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以及寻求他者承认技术的无意义?
大畅销书的终结,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读书人理性且明智地选择空间有所提升,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人云亦云地去买那些所谓流行一时半会冲入人们视野的图书了。
抖音&快手也好,他们的成功&niubility之处在于给予用户寻求他者承认表达的空间,所以不用一味抵制或贬低抖音&快手以及一切给予个体寻求他者承认的表达技术,技术也可以像学术&思想&常识一样传播技术、启发民智。
认为表达不重要的人可以认为沉默是金。倘若表达不重要,也不需要文字,也不需要说话,人类可以退回到树上,哪怕回到树上也需要表达。
再怎么系统的学习也是从碎片化开始的,哪怕有一些人从名言警句开始接受某些东西没有碎片(点线面)的接触学习,哪来系统化的学习。
再者,很多人也是从标签开始,了解一个人或一些事物,不可能一上来就是系统化&全面性。哪怕对于熟悉的亲人&朋友彼此的认知也是从碎片化开始的。所以相对于系统性,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一直停留在碎片化而又不愿去理解的地步,止步不前,甚至认知不前,情绪一直停留在自以为是&刻舟求剑的那个阶段,才是可怕的……
另外重复的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的定义,也就是说学做菜的方法可能对于三体人来说是重复的无意义,而对于想要初学做菜的人来说是有意义的。所以哪怕重复的无意义,对于寻求学习做菜这门技术的人也是有意义的。那么对于A有意义,对于B无意义,也就是存在某种实际意义,而另外的是空集∅般的无意义。意义有无数的集合&定义域,每个人在集合中自以为是或自以为非的向自身定义的子集&定义域靠拢,定义他的有意义&无意义。
受过系统性训练的人可以&可能抵制碎片化,然而更多人压根接触不到所谓系统性的学习,比如有些人一辈子都在碎片化表达,难道就是重复无意义吗?
以上,仅仅是单方面的阐释,而作为客体缺失的阐释是一种缺陷的表达方式。无回应&或者不呈现他者回应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的交流模式。而阐释说清楚这种不成熟的交流模式又是另外的一个话题了。
©️阿威
十面埋伏 刘德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