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无关性取向 但看到七月时 你会想到当年看“沟”的安生吗?
《七月与安生》,如果我说这是一部类女同题材的电影,一定会遭到诸多反对。
那么我妥协一下,至少,这是一个建立在双性恋基础上的情感故事,故事线索围绕着两个幼年相识的女孩与一个随后出现的英俊少年之间的感情纠葛展开。
不管你看没看过这电影,以上这一句故事梗概都不算剧透,因为这部电影的故事大纲其实流于俗套,从大纲中看不出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只有自己去看了电影,才能体会到个中辛酸。
为什么?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异性初恋,也都有着自己的同性初恋,无论你现在的性取向是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去解读恋爱和性取向之间的关系,你会发现,所谓的异性恋从来不是绝对的,也很少有人在某漫长的一生中始终保持同一种性取向。
就像这部电影的几个剖片——
在两个同性童年时,她们的友情正在建立,并逐渐缔结出一种可以互相看“沟”的亲密。
然后,她们来到了青春期,一个异性出现在了她们的生活中。
这时,同性之间的亲密开始瓦解,并在潜移默化中演变为异性之间的亲密。
青春期结束后,如果一切正常,她们会循着轨迹走完自己性取向所描绘的人生——结婚,生子,养育,养老。
然而,人生无定数,在青春期经过了成人礼后,三个人之间的异性恋出现了波澜。
一个人离开了,另一个人也离开了。
再然后,当她发现异性恋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美好时,她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王子和公主永远不可能没羞没臊地白头偕老时,从她的潜性意识中,对同性的依赖再次萌发。
于是,她又可以和她恢复到了互相看“沟”的亲密状态。
人,就是在这种同性与异性之间的交替中完成了性的启蒙、成熟以及衰败。
你说《七月与安生》算是一部什么档次的电影呢?
反正你不能用优秀来评价,因为它的故事过于俗套,画面也远没有达到韩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叙事的架构充满诚意,但却没有逃出观众的眼界。
可你绝不能说它是一部烂片,因为烂片的基本要素就是你看完就跟没看一样,脑中受不到任何感性刺激,经过了这一个半小时后,你会发现,自己好像被黑衣人的闪光棒扫了一下,仿佛这一个半小时的自己失忆了。
显然,所有有过青春记忆的人,都会在七月或安生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也会在安生或七月的身上找到伙伴的影子,
又会在家明的身上找到初恋的影子,尽管你我的家明可能没有电影中的家明那样又高又帅。
所以,《七月与安生》的准确评价是什么呢?
我想,这就是一个过程,像这人生的过程。
除了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李嘉诚、比尔盖茨、乔布斯、迈克尔乔丹那样拥有明确成功人生辨识度的大人物之外,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在回顾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时,都会像我们在评价《七月与安生》时一样纠结。
我们无法把自己的人生定义为成功,因为有着以上那些大人物做为参照物。
可我们也不忍心或是刻意回避着自己的失败,因为走在长安街、淮海路、华强北、上下九的繁华街区时,你颈上的珠宝、臂弯上的包包和街边的乞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你怎么会承认自己的失败?
于是,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已经不重要了,就像你颈上的珠宝和臂弯上的包包所带给你的愉悦一样,这就是一部能够带给你一些回忆、一些愉悦的电影。
当然,愉悦总是在痛苦的衬托中才会更加可贵和值得珍惜。
谢谢观赏,再见
我在想,如果七月与安生都是男孩,家明变成女孩,会不会被拍成《蓝宇》那种感觉的电影呢?
关于《蓝宇》,请自行百度。
无犀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