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前的杨树(高小莉作品 张锋朗诵)

逸野诗画,诗意生活!
关注了解最新动态
窑洞前的杨树|关中行之二
作者:高小莉
朗诵:张锋
黄土塬上,一大片开阔地,苹果林茂盛着,玉米地茁壮着,冠盖如云的核桃树,擎起一片天。它们身上都怀着果实,将满未满,将熟未熟的模样,叮叮当当地在风中摇摆。天很高远,透彻的瓦蓝,一些白云散落着,飘带一般。阳光猛烈,洒落在塬上、山谷、沟壑,阳光下万物熠熠生辉。
核桃树旁边有一条泥土路,黄土本色,生长了一些野草,也开着一些野花。这是一扇坡,顺坡而下,二十步开外,可见又一片平地。迎面而来三棵杨树,冲天而起,巍然挺立。犹如三位武士,威赫赫站立坡上,守卫着一方家园。
你的双脚稳稳地踩在黄土上,也许因为急切,走得有点快。清瘦的身躯,深色的着装,朴实得就像地里忙活的农民。三棵杨树前,你停下了脚步,扬起头,目光落在树的根部,慢慢往上移,往上移,一直到树冠。那不是看,是在注视,注视每一处细节。说注视还不确切,而是用目光触摸,触摸树的每一寸肌肤。那是有过多少离合悲欢?有过多少黑夜和黎明?有过多少无法言说的悲悯?有过多少别离和乡愁?才会有如此深沉的注视,如此百转千回的情愫!犹如久别的亲人,目光交汇的刹那,已然热泪盈眶。
三棵杨树的旁边,一面黄土崖,三间窑洞,窑洞前大片的格桑花百媚千娇。穿过格桑花,走向窑洞,你在门前犹豫了片刻,用力推开了门,也由此打开了尘封的历史。
这是你的家乡,你的出生地。你的故乡在陕西旬邑县,你爸爸那一辈,他们还居住在旬邑的窑洞里。爷爷过世早,战乱时期的1947年冬,父亲带着奶奶,从旬邑县底庙镇张家沟子村迁徙到正宁县永和乡王家寺村,垦荒种地,隐世而居,窑洞的油灯点亮,有了家的温暖。五年之后,1952年秋天,你出生在王家寺村的窑洞里。那三棵杨树,是你的父亲在你出生前一年种下的。为何种下这三棵树?有着怎样的期许?怀着怎样的心愿?父亲一直没有说。父亲是个话少的人,却活得像杨树一样正直勇敢。
王家寺村在两省三县交界处,陕西旬邑县和甘肃正宁县紧紧相连,其实就在同一片塬上。住在一样的村庄里,地里长着一样的作物,有着一样的口音,风俗习惯也大同小异。寒来暑往,杨树从小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他乡也成了故乡。
长大后,你离开家乡,去了远方。从甘肃到广东,从北方到南方,为了亲人的期望,为了心中的理想,跋山涉水,风雨兼程,且歌且舞。无论走多远,杨树一直看着你;无论走多久,杨树依然热情地拥抱你。原以为奶奶会一直在,父亲会一直在,就像那杨树,根深叶茂地老天荒。可是,不其然一个转身,奶奶老去了,父亲也老去了,你,也已然风尘仆仆两鬓如霜。窑洞是在的,但是,没有奶奶在,没有父母在,窑洞空了,冷清了。儿时的油灯还挂在墙上,你曾经在那灯光下苦读经年。如今,再也无法点亮了。
杨树看尽了世事悲欢,风过处,雪落时,摇头或者点头,忧伤或者欢喜,皆是默默的,一如父亲。每一次回家,你都要在树下站立良久,抚摸着树干,听风吹树叶的声响。你的心事,你的快乐,杨树懂得。每一次离开,你都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杨树,那就是父亲;杨树,那就是家和亲人;杨树,那就是你重重叠叠无穷无尽的乡愁啊!
杨树还看见了,你的努力,你的成就,你正直善良的人品,你挥洒自如的锦绣文章。你的故乡旬邑县为你设立了“张俊彪文学馆”,让更多的人从你的作品中得到启迪,汲取精神力量。《最后一枪》、《血与火》、《鏖兵西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志丹的故事》、《幻化三部曲》、《曼陀罗》、《董振堂》……一生热爱,勤奋笔耕,你走到哪写到哪,用文字,用真诚,用深沉的爱炽热的情,书写历史,书写生活和人生。老家窑洞前的杨树,为你自豪和骄傲!
杨树,窑洞前的杨树,在岁月里歌唱,为你,为你的奶奶、父亲、母亲,为你的亲人们,为像你一样怀着坚定的信念,美好的梦想,不屈的意志的人们,歌唱!
(0)

相关推荐

  • 苏赵锋:妹妹

    妹妹 苏赵锋 在山花烂漫的季节,父母似坡头那一株蒲公英,摇曳着芬芳四溢的鲜花,孩子们是父母引以为傲的花朵,总想紧紧地依偎在他们的身旁,然而时光是无情的不曾为谁驻留,在金风送爽的季节,一阵秋风吹过,长大 ...

  • 儿时的记忆——土窑洞

    儿时的记忆        --土窑洞 作者 | 大树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 ...

  • 7月中元节 缅怀亲人‖文/忆惜

    7月中元节 缅怀亲人 阴历7月,阳历的8月对每个人来说应该都是比较悲伤和期待的,这个月里有七月半所谓的中元节,据说这个月里从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已故亲人都会回家吃饭,所以大家都在进入 ...

  • 刘双隆诗歌欣赏

    甜水堡 我没敢吃一粒盐,去了甜水堡 行走的路上,我口渴地咽喉发痛 我从路边的窖里吊上来一桶水 那是泥土的颜色 挑去水里的羊粪,我一饮而尽 甜水堡的人都这么喝 我看见一只山羊箭一般冲上窖口 跪倒在水桶前 ...

  • 胡盼:致失去的亲人

            看了肖培东老师的文章<唉,我要不生气多好>,读到他对父亲浓浓的思念.给他留了言,被选作精选留言. 总是会在某一特定的情境遇到他,在梦里. 那儿有他的我熟悉的一切. 明明就在 ...

  • 想念父亲

    突然很想念奶奶和父亲,不知道他们在那边还好吧!有想哭的冲动,也许是太孤独了吧,人总会在特别失意的时候想念逝去的亲人. 奶奶去世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正是贪玩又无忧无虑的年纪,从没觉得亲人会死,会离开,可 ...

  • 【时光】坟(散文)

    一 在我考上师范之前,庄子里的人背地里议论我曾祖父母的坟倒了霉运. 众说纷纭.概括起来,大抵是说:坟头的一块地文革时被大队书记强行当成了碾麦场,什么车响声.碌碡声.牛蹄声.扬场声,还有泼妇间的咒骂声, ...

  • 散文《小时候的那些事》 陈久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1.狼要吃我 我小时候住在农村,我家就在村子里高高的山梁上,在那山梁上有六眼土窑洞,土窑洞的后面便是荒凉的野外,再 ...

  • 【张晓霞原创】那座窑洞院落

    那座窑洞院落 文|张晓霞 走在乡间这条泥土小路上,听不到往日街道的喧闹声和汽车刺耳的喇鸣声,四周静悄悄的,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条路是我童年曾踏过无数次的小路. 路边的桃花开 ...

  • 罗凯华||父亲的窑洞

    ‍‍ 散文天地 父亲的窑洞 作者:罗凯华 父亲出生在陕西省合阳县城关镇雷家洼村宋家庄4组,那是黄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在12岁那年,父亲带着9岁的三叔父,从渭北高原出发,一路向西,投奔陕甘宁边区,走上了 ...

  • 武斌:高家庄,那一片黄土地

    高家庄,由于常年奔波外地的缘故,或者不想辜负养我的村庄,只能对你由来已久的牵挂深埋在心底. 前几天偶然从电视看到报导"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家庄软槌锣鼓,重新把我拉回到高家庄,我出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