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为王:价值重塑的窗口期(食品饮料)

价值先生2020-08-19

即使MLF加码续作,也不是前两天老师们欢呼的“流动性宽松”回归。这一点价值君在周一就强调过,市场的主导资金也用残酷的现实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主导市场的是机构资金(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内公募基金)。既然机构认定了宽松周期没戏那么资金就会流向防守型板块,也就是蓝筹为主的一些行业。特别是临近创业板注册制开幕,资金从创业板流向蓝筹的现象会达到极致。

价值君在周一给出过两个低估蓝筹的方向,今天讲的是一个“高估”蓝筹的方向。不少投资者有个误区,认为防守板块就是低估的行业。

其实“防守”针对的不是上涨空间,而是下跌风险。下跌风险的大小,跟股价高低没有直接关系。食品饮料行业长时间处于高位,但下跌的风险就是很低;前两年的券商一跌再跌,但只要流动性不宽松,新低之下还有新低。

“高估值”蓝筹的最大逻辑

食品饮料行业是机构最喜欢的行业之一,国内机构和外资都很喜欢,其中最大一个逻辑就是风险足够低。作为最传统的消费股面临的风险只有3种

1、杀估值:每逢财报季前后,就有业绩爆雷的可能,爆雷就意味着杀估值。不过对于食品饮料行业,爆雷的可能性非常低,特别是蓝筹级别的个股。即使业绩真的不及预期,杀估值的幅度也很有限,而且一两天就能重塑到位。凭借信息优势,机构甚至连这一两天的杀估值风险,也能调仓躲过。

2、风格切换当市场流动性变得充裕  (科技股为主)。这种阶段一般是普涨格局,虽然资金从蓝筹流向成长股,但蓝筹不一定会跌,只是涨幅跑不过成长股而已。

3、全面熊市:泥沙俱下的大背景,什么股都不能幸免。食品饮料行业固然会跌,其它行业只会跌得更惨。

近两周越来越多券商研报出现“不存在持续/趋势性收紧的可能”的说法。乐观来看,就是说不可能出现全面熊市;理性地看,就是机构对流动性最悲观的预期仅一步之遥。

说白了,就是机构要把仓位向防守板块转移。再说白一点,就是只剩下食品饮料这一片最后的净土了(军工、医药都容易受国际形势波动)。

细分赛道的核心选股逻辑

食品饮料行业是最古老的消费股,价值投资属性远大于其它属性。业绩超预期是一种抬估值的契机,我们可以适当博弈。但是如果冲着抬估值的博弈机会去投机,把消费股做成风口股,那就不合适了,至少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里。

就以今天涨停的几家食品股为例:除了有友食品稍为正常点,是基于超预期业绩的抬估值外,另外几家像安记食品海欣食品虽然Q2(二季度)业绩不错,但行情与公告不同步,明显是机构股,机构看着底牌打,散户进去只会被玩死为止;佳隆股份莲花健康这些没业绩的就更不要去碰。

在食品饮料行业里,业绩好、风险低的个股一点都不难找,各个细分赛道里的第一梯队就基本都是优质蓝筹。我们要做的是把中线利润最大化,避开相对不景气、大概率低于预期的细分赛道和个股。

下面细说6个细分赛道的逻辑和核心标的:(想直接看结果的小伙伴可以拉到最后,有可视化的导图)

1、白酒

中期来看,白酒最大的逻辑之一是中秋国庆送礼消费预期,所以逻辑在高端酒次高端酒。中低端酒不但不具备这层逻辑,疫情冲击过后元气大伤,至今未恢复,地摊经济也救不了,所以不需考虑。

说到疫情,高端酒还有另一层逻辑:由于渠道库存处于历史低水平,而节日需求将明显支撑Q3需求,所以不但价格可以坚挺,销量也有保障,Q3业绩很容易超预期。

相比维持价格不变的五粮液和国窖,飞天茅台还存在继续涨价的空间,因为需求缺口足够大。所以同样是45倍上下的PE,贵州茅台相比五粮液,回调空间更小,上行空间更大。而从业绩的季节规律看,泸州老窖中报超预期的概率明显大于五粮液

至于次高端白酒,虽然全年来看潜力最大,但现在还没到那个节点。中期而言,最大的买入理由是赌中报业绩超预期的黑马,例如超预期潜力较大的口子窖舍得酒业。毕竟是胜率不太大的博弈,所以这个方向并不建议。

2、肉制品

肉制品的个股,Q2普遍都很强势,因为猪肉价格大幅回落发生在Q2,肉制品行业的成本大幅下降。

最典型的双汇发展,产品价格一向非常稳定,去年肉价上涨周期,他特别难受,今年Q2肉价突然下跌,碰巧他终于忍不住提价了一把,所以业绩逆势增长。但是随着Q3肉价已回到高位,未来较长时间内还不能提价,所以Q3业绩将会跟现在的市场预期形成很大落差。

另外,因为Q1疫情改变了人们的餐饮习惯,因此而突然崛起的三全食品安井食品,Q2走势也是极强。但是到了Q3,崛起的逻辑继续削弱,而且肉价周期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影响,Q3业绩很难承载目前市场过高的期望。

3、食品

食品里面的很多细分赛道,虽然看似进入壁垒不高,但要提高市占率很难,这些细分赛道的市占率就是护城河。而细分龙头的市占率还能持续提高的,他们就能享受更多的估值溢价,例如桃李面包涪陵榨菜

桃李面包Q2业绩并不突出,但是在上游酵母持续涨价的背景下,还能保持增长已经很难得。马上就到开学季,需求端一发力,业绩很容易就能超预期。

说到桃李面包,也顺带一提上游的安琪酵母,今年疫情是一个夺取海外市占率的契机,安琪酵母就是做得特别出色的一家中国企业。虽然今年全力扩产,也要到年底才可以填补需求缺口。这一整个过程,都是量价齐升的阶段。

就像前面说过的,食品里面不乏一些风口股。但是能被炒成风口股的消费股,本身的投资属性肯定强不到哪去,也就不具备消费股的高安全边际。所以食品行业的风口股,少碰为妙。

4、乳制品

乳制品的行情比较低调,不会出现波澜壮阔的行情,但是并不妨碍国内基金和外资的长期重仓。存在必有理,乳制品标的的投资价值绝对不像行情那么低调,例如正因为行情低调,所以节奏比白酒、调味品那些焦点赛道有规律得多,也好把握得多。

乳制品行业受疫情冲击是明显的,但是疫后超预期恢复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这是乳制品行业最大的逻辑。已公布中报的燕塘乳业就是很好的示范,行业龙头伊利股份还处于下行阶段,但反过来看,这也正是为超预期腾出空间。

奶粉行业的中国飞鹤,也受益于疫后线下销售的恢复,而且最重要的逻辑没变:市占率持续提高。

5、预期过高,容易落空的行业

有些细分赛道,由于业绩确定性高,还战胜了疫情冲击,所以市场对这些赛道的期望特别高,给出了透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估值。

例如调味品行业,由于是刚需品,疫情期间业绩还能正常增长,这就容易被对比那些疫后快速恢复的赛道,被认为这些赛道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疫后必然增速更高。而忽视了疫情期间之所以逆势增长,只是因为他们是刚需品。这样一来,中报即使继续增长,市场期望也很容易落空。

又例如啤酒行业,即使没有复工后的地摊经济,疫情期间也是很多人的一种刚需,加上产品提价,即使中报,一些啤酒股的业绩还是蛮漂亮的。但是预期毕竟过高,虽然调味品龙头近80倍PE那么夸张,一线啤酒股的平均PE也达到60倍,特别漂亮的中报业绩还勉强撑得起这估值,到了三季报就无论如何都撑不起的。

当然,坚信“强者恒强”的小伙伴,坚决要配置调味品和啤酒股也无可厚非,建议选择机构抱团重仓的一线标的,例如中炬高新、海天味业、重庆啤酒、青岛啤酒

今晚暂时就讲到这,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核心选股逻辑思路图如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