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愚不可及
都知道一个人愚蠢到了极点就叫做“愚不可及”,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词语的本义却是赞扬一个人聪明的呢?
春秋时有这么一个人,前半生默默无闻,后半生出尽风头。孔子赞扬他:
意思是:这个人处在有道之邦时显得很聪明,处在无道之邦时就显得很愚蠢。他的聪明别人可以学到,他的愚蠢别人却不能学到。
同样一个人,孔子为什么既赞扬他聪明又“赞扬”他愚蠢呢?
其实,孔子赞扬的不是他的愚蠢而是他的“大智若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他的聪明别人是可以学到的,但当他大智若愚,把聪明掩盖起来时别人就没办法学到了。
“愚不可及”这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愚不可及”的人叫宁俞,因谥号为武,故又称宁武子,卫国大夫,先后辅佐卫文公和卫成公父子。
卫文公是从卫懿公手中接过卫国这个烂摊子的(虽然其中还传了一代卫戴公,但因早死,可忽略不计)。卫懿公就是那个因好鹤而身死国灭的君主。可怜卫国被灭时,全国只剩下了几百号人,要不是齐桓公和宋桓公的无私救援,卫国恐怕就要从地图上永远抹去了。
幸好卫文公是个贤君。齐桓公曾亲眼见到卫文公穿着粗布衣服,和文武大臣们一起在撸着袖子加油干呢。在卫文公和卫国大臣们的共同努力下,卫国硬是从一片废墟中重新站了起来,成为能与众大国抗衡的国家。
宁武子就是众多文武大臣中的一员。彼时的宁武子默默无闻,《春秋》中找不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却是为何?所谓君明臣贤,当时的卫国大臣和百姓碰到了一个明君,在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的国家中,大臣想不贤也难。宁武子在满朝贤臣中充其量也就是跟别人一样的贤臣。打个比方,当遍地都是雷锋时,雷锋还会脱颖而出吗?
可卫文公的儿子卫成公就不同了。卫成公是个不肖子孙。当时晋文公重耳刚上台,明眼人都看得出晋国称霸已几成定局。卫成公不识时务,不但不亲近晋国,反而积极靠拢楚国,结果被大臣们赶出国都,先住在乡村,后又逃亡楚陈。逃亡途中,卫成公听信小人谗言,杀了忠臣元咺之子。后来卫成公得晋文公恩赐回国,却又把全心全意替他守国的弟弟叔武杀了,害得忠臣元咺不得不逃亡晋国,还和他打了场官司,结果卫成公官司打输,被晋文公逮捕关进了大牢。
这样一个胡折腾的主,难怪卫国大臣们对他不服,甚至将他流放。卫成公被晋文公逮捕后,大家都认为他必定是死路一条,纷纷转而支持元咺以及新任国君。
而就在大家都与卫成公离心离德时,只有宁武子依然忠心耿耿跟随着卫成公,甚至跟到了大牢里。这个举动绝对称得上“愚不可及”,因为晋文公已经在考虑如何不露痕迹地杀掉卫成公了,卫成公一死,宁武子还可能活着出去吗?
后来晋文公想用毒药毒死卫成公,只不过被宁武子买通医官,稀释毒药,让卫成公死里逃生。眼看卫成公死不成,晋文公只好将他释放。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卫成公不但捡了一条命,还竟然复辟成功,再次当上了卫国君主。
而宁武子的“愚”也在此时得到了回报,他不但成了卫成公最信任的人,还成了卫国最有权势的人。
宁武子是个聪明人,他肯定知道卫成公是个无道君主,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紧跟着卫成公呢?这就是宁武子明哲保身的高明之处。因为他亲眼看到忠心耿耿替卫成公守国的叔武和元咺最后都死在了卫成公手里,这不是叔武和元咺不够聪明,而是他们和卫成公的距离不够近,这样才会让小人有造谣诬陷的机会。
要想避免丧身于无道君主的下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与卫成公同流合污,生死都在一起,那样他还会对自己起疑心吗?
那么宁武子难道真的打算与卫成公死在一起,成为千古罪人?那倒也未必。要真与卫成公死在一起,那就真的是“愚不可及”,而不是大智若愚了。他清楚地知道,除了晋文公是真想让卫成公死外,当时不想卫成公死的至少有以下两股势力:
一、周天子。卫国是与天子同姓的姬姓国,卫君乃是自己亲手册封,再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晋文公是臣,卫成公难道就不是臣?晋文公说要杀卫成公,难道自己就得听他的?这样一来以后不就被晋文公牵着鼻子走了吗?面子上考虑也不能答应晋文公啊。
二、鲁国。鲁国与卫国是正宗的兄弟国,鲁国始封君周公旦与卫国始封君卫康叔乃是亲兄弟。当时的鲁君是鲁僖公,是鲁国历史上少有的贤君之一,他曾经从楚国手中解救过宋襄公,这次又将从晋文公手中解救卫成公。
此外,宁武子深知,晋文公找不到光明正大杀卫成公的理由,要想让卫成公死,只能采取暗杀手段。而对付见不得人的暗杀手段就可以用同样见不得人的贿赂手段。于是他花了点钱让前来下毒的医官减少药量,这样卫成公喝而不死,晋文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再加上后来又接受了鲁国贿赂,只好将卫成公释放。
朱子曾这样评论宁武子的“愚不可及”:
真所谓贪官要奸,清官更要奸!
一个人要做到愚蠢是很简单的事,可要做到愚不可及看来倒还真不简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