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樵翠入云
访西樵山
群峦出五岭,南向止西樵。
峰壑聚灵秀,林泉起峻岧。
幽台儒士隐,绝顶佛光昭。
为爱此间气,不辞古道遥。
马年岁末,因事勾留佛山南海,当日正与当地朋友早茶闲聊,朋友提议往西樵山一游,适逢那天行程尚有空闲,也不收拾,出门登车就走,半个小时后就到了山下。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五千万年历史的死火山,自然风光绝美,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林深苔厚,郁郁葱葱,洞壁岩缝,储水丰富,古人赞之为“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今人称之是:“绿色翡翠”,“固体水库”。
买过门票,车辆可以直接开入景区,与其它景区公路比较,上山公路算是比较宽敞的了,虽然是冬季,沿途依然郁郁苍苍,绿树繁花,尽显岭南风貌。半山腰有十字路口,右手边绿影参天,藤蔓披离,是九龙岩景点。沿木栈道穿行数十米,阶梯转处,有一石亭凌然山壁前,亭上匾额书“仙姑亭”;凉亭外有两口据说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井,传说是唐代紫霞仙姑的练丹井。紫霞仙姑据传为当时的“粤绣第一人”,被选入宫中专为官员绣朝服,由于不喜欢宫中的权力斗争,她拒绝了皇帝选她为妃的要求,60岁后回到家乡南海,隐居西樵上修道练丹。村民感谢紫姑,特意为她掘了这两口井。两口井几乎一模一样,砌着矮矮的石栏,深约1米左右。虽然历经1200多年的沧海桑田,古井依然清泉叮咚,不溢不涸。井里面山壁上设有香龛,供着紫霞仙姑的陶瓷像。
过紫姑亭继续下行,两旁古藤树木随处可见,奇形百态,引人注目,此即九龙岩景区。九龙岩在龙爪峰旁的峡谷中,两旁石壁曲突蟠屈,东壁上有巨石自成九孔,婉转相连,外明内暗,高低偃仰。人从外孔钻入,如在螺壳中扭动,左右旋行,奥妙无穷。谷内野花映照,杂树垂阴,流泉涓涓,景尤明媚。景区内有紫姑井、湛子讲学岩、拄笏台等景点。
九龙岩旁边有湛子讲学岩,岩不甚深,可容十数人,为湛若水当年讲学处。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教 育家、书法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人。少师事陈白沙,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合称“王湛之学”。据说,湛子曾有两个时期在此讲学:一是50岁时母亲病逝,在家守墓三年后,到西樵山建书院,聚徒讲学达4年;回京复职后,曾作《心性图说》。二是75岁辞仕,回粤讲学于西樵大科、增城明诚、香山莲洞、新塘读岗和甘泉等书院。由于湛若水、方献夫、霍韬、陈白沙等大儒在此开坛讲学、研究理学,西樵山遂成为南国理学名山。诗曰:
妙高台
紫竹林旁仙水井,白云阶上妙高台。
先生归去青山在,岁岁春风引客来。
仙姑亭山道对面是四方竹园景区。乍入竹园,扑鼻是阵阵翠竹清香。四方竹是是西樵山特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观赏植物,高三到四米,呈圆角正方形,握下去有明显的方形感,叶狭长,有明显的节。更奇特的是,四方竹如迁离本园,不出三年,竹身便会回复圆形。为什么这里的竹子会长成方形,我们无暇考究,园中的解说牌倒是提供了一个凄美的传说,为这种奇异的物种增添了一些神奇色彩。
穿过四方竹园,眼前一片残垣剩壁,破败中却透着往日的辉煌气象,这是西樵山宝峰寺遗址。宝峰寺曾是南粤四大名寺之一,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自晋代佛 教东传,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寺庙香火最为鼎盛。该寺建于明永乐甲申年(1404年),成化己亥年(1479年)重修。寺庙毁于劫难,现已在山中另择新址重建,遗址上却还剩眼前这些断墙古树、石臼苔阶,无声地述说着流年沧桑。
景区内还开辟有茶花园、桃花园等专属观赏花园,正值冬季岁末,桃花还不到观赏时节,茶花园中的山茶花却云蒸霞蔚开得正是绚烂,一丛丛一株株,争芳斗艳,暗香袭人,吸引了众多游客。
出四方竹园景区,驱车继续往上山路径,抬眼即见山巅巨大的观音坐像。山随路转,却转到后山翠岩景区。翠岩是一条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的峡谷,清代画家黎简与何丹山曾常住翠岩写诗作画,石壁上原有他们的书画室和书舍,翠岩被尊为岭南画派的发源地。
翠岩入口处有一个小小村庄,散落着几十户人家,村口池塘边一座小小祠堂,门上这个匾额却让我惊讶不已:罗氏宗祠!万没想到在这南粤深山之中居然藏着一座本家宗祠,自然是无比亲切。朋友开玩笑说:“原以为我是导游,不曾想却导到你家里来了,你才是土著啊!”可惜中午时分,大门紧闭,无从拜谒。池塘边有一小杂货零食店,我们进去品尝了一份本地著名的西樵大饼和山水豆腐,期间朋友用白话与老板交流,其自称本村皆为罗氏,问起源流则唯唯而答,不明所以。
弃车步行,翠岩峡谷幽深,层林叠翠,流水潺潺,十分清净。沿着溪涧前行二里左右,曲径了无尽头,两旁山势如削,林荫蔽日,峡谷似乎只有我们的足音,不免有些心悸。遂原路返回。入口处原来建有许多类似酒店建筑,却都荒废无人,四处攀爬着青翠的藤蔓,看着颇为荒凉,似与此名山胜景甚不对味。
出口处有亦有一鉴山塘,飘满了落叶。其水流上源却是一口古井,这就是被称为樵山第一名泉的无叶井,无叶井居于碧云村口,宽深约1米,呈方形,为终年不歇的上升泉,泉水甘洌甜美。无叶井上方被古榕遮蔽,堪称奇绝的是,自公元1786年建井以来,一百多年里,无论寒来暑往,叶落纷纷,井面所无一叶,故得名为"无叶井"。
开车绕过翠岩,转往宝峰寺山门,行不多时,路边见一山门,石柱书“樵巅风光无限好,山上湖月有知音”,是西樵山古道入口,遂又弃车步行,从山门进入,上山道路皆石板铺就,路畔草木丰茂,绿树参天,时见山塘湖泊,波光粼粼倒影着无边苍翠,清寂自然,真是登山好路径。
古道与大道合并之处,就是宝峰寺山门。新宝峰寺重建在西樵山中峰,寺之中轴线上建山门和大雄宝殿,两边分别建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并建方丈楼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风格设计,尽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风格,使宝峰寺清雅古朴。入寺山门数百阶石阶,中间铺设精美浮雕,美轮美奂。寺前照壁是一堵大型浮雕,雕有西天诸佛造像,工艺精湛,气势恢宏。
从宝峰寺后门出去,近千阶台阶的尽头就是大仙峰的山巅,这里有南粤著名的佛教景点——云海莲台。景区主要由牌坊、影壁、法像、放生池等组成,观音铜像高61.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观音座像。法像头顶宝珠圆光,弯眉朱唇,眼似双星,凌空端坐,披天衣,挂璎珞,带项饰,着罗裙,慈眉善目地稳坐在莲花台上,广视众生,显现安详凝重、救苦救难的慈悲法相。观音法相莲花座直径36米,外部镶嵌上下三层共66片莲花瓣。法座内部是蔚为壮观的五层大厅,陈列众多的观音文化艺术品及功德林等。莲花座四面环水,有四桥通达,寓意四方净土,八方德水,四边皆道之佛境。
站在观音法像的莲花座四下眺望,西樵山万千峰峦,尽收眼底;层林叠翠,直接浮云;天风吹拂,胜景无边。幸甚至哉,文以记之。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