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诸巷眼镜业
华致中
苏州古城西部阊门内的专诸巷,因春秋时刺杀吴王僚的勇士专诸而得名。很多人知道专诸巷的玉雕业闻名一时,其实不只是玉雕业,明清时期,专诸巷是江南手工业者的聚集地,其中包括眼镜业。
眼镜业在苏州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明末。崇祯初年(1628)元和县虎丘出了一位著名发明家、祖籍吴江的孙云球,字文玉、泗滨。他天赋高,酷爱钻研。不仅研制出自然晷,还用水晶始创出眼镜(以估人目力),以及察微镜、夜明镜等七十多种物件,巧妙不可思议。可惜孙云球英年早逝,留下《镜史》一卷,令市坊依法制造,盛行于世,对中国眼镜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清《虎阜志》《吴门补乘》《吴县志》《吴江志》等均有载述。
清乾隆年间,苏州又出了一位名匠褚三山,亦以擅制眼镜著名。
明清时期,苏州手工业十分发达。清雍正十三年(1735),市郊上方山新郭里,出现了眼镜手工作坊。以天然水晶为料,分截片坊(钳画开料截片)与磨片坊(将片料晶石磨制成镜)。前者三十余户,分布在新郭里、渔家村、蔡家浜、树泾上一带;后者十余户,均在城湾里。其中五户在业内被称作“一正梁”(薛招金)与“四庭柱”(苏耀庭、毛仁发、张九林、史宝臣),影响甚大。
清嘉庆后期,新郭里眼镜坊迁移至虎丘与山塘。清光绪年间,苏州众多眼镜坊汇集在繁华的阊门专诸巷一带,从此,专诸巷眼镜业沿革长达近百年。旧时,民间曾流行两句口头禅:“专诸巷的眼镜,各人眼光不同。”“配眼镜,到专诸巷去对光。”可以想象当时专诸巷眼镜业的规模和影响。
“闹猛”的专诸巷,除眼镜业外,还是珠宝与玉石集散地。这三者合一,于1930年底,聚周王庙建立“珠晶玉业公所”。自此,声名远播,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北京打磨厂、天津估衣街、济南芙蓉街等眼镜招牌,均标有“姑苏眼镜”字样,以示正宗。当时,北京三山、富祥、瑞来等店,常派专人来苏,住在西中市同义公、锦源公等客栈,直接从专诸巷进货。同时,苏州眼镜商也分赴沿海及内陆各省市设店专卖,如上海精益、祥仁、大茂等眼镜商行,创办人及多数职员均为苏州籍人。
1922年,眼镜业独立建“裕明公所”,公所设在专诸巷石塔弄2号。行会活动要点:一是传统祭祀(眼镜业祖师爷一说是鬼谷子王诩,另一说孙云球);二是慈善帮扶;三是规范定价及劳资事务等。另外,日常谈生意则多聚会在专诸巷永吉楼茶馆或胥门歌薰桥日升楼茶馆。1932年的《中国实业志》(江苏省卷)载:苏州眼镜店坊成品制造为26家。刘祥瑞、恒茂盛最大,其余永盛祥、协源祥等24家。另有水晶作坊(车片与磨光)20余家,张瑞记、黄万源等影响最大,其他钉铜作30多家,以配制镜架为主。
抗战时,眼镜业每况愈下,全市眼镜业减至18家(据1942年吴县商会统计)。抗战后,眼镜业一度振兴并有三分之一出口南洋。可好景不长,受经济大萧条冲击,眼镜业受损严重,被业内自讥为“讨饭行业”。直至新中国成立,眼镜业重又迎来新生。
眼镜业随时代发展而进化。镜片原料,明清时购自海州。民国时扩大至内蒙古岭西,甚至从缅甸、南美洲等地进料。磨制工艺,早期全凭手工操作。1920年,磨片电动机从国外引进。生产方式发生质变。镜架制作,初时做“纸边”(纸圈上涂漆)与“角边”(牛角所制),亦有镜片两端钻眼系线挂耳。后出现玳瑁框等,特别是“老法钉铜钳脚”盛行了较长时间。清末至民国初年,有脚镜架开始流行,花式品种渐多。同时有镀金、银、镍、克罗米等之分。民国时期,专诸巷镜架作坊分铜边、玳瑁、风镜等。
从前的眼镜销售除设店、批发等,也有流动销售兼修理的形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有眼镜匠肩背特制木箱走街串巷,拖着长音吆喝“眼——镜”。接到生意即打开木箱展示各式眼镜,以供顾主试戴,若是修理则立等可取。流动的眼镜匠人和其他手工业流动修理业务,相互呼应,成为那个年代街巷市井文化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