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最近的风里带了点儿桂花的香气,桂花开了意味着秋天要来了,这不明天就是立秋了。说到立秋,小伙伴们会想到什么呢?是不是发现日子没有那么难过了,前一阵又湿又热,闷得人喘不过气,立秋来了虽然热是热,但是空气里的湿气明显感觉没那么重了。
立秋这段时间湿气渐渐褪去这是没错,但是空气里的湿气散了,咱身体里的湿气可没有说走就走,因此很多小伙伴在立秋之后都会被内湿外燥给困住,而且吧这股子燥热还特别容易影响肺。所以今天我们就打算来聊聊立秋时节关于健脾、祛湿和养肺的那些事儿!立秋,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代表着秋天它来了!古人云,立秋有三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这一侯凉风至,说的是天气渐渐转凉,风里也带有凉气,虽然这阵子白天气温还是挺高的,但是晚上明显没那么闷没那么热了。二侯白露生,白露就是露水,因为这段时间白天晚上温差比较大,所以小伙伴们早上起来会发现植物上挂着露珠。三侯寒蝉鸣,也就是说寒蝉会在这段时间叫的更响亮,仿佛是在跟夏天做最后的告别。以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内湿外燥。虽然说已经立秋,但是夏天留给我们的湿气并没有完全褪去,还藏在我们身体里,又因为秋天的到来,外界环境已经逐渐由潮湿转为干燥,这样一来内湿影响脾胃,外燥影响肺气,两者冲突,上焦出现肺燥的问题,老是干咳、发热、胸闷、肌肤也比较干燥,下焦出现湿邪困脾的问题,人没精神、大便稀溏、食欲不振,还可能会虚胖。
中医还认为长夏主脾、秋天主肺,因此在夏秋交替的这段时间里,小伙伴们先别急着贴秋膘,赶紧来健脾祛湿养养肺才是正事儿。立秋这段时间小伙伴们容易被内湿外燥给困扰,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内湿要怎么解决。内湿说简单点其实就是脾胃的湿气,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脾胃“喜燥恶湿”,夏天本来湿气就重,再加上贪凉喝冷饮吃冰棍,就会出现“湿气困脾”的种种症状,比如说没精神、没食欲、大便稀溏不成形、舌边有齿痕等,严重点的话还会水肿虚胖,喝水都胖的那种怎么都减不下肥来。
那立秋这段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健脾祛湿呢?从健脾的角度来说,首先应该把情绪调节好、规律作息以及适当运动。保持好心情不要让忧思伤了脾胃,尽量早睡早起,养护五脏六腑,再通过运动来生发阳气提高抵抗力从而健脾。另外小伙伴们也可以通过食疗来健脾养胃,比如自己动手做点健脾的药膳。
要是觉得自己动手比较麻烦,没有时间做的话,直接吃八珍粉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哦!
这款八珍粉是根据我们现代人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改良的,配方中含有山药、芡实、莲子、薏苡仁、白扁豆、茯苓、麦芽、橘皮,没有其他多余的添加,吃起来也很方便,开水冲调即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点蜂蜜或者白糖。
说完了健脾,我们再来看看祛湿。体内湿气比较重的小伙伴,可以选择红豆、薏仁、茯苓之类可以祛湿的食材,通过食疗的方法给身体助一把力,把湿气排出去。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两个祛湿的食疗方。
小伙伴们要是觉得自己动手麻烦,想要更轻松的祛湿,也可以直接喝轻适康祛湿茶。
轻适康(山药茯苓荷叶饮),其中含有山药、白扁豆、莲子、杏仁、桔梗、橘皮、茯苓、薏苡仁、赤小豆、荷叶、麦芽、山楂、肉桂、砂仁、草果、大枣、姜和甘草这数十种药食同源两用原料,开水冲泡就可以喝!非常方便!养肺一定要戒烟,吸烟对肺的伤害有多大就不用我多说了,还有就是因为秋天气候比较干燥,肺又是需要滋润非常娇嫩的一个器官,小伙伴们要是感觉很燥,经常干咳肺不舒服,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个加湿器。另外通过食疗由内而外滋阴润燥也不能忘哦!材料:茯苓30g、白术30g、生姜30g、菖蒲10g。用法:先将上述所有材料用纱布包好,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煮好后再加适量凉水,将水温调节至42℃左右用来泡脚,每次泡20-30分钟,每周泡2-3次,泡到全身微微出汗即可。坚持用此方法泡脚一来能养心安神,二来能够祛湿健脾,还能改善失眠哦!位置: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就是肚脐和剑突连线的中点。作用:中脘穴是调理脾胃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艾灸中脘穴可以很好的健脾祛湿。身体里湿气比较重,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像溏泥一样稀等症状,就比较适合艾灸中脘穴。
明天就是立秋了,小伙伴们记得抓住这段时间,健脾祛湿养养肺,为接下来的秋冬季节打好健康基础哦!
◎文中图片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是否适合使用请找大夫诊治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