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的爱很美》:我讨厌这样的理想化设定,但又忍不住羡慕
引言:
家庭轻喜剧《对你的爱很美》自开播以来饱受争议,评论区两极分化,一方面演员阵容很强大,张嘉译、刘敏涛、沙溢、宋丹丹、孙浩等人,配置相当高,再加上其中的幽默对白与各种意料之外,诙谐风趣中又带着一丝温情。
而另一方面,网友对于剧本的要求也在变高,剧情狗血沉闷、落入俗套、毫无新意、不接地气,都成了这部剧的关键词。豆瓣评分还未出来,但是可以从知乎上就可以暂时了解大家对于这部剧的评价。
剧情如何我们暂且不说,今天来聊聊,这部剧里,张嘉译饰演的王大山和刘敏涛饰演的罗晴,两人之间“狗血”又温情的关系。
王大山,“好男人”的“天花板”
前些日子,网上出现一个热搜:生孩子能巩固婚姻吗?原因在于,《对你的爱很美》中,王大山成为了众人口中“好男人”、“好爸爸”的新标杆。
过去网上有个顺口溜:五年修得王小贱,十年修得柯景腾,百年修得李大仁,千年修得陆励成,万年修得何以琛,亿年修得杀阡陌。而如今,王大山估计也要“榜上有名”了,甚至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好男人”的“天花板”,毕竟现实能做到他这样的男人没几个,也难怪网友都说剧情“不接地气”。
王大山在明知罗晴怀着别人孩子的情况下,依然毫不介意娶她为妻,这事儿一般人都做不出来,毕竟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样大度。
除此之外,他不仅仅待对方的女儿视如己出,还担心当时的政策会让罗晴遭罪,自己主动去做了结扎。他从未想过要一个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孩子,他对罗晴说:“我只要你,只要小咪,我就王小咪这么一个女儿。”
而之后的二十多年,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无底线“宠妻狂魔”,家务全包,决定这辈子有且只有王小咪这一个闺女,并且和这个毫无血缘的闺女处成了“朋友”。
这样毫无保留、完完全全一辈子只为妻子着想的男人,因为极致的包容与迁就,以致于在现实中难以寻觅,而在剧情中显得尤为珍贵,也因此引起了巨大争议。
有个亲生孩子真的可以巩固婚姻吗?
都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而这个前提是孩子是父母二人的。王大山在剧中为了挚爱,选择不要自己的亲生孩子,只这一点,就劝退了很多人。毕竟,在我们固有的传统思想上,大家更愿意用血缘来绑定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
那么,有个自己亲生的孩子,真的可以巩固婚姻吗?网友分为了两大派系,我们在此可以分析一下。
正方网友:孩子是家庭的牢固剂
香港TVB剧集中有一句经典的玩梗台词: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齐齐。而这句话在调侃的同时,也带了一丝温馨在里面。一些网友认为,孩子不一定是爱情的保鲜剂,但一定是家庭与亲情的牢固剂。
所谓婚姻家庭的结合,就是让两人从爱情转化为亲情,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拥有两人共同的孩子。当双方从爱人关系,进一步成为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身份,也就赋予了更多一层的含义。两人的羁绊会更深,整个家庭的同盟关系会更加坚固牢靠。
没有共同的孩子,两人即便是领了证,也只是简单的一层恋爱关系。一旦发生什么矛盾,没有孩子这个牵制,双方很可能说离就离了。
有的夫妻在没有孩子时经常争吵,有了孩子后反而成为“战友”,结成友好联盟。这是因为在没孩子时,关注的重心都在自己身上,比如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言行,以及自己的感受与情绪等。而在有孩子后,所有的关注重点都转移到孩子身上。不过,我要说的是,这只在短时间内成立,夫妻双方之间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即便有了孩子,也只是短期的重心转移,长此以往,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反方网友:好的婚姻从不需要孩子来成为加码
曾经有位读者给我发来求助:由于对方的父母之命,他把我娶回了家,婚后他的态度很冷淡,想问问,如果一个男人不爱你,给他生个孩子有用吗?我想说的是,好的婚姻不需要孩子来成为加码,而糟糕的婚姻有了孩子也没用。
首先你要知道,夫妻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孩子,能够稳固的,只是“婚姻”罢了,而绝不是“感情”,并且只是在一定几率下才会成立。而假如一段婚姻需要用生孩子来巩固,那它的存在也有必要商榷一下了。
孩子是用来爱的,应该在爱与期待中降生,而不是作为工具,因为其它任何目的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比如巩固婚姻,比如养儿防老,比如把自己没完成的期望寄托在他/她身上。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应建立在被道德绑架、价值绑架的关系中。无论何种目的,都不能靠生孩子来实现。
不幸的婚姻,大概率连生下的孩子也会遭遇不幸,这种情况下还硬要孩子降生的人是极其自私的。就像某位网友所说:之于幸福的婚姻,孩子是“锦上添花”的美好;之于不幸的婚姻,孩子却可能是“祸不单行”。
有多少不幸的家庭都开始于“为了孩子”。当孩子降生,对于不爱你的男人,不但很大可能无法巩固婚姻,反而会将自己套牢,被牵绊住的只有自己。不爱你的人依旧不爱,悲惨的生活只会更加悲惨。
血缘的确可以为家庭带来欢乐,使一家人更有凝聚力,也是亲情的起点,可血缘却无法主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走向。有多少夫妻有了孩子依旧会离婚?又有多少明明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最后都反目成仇?因此,在我看来,比血缘更重要的,是爱,是发自内心的付出,是无论对方身份如何的真诚,是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只有这份感情,才能让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近。血缘是命,爱才是羁绊。
刘敏涛发博说:“一段好的婚姻从不需要孩子来成为加码,两个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才最重要。”相较于用花里胡哨的方式手段想方设法套牢对方,倒不如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这段感情本身来得靠谱。
我讨厌这样的理想化设定,但又忍不住羡慕
王大山和罗晴说过一句话:“我负责中年油腻,你负责风韵犹存,只要你不嫌弃我,那咱俩就是岁月静好。”对罗晴,对王小咪,王大山所付出的爱的确很美,美得让人感觉不真实。他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只希望自己爱的那个人好好的。
这种极致的迁就与忍让,阐述了深爱的真正表现:放得下自己,却唯独放不下你。而这种理想化设定因为太过完美,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我也讨厌这样的理想化设定,可同时,又忍不住羡慕着这一切。
转勺决定谁洗碗时,罗晴耍赖,把指向自己的勺子转到王大山那里,王大山欣然接受,对女儿说:“你妈手嫩”;
王大山的牛肉面馆就在罗晴的买手店斜对面,抬头就能看到对方,每天中午他都会给罗晴送面吃,之后再来收拾;
王小咪和罗晴因为脱口秀发生争吵时,王大山先安顿好女儿去姥姥家,看到女儿安全了,他又要回家安慰妻子;
罗晴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王大山做好了一切可能发生意外的准备;
罗晴只要一个白眼,王大山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两人有着外人无法了解的默契;
除此之外,更别提甘愿当个“接盘侠”,以及不想罗晴遭罪,自己主动结扎了。
有人说,王大山已经不是“宠妻狂魔”,他是“宠妻癌晚期”。虽说罗晴爱怼人,爱翻白眼,但凡遇到别的男人,真的没谁可以忍受,但是谁让她刚好遇到了王大山呢。两个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算是互补了。
“自己的媳妇我不惯着,别人惯着去?”幸福的婚姻没有标准的模式,各有千秋,而他们之间的婚姻刚刚好,虽然没有太多的浪漫与甜言蜜语,却比任何华丽的童话更能动人心弦。
二十余年的相处比“有个孩子”更重要
王大山与罗晴的婚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夫妻之间的相处,远比有个共同的“亲生孩子”,更加重要!相较于“生孩子”这样的话题,他们之间能够保持这样的幸福感,更依赖于两人20多年的相处。
据统计,1987-2020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从58万攀升至373万对,离婚率也从0.5%不断高涨至3.4%。而在这其中,离婚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出轨或家暴,而是“生活琐事”。
鸡毛蒜皮,夫妻吵架,原本稀松平常的事情,没想到成为了婚姻的“最大杀手”。细枝末节的生活琐事说出来矫情,吞下去难受,如鲠在喉,好似眼中钉肉中刺,明明是芝麻绿豆点大的事儿,却从小摩擦累积到大争吵,夫妻之间的感情势必会每况愈下。
正是这些鸡零狗碎的家庭琐碎和难以被注意到的细枝末节,往往决定了婚姻的走向。本质来讲,最能稳固一段婚姻的,还是夫妻两个人的共同经营、相互理解和包容,而不是一有问题有想着用“生个孩子”来解决。
倘若夫妻之间最基础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哪怕有再多的孩子,也只是短时间的重心转移。这个阶段的问题尚未妥善处理,直接进入下一阶段,那么就会直面接踵而来的更多问题。矛盾日积月累,终有一天,会出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结语:
有人认为,王大山在这段感情中太过卑微,低到尘埃里。可是,这世上哪儿有什么“妻管严”?所有的“妻管严”,不过是因为爱得深刻,太过在乎,才会愿意画地为牢,努力迁就对方,才会言听计从。
罗晴做到了对王大山婚前绝对的坦诚,而王大山也用自己的大度与睿智,去努力维护这个家。孩子固然重要,但对于婚姻来说,这段关系归根结底,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婚姻一旦出现了问题,只有找到矛盾的根本,方能解决。
与其寻找一根纽带来“遮羞”,只会出现更多的矛盾,这样不仅仅是对家庭的不负责,更是对一个新生命的不负责。不如专注于两人的思想交流与维护感情基础,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婚姻环境,也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氛围,岂不美哉?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王大山这个人?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