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半夜听见女子哭声,发现了老婆的伤心事,结局完美
宋徽宗年间,山区里有一户姓吴的人家,一家三口,老两口和一个儿子。儿子名叫吴求善,和邻村的秋兰好上了。乡村里农户子女,都要到田间劳动,故此没有那么多礼节。吴求善经常看见秋兰在田间劳作,上前搭讪,时间一长,两人有了感情。
吴求善对父母提起,要娶秋兰,父母就委托媒婆三婶,到秋兰家里提亲,却遭到秋兰的母亲顾氏的反对。她了解吴求善的家境,吴家的家境很一般,这成为她拒绝的理由。她家三个儿子,只有秋兰这一个闺女,故此想给她找一个好人家。
秋兰得知母亲拒绝了吴家的提亲,跑去和母亲大吵大闹。秋兰的父亲也看上了吴求善这个小伙子,帮着秋兰说情。顾氏躺在地上撒泼说:“除非我死了,你休想嫁给吴家。”
乡村的女子性子烈,顾氏的蛮横并没有吓退秋兰,她把几件衣服放进包袱里,拎着包袱去了吴求善的家里。生米煮成了熟饭,顾氏觉得老脸无光,扬言没有秋兰这个女儿。
三天后回门,顾氏把礼品扔到门外,口口声声赶小两口走,小两口只好回家。这以后,逢年过节,小两口都会带着礼物,把礼物放下就走,顾氏也不挽留。秋兰生孩子,孩子过周岁,都是她的父亲或者兄弟过来,顾氏不肯来。
一直到秋兰的孩子三岁了,秋兰的父亲劝说顾氏,这么僵持下去有意思吗?顾氏才心回意转,接纳了女儿女婿。不过,她心里还存在疙瘩,和吴求善没有话说。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秋兰的孩子成亲了。顾氏也六十岁了,她的三个儿子相继成家,分开了单过,她和老伴单独住着三间茅草屋,口粮由三个儿子分摊,她和老伴种着两块菜园子,日子倒也安逸。
过了不久,老伴去世,儿子们风风光光地把老父亲送上山。顾氏独自一人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她视力下降,腿脚也不方便,生活不能自理。
顾氏喊来三个儿子商量养老的事情。三个儿子同意轮流奉养,一家一年轮流。可是,三个儿媳妇有意见了,都不愿率先轮流。事情明摆着,谁先谁吃亏,因为顾氏寿终正寝时,不可能刚巧轮完。
吵去吵来,三个儿子决定轮流送饭,一家一天,顾氏仍然住在老屋里。但是,时间长了,三个儿媳妇总是会忘记送饭,有时候忙着了,索性不送饭,顾氏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苦不堪言。
这一天半夜里,吴求善忽然听见一阵女子的哭声,坐起来侧耳细听,好像是老婆秋兰的。秋兰嫁过来后,吴求善言听计从,倍加呵护,生怕委屈了她,两人从来没有红过脸。吴求善心里一阵发慌,老婆为什么会哭?而且哭得这么压抑,这么伤心!
吴求善慌忙穿衣下床,循声找到屋后,只见秋兰躲在角落里,蹲着身子,双肩一耸一耸的。他走过去,拍了拍秋兰的肩头,秋兰扑进他的怀里哭着。吴求善柔声问她怎么啦?她止住哭声,讲了起来。
原来,今天上午,秋兰回了一趟娘家,探望顾氏。却发现顾氏家里脏兮兮的,顾氏正坐在床上哭泣。昨天轮到大嫂送饭,可是大嫂一天没有送饭,顾氏饿了一天,想一想自己养了三个儿子,到老了沦落到如此地步,故此哭泣。
晚上,秋兰躺在床上,想起母亲的悲惨,心里忽然发酸,故此跑到屋后哭泣。吴求善听完,笑着说:“我当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看你哭得这么伤心的。这样吧,他们不养我们养,明天把你妈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吴求善是个能干人,又能吃苦,积攒了一些钱,几年前买了十几亩良田,家里宽裕起来。他就一个儿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祖孙四代同堂。他家养三个老人,是没有问题的。
秋兰却说:“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我妈不待见你,我担心你心里排斥,故此不敢提起。”吴求善笑着说:“她是你的妈,就是我的妈,养老送终,是子女的义务和责任。”秋兰开心地说:“看来,我没有嫁错人。”
第二天上午,吴求善夫妻俩赶着牛车,把顾氏接了过来,和父母一起住在后院。顾氏感动得大哭,从此安心住在这里养老。
读罢故事,是不是为顾氏有个好女婿而欣慰?当然了,并非所有的儿子儿媳不养老,也有非常孝顺的儿子媳妇,因人而异。不管怎么说,父母对子女没有外心,子女奉养老人,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本故事纯属虚构,读者诸君如有什么感想,不妨在文末发表观点,一起分享。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留言评论,“正经说文史”祝读者诸君福寿安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