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真的是教育好帮手吗?

每日上班途中,为免走路太无聊,我总是会打开蜻蜓FM,让蒋勋富有磁性的声音陪我走一路。可我今日选择了《冬吴相对论》,该节目由原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与《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共同主持。为什么选择它,是听说,这档节目很成功,网络大咖们都争相推荐。说实话,这两个男人的声音没有一个比得上蒋勋,不过,谈话内容还算吸引人,他们正在聊“习惯”。

小时候,老师和长辈经常教育我们要养成各种良好习惯。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见到师长要问好、读书写字坐端正;今日事今日毕等等。”若习惯被写成书,往往也能成为畅销书,如:《习惯的力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好习惯攻略》。由此可得,大家都认为,习惯很重要,甚至认为习惯决定命运。

可是习惯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习惯真得可以被教育吗?

两位主持人认为,培养习惯,运用“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是行不通的。因为,明白是一回事,习惯又是另一回事。说教,可以让孩子学习知识,但是却不能培养习惯。为什么?他们说,习惯其实就是通过反复操作、练习,在无意识层面产生的记忆;这种记忆,平常并不会让人察觉,可是却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他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因车祸失去记忆的人,他已忘记自己是谁,忘记他深爱的妻子,独自离家后,却能按照惯性找到回家的路,此时他使用的不是有意识的记忆,而是根本无法察觉到的,深入骨髓的习惯记忆。

我非常赞同他们俩的观点,虽然,他们的声音不动听,我却成了他们的粉丝。心理学,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习惯似乎就是一种内隐记忆。习惯,是通过多次反复不断的练习,形成的身体记忆。如果是在动物界,就是条件反射。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有一条狗,还有一个铃铛。原本狗和铃铛没有任何关联,可是某一天当铃铛响起,巴甫洛夫便将食物端到狗的面前,狗看到食物,则会马上分泌唾液即流口水;只要铃铛响起,食物便会出现,经过多次反复;最后,铃铛响起,即使见不到食物,狗也会自然而然的流口水啦。通过强化训练,狗也可以形成习惯;作为更聪明的人类,从练习到习惯则容易得多。

家长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明白了,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需要强化练习;久而久之,不需要强调,也会变成一种身体本能。比如,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喜欢整天在孩子面前说,“你要好好读书,多读书才能找到好工作。。。”类似这些口头唠叨、啰嗦,其实,并不会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若是家长也经常拿书本出来看看,与孩子分享书上有趣的故事经验;当孩子读书时,给他们正面的强化或者鼓励,一句真心的赞美或者一个肯定的微笑,渐渐便会发现,家变成了“书香门第”,孩子也成为了“读书好少年”。习惯,来之长久潜移默化的行为练习。

好的教育应该将好习惯的种子植入孩子心间,然后通过不断强化练习,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慢慢的,孩子不会觉得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从习惯变成兴趣,再成为志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