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性教育”——刘永旗老师再认识
“再”是因为曾经熟识,更是一种转变。
“再认识”是有别于以往的簇新。
曾经印象中的刘永旗老师(刘永心,下称刘老师)——沉稳,轻易不表露自己的论断。现时的刘老师,爽朗——侃侃而谈,格外有见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因为“锐变”,我知道那是思想与学识的自信。
1)读书。
刘老师曾经告诉我,这段时间爱上了阅读。起初我并不在意,但今天研讨会上的精妙言语以及教育哲思,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对于“适性”教育的理解,不仅是研读了众多教育书籍,而且是在许多教育名师的引领与熏陶下,独成自己的见地。没有大量的阅读与思考、求教与研学,是不可能形成这样清晰的沉淀。
读教育专著,辩教育理论,闻教育思潮,思教育未来……也只有耐得住孤寂,抛得开俗世,一头沉浸于书海之中,才能这般快速地行走。刘老师正是在教育书籍中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才能在短短的三五年内,提出自己对教育的看法。
那是周六,休憩的日子。默坐于办公室里的刘老师,正是在美妙的轻音乐中,阅读着书籍。望见我,他抬头微笑。他说,与音乐为伴,更能静下心来阅读。我喜欢将笔与笛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它们同属于竹子的材质,而是因为书籍与音乐总能迸发出智慧的火星。星星之火,却又可以燃起对书的渴盼,这是一番良性的循环。确实,读书改变了刘老师的思想与主张。
2)思考。
学识的改变,意味着观点的改变,观点的进步促进思考的演化。当行使着权力的办公桌,变成集思广益的话语权的时候,老师都聚拢来献策献力。当理论化成一股股思潮,又聚成文字成为一篇篇精妙绝伦的文献的时候,老师中能人倍出。这是思考的魅力与魄力。
今天,两位副手的便体现出了博采众议的益处——课程的研究与行动的推手。更是将刘老师“适性教育”细化成了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方案。这是思考碰撞出的卓绝与精巧。
两位副手言语中屡屡出现的“在刘老师的带领下……”这是对于刘老师最大的认可与钦佩。这句话,突然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那是一五年到山东潍坊跟岗学习,走访的名校时,老师对于他们名校长的敬仰之情。那种言语中的深深敬意,那种眼神里的浓浓亲情,让人心里感觉到的是一种温情。这是思考的温度与力量。
3)适性。
本着我个人对这二个字的理解。“适”是适合,是顺应,是自然的。“性”是本真,是原始,是独自的。我想就是“率性的自我发展”。小学教育本就应蹲下身段而后与孩子平起,而我们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所以,有许多超出自然,超出孩子,甚至超出孩子高度的行为与言语,并不适合对孩子的教育。
记得,学校有一个同事亲戚的孩子。上一年级后,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某天孩子从身后跑来,拉住我的背包,执意要帮我提包。可是背包并不重,我也并不愿意孩子帮我拿包。问其原因,是孩子想做好事。我脱下背包成全了孩子的心愿,而后夕阳下,我挽着孩子的肩膀,孩子背着我背包。阳光温暖,我心也温暖。
可是二年级后,孩子眼神里那天真的光芒,仿佛雨前的天空,阴暗而无神。快乐似乎被学业压制着。为什么孩子不能是雨后的彩虹?我一直这样认为。
今天,听取刘老师的“适性教育”,我心受鼓舞。
教育就应“顺应自然”“顺应规律”“顺应成长”。每个孩子都应有适应自己的教育,每个孩子都应有适宜自己的课程,每个孩子都应有适合自己的兴趣。
教育的本真是这样,就应该是孩子。
写到这里,发现我一直用“老师”,用刘老师,而不用刘校长。原因很简单,校长是领导者,总有居高临下之感。老师是引领者,更亲切、温暖。
期待“适性教育”的实践成果……
适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