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物权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物权意识?什么是物权意识?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当然分享这个事要自愿,下面来看看教孩子正确学习分享,你可能还不知道的事有哪些?
贝贝妈最近跟小编诉苦,快2岁的贝贝在和小区里面的小朋友玩耍时,小朋友伸手想要拿走他的玩具,却被他一个小巴掌呼到脸上。虽然贝贝并不是想要伤害其他小朋友,但拒绝分享的意思非常明显了。
而且不止在外边,贝贝最近在家里也表现得特别“护食儿”,自己的东西,爸爸妈妈还好,爷爷奶奶根本不让碰,作为妈妈,真的担心孩子这样下去,会变成一枚小“吝啬鬼”。
其实,贝贝的状况并不是特例。很多宝宝身上也正在发生,或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宝宝的“物权敏感期”大约会从1岁多开始,持续到2、3岁,这个时期孩子的一些行为在父母眼里看起来会很“自私”,有时候还会表现得很霸道,但其实这只是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在这个时候苦口婆心让孩子要分享,孩子往往表现得不太乐意,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孩子的“物权意识”。
尊重宝宝的“物权意识”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大有裨益,而正确合理地帮他们度过敏感期,爸爸妈妈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宝贝明确物品的所有权,哪些玩具、用品是孩子自己的,哪些物品是大人的或者其他小朋友的。这样时间长了,孩子渐渐就会形成所有权意识,决定物品该如何去留和使用。
此外,父母们还应尊重宝宝的意愿,当面临需要分享物品的状况时,应该好商好量地询问孩子是否愿意把东西借出去,千万不能不问孩子就自己“大方”做主把宝宝的物品给其他孩子了。
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父母应婉转拒绝对方,不能因为面子丢了对孩子大发雷霆。要知道大人的“不好做人”其实却在成全宝宝的健康成长,因为孩子只有在得到足够尊重的时候,才更有安全感,以后才愿意敞开心扉,学习与人分享。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喜欢探索,并且拥有充分的好奇心,为了帮助宝宝们建立良好的分享意识,家长朋友可以多为孩子创设与人交往、集体活动的环境,积极引导孩子在行动中汲取心灵成长的养分,循序渐进地建立秩序感,促进分享意识。
在集体环境中,对于那些性格霸道,喜欢独占控制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让他们感知自己决定带来的结果。例如如果因为玩具,孩子和其他小伙伴发生争执,成人这时就会出来制止,同时这个和自己孩子闹得很不愉快的小朋友,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和他玩耍,孩子这时候可能会因此感到挫败和失望。
家长们可以等待孩子心情平复后,在与孩子进行交谈,启发他意识到刚才的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帮助孩子获得正确与人相处的方法。下次再面临相同状况时,孩子就逐渐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合理培养孩子成长早期的“物权意识”,对于他今后的自我表达、界限感及应对方式都影响深远。作为爸妈,还应该明确知道,不论是成人还是小朋友,分享这件事都是建立在个人意愿之上的,孩子可以选择分享,也有权利选择不分享。尊重孩子的意愿,往往对他们的成长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