古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明廷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封第十七子、齿序第十六子朱权为宁王,驻守大宁(即以今天的宁城为中心的一片大地区)。宁王号称掌管“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这其中就包括三卫的精锐骑兵。
建文二年,即公元1400年,燕王朱棣为了从侄儿手里夺取皇位,发起了“靖难之役”。
为了全力对付南京的明中央,朱棣必须先解决宁王及其所属军事力量这个后顾之忧,因而上演了智取大宁的历史剧,取得了以上三卫的支持,并从中挑选三千精骑,作为“靖难之役”的骨干力量。经过四年的的斗争,朱棣如愿以偿地夺取了皇位,是为永乐皇帝。为报答三卫的军攻,朱棣“遣使来诏,抚谕兀良哈大小头目”三百五十七人。
“喀喇沁”
据《清史稿》记载:“元时有扎尔楚泰(指扎儿赤兀岱)者,生济拉玛(指哲勒篾),佐元太祖有功。七传至和通,有众六千户,放牧额沁河(今天的英金河),号所部曰‘喀喇沁’。”
和通,史籍中又写作“花当”,生年不详,正德二年(1507)年,袭父阿尔乞蛮朵颜卫都督职,卒于明嘉庆九年(1530)年,被称为“喀喇沁蒙古之始祖”。
在此,还有一种说法是“七传至和通”是错误的,中间一代人不知何故丢掉了。
阿尔乞蛮于正德初年去世,此时朵颜卫已入驻大宁。巴图蒙克达延汗也已完成了对蒙古各部的统一大业。此时的明朝边防线也向南退缩,国防松懈。所以,朵颜卫处于一个比较安宁的环境中。为此,阿尔乞蛮和和通父子也就采取了“两面光”的策略。对明朝表示效忠,对蒙古则是暗地里顺从,甚至自和通开始,与北部蒙古结亲,从而有了依靠,用以要挟明朝。比如和通的次子巴噶逊首先当上了达延汗的附马,史称“巴噶逊达尔罕塔布囊”。
“达尔罕”是对英雄人物的称号。
对于这样的联姻,当时的人们特别的羡慕,认为充当黄金家庭的女婿,是地位最高的。因此,“塔布囊”竟成了驸马的代名词。
从此,黄金家族开始与兀良哈部大量联姻,“塔布囊”的叫法开始流行。
和通死后,至天启二年(1622年),其后人苏布地、万丹伟征,均成为喀喇沁部著名首领。他们的驻地稳定在今大凌河、锡伯河、老哈河领域。1628年,苏布地等归附了清太宗皇太极,又率领喀喇沁部参加了皇太极对察哈尔的战争,战后喀喇沁部被划分为左、右二旗,而兀良哈人分别定居在左、右二旗,从此,朵颜卫兀良哈不再见诸史籍。
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年)正月,苏布地子固噜思奇布授扎萨克(旗长),统领喀喇沁右翼旗,掌四十四佐领,驻锡伯河北;固噜巴图尔之孙色棱,授扎萨克,统领喀喇沁左翼旗,掌四十四佐领,驻大凌河巴颜珠尔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清理藩院在原右旗领地另辟喀喇沁中旗,1949年并入宁城县。
喀喇沁三旗,是从相互位置而言,还统称为喀喇沁部。
在清代,奉行“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国策,从康熙帝开始,皇家女大量下嫁蒙古诸部。统治蒙古之诸部首领,基本上是两大派系。一系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所以仍给其台吉(太子)的称号。另一系则是哲勒蔑系。因哲勒蔑系属于异姓贵族,他们与前述五位王一样,娶了众多皇家女,出了很多驸马,因此也习惯称之为“塔布囊”,后渐成爵名。
所以,清代塔布囊封号只属于兀良哈氏,即喀喇沁的乌梁海氏。
清朝的喀喇沁部在喜峰口东北350里,至京师(北京)760里,东西距500里,南北距450里。东至土默特及敖汉界,西至察哈尔正兰旗牧场南界,南至盛京(沈阳)边墙,北至翁牛特旗。
喀喇沁右旗王府,建于锡伯河北龙山镇,康熙九年迁到大营子王府。自固噜思奇布授第一代扎萨克,传至笃多博,延续十五代,二百九十六年。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喀喇沁部为什么以乌梁海为姓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