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联想
假期里旅行去宁波,往返穿越跨度36公里,贯通嘉兴与宁波两地的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时,让我更加明白了该大桥是上海、苏南地区与宁波的快速通道,使上海、苏南、浙东北地区紧密相连,交通便捷,交流畅通。于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广泛流传、形成共识的“若要富,先修路”这句话,在我脑海里盘旋。
大自然恩赐的江河湖海,既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也是人类活动的障碍。克服障碍,除了用船,更要架桥。应该说,修路包括了修桥,从一定意义上说,桥也是路。于是围绕桥,思绪绵绵。
我出生在芦墟东北部的偏僻水网自然小村,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上虽修通了衔接318国道的行车村道,但往返芦墟仍被一小河阻隔,依赖渡船过河,通行十分不便。当时还在市计委(发改委前身)工作的我,向上争取到了一笔基本建设款项,在那小河上架起了可通行各种车辆的桥梁,从而使得交通大为改善,给这座偏远小村增添了生机活力。
随即我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运河松陵段仅有一座简易桥梁,远远满足不了通行需求,只能设置几处渡口弥补,这与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很不适应。在当时的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世纪的交替中,大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江陵、江兴、云梨、运河、云龙五座大桥,陆续在大运河松陵段横空出世,蔚为壮观,极富现代气息,使得运东、运西再无障碍,紧密相连,往返通达。
架桥,改善了交通;而交通的改善,则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五座大桥背负重任,车辆穿梭,日夜不息,显示着运河松陵段的繁荣景象。国家级经开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和发展,成为了吴江全区经济发展板块的重量级之首。这五座大桥,当然还有八坼的科林大桥,其重大作用和贡献毋庸置疑。
东太湖开发、太湖新城的蓬勃发展,以及整个吴江作为南苏州城区的明确定位,这几座大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苏州湾大桥、松陵大桥更是不可或缺。我区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也离不开横跨太浦河南北的几座大桥的重大作用。
过河架桥,改善交通,为历代所重视,为人民所向往。自古以来,修桥铺路,作为社会义举,广受好评,广为传承。据史料记载,吴江的垂虹桥就是建于北宋时期的1048年,修桥款项原本是用来修建校舍,后因故改为在东门湖上建造了东西长300多米,广受欢迎的木质长桥,木桥延续了270余年后,改建成了石桥,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
年少时到上海浦东,记得都需搭乘渡船过江,而如今得知,黄浦江上已架起大桥12座,并建有江底隧道14条。大桥和隧道的建成通行,促使浦东快速崛起,一改浦西繁华,浦东萧条的局面。
长江上,上世纪60年代初,我只知道仅有一座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我在部队,从苏南随领导去山东某部学习,也还是在南京乘坐渡船过长江的。但时隔不久,长虹卧波,南京长江大桥昂首亮相。时至今日,长江上一座座大桥气势磅礴,横飞挺屹。据悉,仅宜宾至上海已建或正在建的大桥就达89座。天堑变通途,长江天险再无险。长江两岸,亲密无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长江流域,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作为经济重心,令我吴江人民因地处之优而深受鼓舞。
交通(桥梁)先行,是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交通兴旺发达,桥梁建造数量、质量世界领先,可歌可颂。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