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概说(一)

现代文阅读概说(一)

王大绩

现代文阅读有多种方式。假期读读小说,是消闲阅读;随手翻翻晚报,是浏览阅读——这些生活中的“泛读”,低于高考考查的阅读方式;读物理书、历史书,是专业阅读;学语文课文、红学研究,是治学中的“研读”,高于高考考查的阅读方式。高考语文考查的方式,介于二者之间,人们习惯称为“信息阅读”,或称作“精读”。

这里说的“精读”,不是“精细”的读,而是“精明”的读。所谓“精明”的读,最简单的解释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目的。

信息重要与否,是相对的,根据题目的指向而变化的。一般而言,题目所问是判定重要信息的根本指向。如果没有题目指向或者题目没有指向,那么,重要信息,大致为概括性信息、关键性信息、照应性信息、关联性信息等;次要信息,大致为专业性信息、情感性信息、描述性信息、附着性信息等。重要信息是考查的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的假象。要做到“精明”地读,不能死记教条,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题目指向。

高考试题所采用的现代文阅读文本,其本质特征都是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交织的,只是交织的形式有所不同。因为高考是大规模笔答考试,大规模快速阅卷,所以任何一道题目,必须以重要信息作为答案的依据和根基。但是高考又是选拔性考试,任何一道题目,需要让一部分考生答对,还需要另一些考生答错才行。如果一道题目考生100%都答对了,那就成了一道废题,因为不能实现区分的目的。怎么让一部分考生失误?必须以次要信息来干扰。这是不以命题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目的根本目的就是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分离,“聚焦”于重要信息。

“据题精答”是现代文阅读的最高准则。备考中要落实三点:

一、遵循“动态·比较”的思辨原则,高考是能力考试,切勿死背术语教条;

二、关注句号,改“词读”为“句读”,逐层剔除次要信息,锁定重要信息;

三、锁定重要信息,往往不是思维的结束,还要进一步思维,加工重要信息。

新课改高考语文试题在继承传统高考语文试题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着两个方面的明确发展:一、阅读文本和题目,人文内涵更丰厚;二、写作题目更平实,鼓励自主更明确。

这两方面的变化,对语文教学和语文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教师和考生的更高要求,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阅读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充实自己的人文内涵积淀;

二、写作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水平。

归根结底一句话:用语文的方式,优化备考效果。什么是“语文方式”?十二个字:感悟生活、关注文字、锤炼思维。

一、必考类文章阅读(通称“小阅读”)

文本阅读要点:

考试目的:两三分钟准确把握文本思路;备考目的:明确并强化信息比较的意识。

大致步骤:

①各语段之内,句与句比较,筛出重要语句;

②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

③连缀重要词语,把握语段大意和文章思路。

[例1·2011年北京卷实用类文章阅读文本]文章思路:

[可能利用秸秆资源]

[秸秆气化炉的使用][利用生物能源发电][用秸秆制液态燃料]

[农村生物能源前景]

选择题目要点:排除干扰,认清实质

①定位——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本中择出与之“照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照应句;

②对照——比较选项和照应句,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对照,可以接受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③判定——对照中需要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从而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正误。

[例2·2011年北京卷·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焦油滤清器的研制,使柴草直接燃烧所产生的灰分远远少于原煤。

B.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C.利用秸秆酶酵解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利于环保。

D.我国农户,村镇,县市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简析]

A.照应文句:滤清器能解决气化过程中因焦油含量高而导致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类燃料的热值比原煤低一些,但一般原煤燃烧有20%-30%的灰分,而这种炉子的灰分只有2%-3%

考查实质:“柴草燃烧产生的灰分少于原煤”是不是“滤清器研制使然”?[判断:错]

B.照应文句: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

考查实质:“一种实现零的突破”是不是意味“两种都取得重要突破”?[判断:错]

C.照应文句:利用秸秆酶酵解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利于环保

考查实质:“基本不含硫,很清洁”是不是“利于环保”?

[判断:对]

D.照应文句:农村生物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具有广阔前景

考查实质:“具有广阔前景”是不是表明“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判断:错]

重要信息显示着考查的实质,次要信息起着干扰的作用。由“试卷问题”转向“实质问题”,应该是一种“自觉意识”。这一“自觉意识”的确立与巩固,将保证我们快速拨开“试卷问题”的迷雾,使“实质问题”水落石出;还可以帮助我们判别模拟试题——只有可以形成简明的“实质问题”的题目,才是高考可能考的题目。回答“试卷问题”主要靠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回答“实质问题”则主要靠语文能力和对生活的一般认识。新课改语文试题在这方面必须坚持传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