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强医师临证经验集
孙玉强,人多称孙老,学术主要私淑近代医学泰斗蒲辅周和秦伯未两位老前辈,精研二老学术与经验,涉猎清代及民国多家医案。儿科私淑上海名家董廷瑶,妇科上海名家朱南孙,北京刘奉五等,内科经验主要精研孟河医派“上海医林三杰”及旁及多位名家。外科以南京许履和为主及藏书颇丰。学术主张寒温一炉,故伤寒温病均通,尤擅长温病。临床经方时方并行不悖,和而用之。处方用药以清灵为主,主张用药,因人,因病,因时,用量即不可药过病所,又不可药不及病。五十年来造福一方,深受患者敬重与爱戴。故乡邻称孙老为德艺双馨的好中医。1.孙老常用治外感药队如下:
1)辛温解表大将
生麻黄,桂枝尖,羌活,白芷等。
2)次将
豆豉,葱白,荊芥,防风,苏叶,生姜。
3)辛凉解表大将
薄荷,浮萍,生葛根,柴胡,牛蒡子等。
4)次将
桑叶,菊花,前胡,连翘等。
5)宣肺肃肺(无论寒热)
桔梗,杏仁,前胡,枳壳。
6)利咽消肿药队
桔梗,射干,僵蚕,蝉衣,皂刺等。
7)清热化痰药队
胆星,瓜蒌,竹茹,竺黄,前胡,贝母等。
8)温化痰湿药队
半夏,细辛,橘红,茯苓,厚朴,复花等
2.药症分型:
1. 疏风散邪:荆芥 防风 豆豉 辛夷
2. 疏风散寒:荆芥 防风 豆豉 紫苏
3. 疏风散热:薄荷 桑叶 菊花 豆豉
4. 疏风解毒:荆防 桔梗 连翘 甘草
5. 宣肺肃气:桔梗 杏仁 前胡 枳壳
6. 利咽开声:射干 桔梗 僵蚕 蝉衣
7. 疏邪通鼻:薄荷 苍耳 辛夷 菖蒲
8. 清热解毒:银花 连翘 公英 甘草
9. 清热生津:石膏 知母 花粉 麦冬
10. 清热化痰:黄芩 胆星 瓜蒌 前胡
11. 利咽排脓:射干 桔梗 山甲 皂刺
12. 利咽止痒:射干 桔梗 僵蚕 蚕衣
13. 利咽散结:射干 桔梗 海藻 昆布
14. 利咽养阴:桔梗 生地 元参 麦冬
3.冬季流感西医分型
一)急性上呼吸道症状二)肺炎症状三)胃腸性四)脑炎性症状。
中医
一)伤寒
二)冬温
三)寒疫等
结合气候+体质,仍须辨证论活,有是证用是药,有是病用是方。知常达变,前人经验,必须实践。
1)高热咳嗽者2)高热厥惊者3)高热吐泻者。
4.孙老为一人拟方曰:一人受之为之温,一方受之为之疫。(周扬俊语),依你描述我个人初步考虑,可用滋阴潜阳,引火归元法一试,参考下列药物:
熟地、山药、龙骨、牡蛎、黄连、肉桂等。
5.感冒治法举例如下
1)解表法辛温,辛凉,(但必须结合宣肺法)。
a)(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b)(桑叶菊花)+(杏仁甘草)
c)(苏叶生姜)+(杏仁桔梗)
还须根据兼夹证相应结合他法,如下法
a)利咽消肿法:僵蚕射干桔梗
b)清热化痰法:瓜蒌浙贝胆星
c)燥湿化痰法:半夏茯苓橘红
d)消食导滞法:神曲麦芽山查
e)养阴润肺法:玉竹百合沙参
6.先议病,再议药,理法方药须丝丝入扣。
细悟临证用药便可主次分明,紧贴病因病机,理法分明,用药则丝丝入扣,药简效宏,一目了然,避免用药杂乱无章,有药无法,有药无方。
实践证明,发热咳喘,辨为肺热麻杏石甘,古今皆用,效如桴鼓。
7.按痛经期伴上吐下泻症辨证。举例(仅出七味以示意)
川芎,元胡,吴茱萸,半夏,藿香,茯苓,生姜。
曾治一护士,经前胀痛剧,小腹冷痛。抓主证,寒疑气滞,一剂痛止。
烏药10川芎9当归15桂枝9吴茱萸6元胡12香附9白芍(酒制)15炙甘草6
该方以四物养血,桂枝温通经络,吴茱萸、乌药散寒行气止痛,香附理气止痛。
8.观《衷中参西录》张老无论何种方中,凡兼咳者皆牛蒡子三钱。大隊药中加一味药而取及升降出入,无器不之功。举例,细思,悟也。
(1)荆防败毒散不治外感风热,用前胡+桔梗。
(2)杏苏散治风寒咳嗽用桔梗+前胡。
(3)苏子降气汤不治热痰,用前胡。
由此观之,诸方中也是取前胡以调气机升降之用。
9.秦老治一病孩伤风咳嗽。三岁多,发热,咳剧,前医辨证不清,用下药杂乱不效。请看前医方如下:
荊芥,防风,桑叶,菊花,银花,连翘,芦根,大青叶,紫苑,半夏,陈皮,桔梗,杏仁,象贝,甘草。
秦老断为风寒郁于上焦,肺失宣肃,用下方一剂,微汗出,热退咳稀。
麻黄,杏仁,甘草,蝉衣,牛蒡子,橘红,胖大海。
10.冬温案。
王姓,男孩,三岁,于冬月发热七日,咳嗽,咽红,先就诊儿童医院,拍片,化验,诊断急性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输头孢,炎琥宁四日无效,且热不退,咳剧。无奈,求中医科,某老,看咽喉微红,小儿微汗出,口微渴,舌苔薄白带黄,呈干燥状。遂断为冬温,热邪壅肺且以伤阴。法当宣肺清热,佐以养阴。麻杏石甘加味主之。
生麻黄3生石膏15(先煎)光杏仁3炙甘草3川贝母3
苦桔梗2玉竹5鮮芦根12白茅根10
一剂,热退咳稀。复诊疏沙参麦冬汤加杏仁,桔梗,芦根,连翘,神曲,二剂,遂愈。
11.脾胃病。
1)食入则泻,乃脾虚,平素约二月而溏泄,更是的症。
2)舌苔黄腻,食湿欲郁而化热。
治法:健脾为主,导滞郁热.
方剂:四君,香连.山药助四君,神曲帮香连,虚中夹实.
12.蒲老之弟子薛伯寿将升降散临证发挥极至值得拜读,举例如下:
1)银翘散+升降散
2)麻杏石甘汤+升降散
3)小柴胡汤+升降散
4)荆防败毒散+升降散
5)桑菊饮+升降散
6)白虎汤+升降散
7)千金苇茎汤+升降散
12.《儿科数法配伍法》
1)疏风散邪+止嗽化痰
2)疏风散热+宣肺止咳
3)疏风散热+利咽消肿
4)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5)发散风寒+化痰燥湿
6)外解表邪+消食导滞
13.预防感冒(流感)方:豆豉15板兰根18大青叶10连翘15桔梗6射干10甘草6,流行期连服三日。上方广谱抗病毒之作用。
14.孙老外感歌诀。
天冷地燥感冒生,发热流涕咳嗽凶.
豆豉生姜葱白增,杏仁桔梗甘草拥.
若是喉痒咽不利,僵蝉射干立即轻.
咳吐黄痰肺有热,去姜加贝瓜蒌清.
输液门诊不允许,抓付中药病就轻.
高热头痛鼻涕凶,咽痒咳嗽黄痰生.
外寒内热来势孟,解表清里胆子正.
豆豉荆防辛夷增,桔僵射杏甘草逢
石膏青蒿煎先后,痰吐黄白要分清
辩证论治能通神,认准病因祛邪风
三剂汤药入腹清,方知中医愈急症
表邪首选豉荆芥,风寒防风辛夷添
风热桑菊牛薄先,上焦如羽杏桔草
宣发肃降肺气宽,表证已罢里热起
口渴心烦壮热添,撒去表药清气分
仲景立法白虎选,我意青蒿易知母
岂料效果如意安,遵古创新靠实践
伤寒温病都细研,八法结合不走编
固执一法必极端,药过病所惹事殃
吊销执照开罚单,不准行医回家转
冬日咳嗽多风寒,清涕鼻塞吐白痰
葱豉止嗽散抱团,疏风宣肺除病顽
风热咳嗽鼻涕粘,咽红痛痒咯黄痰
条辨桑菊饮两剂,再添浙贝蝉僵蚕
15.《浅谈感冒论治》
一)概念
1)伤风(即西医谓普通感冒)
2)时疫感冒(即西医谓流行性感冒)
二)感冒的病因
风邪
1.(多兼寒邪热邪等)
2.(或兼症如夹食滞,夹痰,夹湿等)
3.(或阴,阳,气,血不足而又感冒,或经水适来又感冒,或妊娠期间感冒,或产后感冒)
4.(或素有其他慢性重大疾病又发生感冒)
三)感冒的病位
1)太阳病2)卫分病3)上焦病4)肺卫5)表证
四)治则
汗法(解表),分辛温与辛凉佐以它法,用公式如下:
(解表)+(宣肺)+(症状),即病因+病位+症状。举例:(风寒)+(肺卫)+(白痰),杏苏散等。
16.前人外感医案举例
1)春月伤风
恶寒,头痛,鼻塞,咽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略紧,法当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荆芥,防风,葱白,川芎,杏仁,桔梗,橘红,甘草。(何廉臣医案)。此症偏风寒。
2)恶寒无汗,头项强痛,全身关节痛,盖厚被仍呼冷甚,舌苔薄白,脉浮紧,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当发汗解表。投麻黄汤加葛根二剂而愈。(谦斋验案)
3)小男孩,汗出,咳嗽,三日。面白,涕清,辨为表虚外感,投桂枝汤加杏仁,桔梗,紫苑,冬花。二剂,获愈。(谦斋验案)
17.医案举例
一)伤风
一患者,恶风,头痛,咳嗽,脉浮。疏风散邪,宣肺止咳.豆豉10,荆防风各6,苏叶6,杏仁9,桔梗6,枳壳,甘草5二剂。
二)风温
发热,咳嗽,咽红,微汗,口微渴,舌红苔白脉浮数。
疏风散热,宣肺化痰。
豆豉15麻黄3石膏24(先煎)杏仁9甘草5桔梗6前胡9象贝9二剂
18.春季之时令病
一)伤风 二)风温 三)春温
伤风:风寒、风热。
风温→风热表症(新感温邪)→化热入里肺热证、胃(肠)热证
春温→初起即现里热证(伏邪外发,或新凉引动伏邪)→顺传胃肠,逆传心包
另寒疫乃春日寒邪受之于一防,当于伤寒中求之。
19.补中益气汤临证举例
1)阴挺伴渗出黄水,补中益气汤送下龙胆泻肝丸
2)痢疾伴脱肛,补中益气汤送下香连丸
3)气虚便秘,补中益气汤送下麻仁丸
4)小儿遗尿,补中益气汤加桑螵蛸五味子
20.疔,疖,痈等红肿欲脓痛剧者多为外科阳证。漫肿或硬,边缘不清,痛不明显,化脓较少见,多属阴证。
痈→多个脓头,底盘较大,红肿热痛。(相当于蜂窝组识炎)属外科阳症。
疽→漫肿,或硬,多不红,亦可肿起,多属外科阴证之类,(如慢性骨髓炎等)
痈大而热,疽大而不热。
21.知母,苦寒伤胃,不可代茶饮,白虎汤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以护胃,即明其理。白虎类方,中病即止。
22.心经之病,怔忡不寐等症,乃心血少也。方用:
人参三钱,丹参二钱,麦冬三钱,甘草一钱,茯神三钱,生枣仁五钱,熟枣仁五钱,菖蒲一钱,当归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服。[批:安寐丹]此方之妙,妙在生、熟枣仁各五钱,而以诸补心之药,为佐使。葢枣仁乃安心上不寐之圣药,生用使其日间不卧,熟用使其夜间不醒也。
23.风温
一)春日多风,其气己温,感之者多病风温。
二)病因系温邪,应以卫气营血辨治。
三)初起以微恶风寒,发热较重,头痛口微渴,或微汗出,或无汗,多咽痛,且伴咳嗽,舌尖略红,苔薄白,脉浮数。
四)初起治法主以辛凉解表。不使入里化热成肺热证,或胃热证,或逆传心包,或伤津耗液而变证蜂起。
五)初起以下数方举例示意。
1)轻症→葱豉汤加味
2)风温犯卫→银翘散
3)风温袭肺→桑菊饮
4)入肺化热→麻杏石甘汤
24.桑菊饮与银翘散均用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味药,皆具疏风清热功用,均治外感风热证。(1)但桑菊饮大多为辛凉之品,且以疏散风热,清宣肺热的桑叶、菊花为主要药物,并配伍肃降肺气的杏仁,故其肃肺止咳之力大,宜用治温病初起,表证较轻,邪热不甚,肺失清肃之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2)而银翘散有银花、竹叶,且银花、连翘用量较重,并配有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辛散透表之品,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宜于温病初起,邪热较甚,偏重于卫表之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5.痤疮如局部有渗出可以考虑湿气大,有结节的话可以考虑有痰凝。
26.酸枣仁应用:
1)炒用为安神佳品
2)生用可治嗜睡
但以下配伍为妥
a)炒枣仁,夜交藤,茯神合温胆汤,治不寐。
b)生枣仁,远志,菖蒲,郁金合温胆汤治多寐。
c)若生,熟各半,则按时眠,按时醒。
27.益母草+泽兰→活血利水
28.凡水肿
↗阳水
↘阴水
一)肺二)脾三)肾四)膀胱五)三焦
治法:1)宣肺2)健脾3)温肾4)燥湿5)行气6)逐水7)清热8)利水
方药:1)越婢汤2)防已黄芪汤3)五皮饮4)五苓散5)实脾饮6)舟车丸7)疏凿饮子8)苓桂术甘汤9)金匮肾气丸(附济生肾气丸)10)真武汤
29.黄连+肉桂之体会
1)黄连3g肉桂1.5→交通心肾→治不寐。
2)黄连3g肉桂0.5冲粉治下利腹痛。
3)黄连3g肉桂1g治口疮。(仅供参考)
30.治扁桃炎伴淋巴结肿大:
蝉衣6 僵蚕6 姜黄6 大黄5(后下) 浙贝9 射干9
连翘18 桔梗6 甘草6二剂
31.苔黄厚腻,湿热内蕴:冬瓜子+薏苡仁+芦根 (湿热)
(药对) 胆南星+浙贝母+瓜蒌皮(腻)
32.下肢浮肿,清热利水,可选用:白茅根。
33.外感高热、咽红、肿痛、声嘶、咳嗽,中药灌肠亦好,处方如下:生石膏 青蒿 射干 僵蚕 蝉衣 桔梗
杏仁 浙贝 连翘 甘草。
34.久泻不愈: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四神丸各取半量服用数日,其效必彰。
35.孙老治一泄泻二十年患者,用下方十剂,大便成型:
太子参 12 白术 10 茯苓 10 甘草 3 炒山药 20 炒扁豆6黄连 3 木香 6 炒葛根 10 砂仁 6 神曲10 苍术6
泄泻药对:炒葛根+黄连+木香
白术+苍术+茯苓+炒山药+炒扁豆
36.风热袭于皮肤,出红色丘疹:
僵蚕 6 蝉衣 6葛根12 薄荷 6 浮萍6 生地12 丹皮 10赤芍 9 桔梗 6甘草 6
风疹药对:僵蚕+蝉衣+葛根+浮萍 疏风散热
生地+丹皮+赤芍 清热凉血
37.《呼吸道中医方药扼要》
1)桂枝汤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3)麻黄汤4)小青龙汤5)三拗汤6)银翘散7)桑菊饮8)葱豉汤9)止嗽散10)桔梗汤11)麻杏石甘汤12)定喘汤13)补肺阿胶散14)杏苏散15)荆防败毒散16)射干麻黄汤17)二陈汤18]葶苈大枣泻肺汤19)桑杏汤20)清燥救肺汤21)星附六君汤
38.乳腺、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软坚散结用药:浙贝+海藻+昆布+生牡蛎,连翘也可加入。
39.胁痛心烦: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疏肝行气解郁: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郁金+青皮
湿热型结石药对: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此三金)
滑石+车前子+白茅根(清热利水)
白术+茯苓+泽泻 (渗湿泄热)
40.肾虚腰痛:杜仲+川续断+桑寄生
小腹寒凝作痛:小茴香+乌药
41.肝阳上亢头晕、头痛:
桑叶+菊花+钩藤+天麻+石决明或生牡蛎(平肝潜阳)
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丹皮+赤芍(滋补肝肾)
42.疏风解表、止咳:
荆芥+防风+豆豉+紫苏+桔梗+杏仁+甘草
咽痒:荆芥 、蝉衣、胖大海
43.腺样体肥大:
桔梗+僵蚕+射干+海藻+昆布+浙贝+皂刺+玄参
44.足外伤水肿:乳香+没药+赤芍+牛膝+木瓜
泽泻+泽兰 续断+骨碎补
45.不寐症:枣仁+茯神+生龙牡+温胆汤
水肿: 白术+茯苓+泽泻 白茅根+车前子
46.烦热呕吐:芦根
47.民间手抄本验方→治瘰疠
连翘、夏枯草、浙贝,孙老弟在西高输头孢七天无效,用近二十剂,即消。
48.保和丸之功能主要是消食导滞,组成乃由二陈汤去甘草(中满不用,属实者)加数味消导药及连翘而成。连翘除透热外出,且有散结之功。据前人经验凡各种呕吐加连翘其效益增,寻常积滞,嗳腐吞酸,脘腹胀满,或呕恶,或泻下酸臭,或间或身热者;请看前人配伍之经验。
一)银翘散用之
二)清营汤用(翘,花,叶,透热转气)
三)疮家圣药
49.矿石类贝壳均以先煎为妥。如生石膏、代赭石、乌贼骨、石决明;包煎者举例如下:辛夷、車前子、滑石、旋复花等,炒枣仁捣碎,应遵古训。
50.皮肤瘙痒,丘疹,遇热痒剧。荨麻疹属风热型者:
石膏 生地 丹皮 赤芍 ----清热、凉血
浮萍 僵蚕 蝉衣 苍耳 ----疏风清热
苦参 白鲜皮 甘草 ----清热燥湿
湿疹常用药对:苦参+白鲜皮。
苦参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苦参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白鲜皮:性味苦,寒。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
51.以下两方为孙老验方:
1.伤风散:荆芥6 防风6 豆豉15 葱白2根
辛夷9 桔梗6 杏仁5 甘草5
加减:咽不利,加射干5,僵蚕6。
咳剧,加炙百部10,紫苏子10。
高热,加生石膏30,青蒿20后下。
2.热泻方:葛根12 黄芩6 黄连6 神曲10
藿香3 木香6 青蒿18 滑石18 炙甘草5
52.下肢浮肿,夜尿四至五次,不痛。口干舌淡泛津,脉沉细。诊断:阴阳两虚。治法:滋阴助阳。
熟地18 山药30 山萸肉12 茯苓9 泽泻9
肉苁蓉10 杜仲15 枸杞10 桑寄生15
菟丝子10 石斛10 五味子15
平补阴阳:山茱萸、菟丝子、肉苁蓉、桑寄生
53.失眠、多梦、舌红、脉沉细弱:
枣仁18 茯神18 夜交藤30 生龙骨30 生牡蛎30
远志6 菖蒲6 郁金6 川芎6 知母6 柏子仁18
54.西安一女孩发热数天,便秘三天不下,方中加增液汤和大黄,热退,于此可见,无论伤寒或温病,凡发热不退,应顾及大便,便通,热亦退者甚多。
55.凡外感热病,有表证也罢,无表证也罢,只要有里证,→肺热,→胃热,辨为气分之热者,用生石膏+青蒿,不下数百例,皆效若桴鼓。若兼便结多日者,用大黄之辈通腑泻热,亦是妙法。不可不知也。
56.石膏+青蒿、石膏+蝉衣、石膏+连翘皆肺热或胃热透邪从肌表汗出而散。若麻黄+杏仁,麻黄+石膏,不解表,意在平喘或清肺热矣。
57.疏肝解郁清利肝胆:柴胡+白芍+黄芩+枳实+香附+郁金。
乳腺结节:浙贝10 海藻20 昆布20 青皮6
58.治脘腹闷胀,常以五磨饮、瓜蒌薤白桂枝汤、焦四仙加减。常用药物如下:
乌药 沉香 槟榔 木香 枳实
瓜蒌 薤白 半夏 厚朴 蚕沙
神曲 麦芽 山楂 莱菔 杏仁泥
59.治肝失条达,气机郁结中脘不散,胸闷,善太息,用越鞠丸:
川芎 苍术 香附 栀子 神曲
枳实 谷麦芽 台乌药
60.泄泻不爽,后重,不可止泻太早,当先涤荡之。
治疗胃脘胀,心下痞,通常选用五磨饮、越鞠丸、四七汤(半夏厚朴汤)等。
章次公:舌苔白腻或垢浊,大便艰难不爽,燥湿健脾、行气消胀属正常之品,但选用皂角子、葶苈子、薤白头等,则超用药之惯例。皂角子辛温,除有和血润肠功效外,善治膈痰吞酸。葶苈子不仅长于泻肺利水,且有消食散满、导滞宽中之功。薤白头辛苦温,乃治胸痹之品,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之效,尤能下气散血,健胃开膈,对脘胀有卓效。以上皆是章次公独到经验,值得学习运用。
61.关于泛酸之理解
1)因积滞而至,消之宜用神曲,麦芽之流。
2)因中寒泛清水兼酸宜吴芋,干姜之辈。
3)因胃酸水过多而致者,乌魚骨,瓦楞子之类。
4)因肝热而灼胃者,用黄连,吴芋(左金丸)
62.蒲辅周治外感热病,肺胃津伤,高热烦渴者,发明二鲜饮:鲜竹叶+鲜芦根。
63.常用复方图治举例:
1)葱豉汤合止嗽散2)止嗽散合二陈汤
3)銀翘散合葱豉汤4)葱豉汤合升降散
5)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6)藿香正气丸合保和丸
7)金铃子散合失笑散8)六一散合葛根芩连汤
9)三拗汤合二陈汤10)酸枣仁汤合温胆汤
64.葱豉汤(连须葱白,最好是大葱葱白)为肘后方,看似平淡无奇,然诚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我亦喜用之。前人谓,该方通阳解表,用于一切外感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者。
65.《诊余医话》细思今日之一些中医为什么治外感发热不見效?实属西医思维主导,举国医疗大法,一见发热均遒下法。中医应发挥特长→《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时病论》→《湿热病篇》(包括叶,薛,吴,王等温病大家)将热病这块阵地夺回,以彰显中医的独特疗效。
66.孙老一案:孙老认为麻杏石甘汤系主治肺热喘咳,该女乃干咳无痰剧刻时作,咳已半月之久,多属阴虚肺燥。故拟下方三,五剂,以观动静(仅参)。
百合20川贝9甜杏仁9炙百部9炙紫苑9炙冬花15
桔梗3五味子9甘草5
67.小儿发热思路
发热↗表热
↘里热
→表里皆热
→表轻里重
→表重里轻
关于恶寒→多兼表邪
关于口渴,心烦→里热→胃热症
↘身热,咳喘剧肺热症
↘壮热,谵语,神昏→热入心包(夜剧)
↘便秘腹胀→阳明结实
68.我儿科处方每每选用僵蚕+蝉衣颇有深意,实系拈升降散之君臣两味,又加杏仁,射干,桔梗,甘草,作为打底,广泛用于一切外感初起,无论风寒或风热,若更合葱豉汤,通阳解表,其功伟矣,近两年半,凡入群者,或来抄方者,一但领悟,用之,屡获其效,无不拍手称奇,手舞足蹈,故应推而广之,广而告之,总而言之,好自为之。
69.湖南中医附属医一协定处方,抗病毒合剂治发热效好。
银花 连翘 青黛 板兰根 射干寒水石 柴胡 芦根甘草
另利咽合剂:青黛 连翘 玄参 藿香 石膏 魚腥草
70.《诊余医话》有一学生问我临证使用柴胡剂量时,回答如下:
1)疏肝解郁→10克 2)和解少阳→15
3)截疟→20 4)升阳举陷→3
举方名如下:
1)逍遥散 2)小柴胡汤3)七宝截疟饮4)补中益气汤
71.《诊余医话》一病家问孙老:我时常口干,可以用西洋参代茶饮吗?孙老:如果口干是气阴两虚,可以用西洋参。
72.介绍一小方主治闪腰叉气有疗效:
小茴香9延胡索10杭白芍20炙甘草6
73.《据法用药,思路清,用药灵》
1)清热凉血→实热→肺热→衄家。
生地,丹皮,黄芩,白茅根(花更佳),旱莲草,栀子炭,生甘草。
2)清心利水→实火下移小肠。
竹叶,栀子,木通,车前子,生甘草,灯心草。
3)清胃凉血→实热→血热→发斑。
石膏,知母,犀角(水牛角八倍代),生地,丹皮,元参,赤芍,紫草。
4)益气补血→气血两虚。
人参,黄芪,归身,熟地,白术,阿胶,炙甘草。
5)填精益髓→肾精亏损。
熟地,鹿胶,杞子,女贞子,山萸肉,兔絲子,五味子,猪脊髓,龟板胶。
6)温肺化饮→肺寒饮停。
白术,干姜,茯苓,陈皮,半夏,细辛,桂枝,炙甘草。
7)活血化瘀→胃络瘀阻。
蒲黄,五灵脂,元胡,当归,没药,丹参。
8)理气消食→气滞食阻。
木香,枳实,厚朴,炒三仙。
治法是根据病机而来。若欲药精效灵,用药必须紧贴病机,活泼泼地拈药组方,便能药到病除。
74.《感冒治法举要》
一)解表 二)宣肺
以上为主法,并结合它法如下:
1)止咳化痰法2)利咽消肿法3)清肺泻热法4)温肺涤饮法5)清热化痰法6)消食导滞法7)益气解表法8)养血解表法9)助阳解表法10)滋阴解表法11)解表利水法
75.甘草:1)炙则补中2)生则泻火3)入表助表4)入里助里5)益气复脉(炙)6)生用解毒7)十方八用8)堪称国老
1)少阴客热咽痛,甘草汤主之。2)不差者加桔梗主之。
3)于是桔梗汤成了经方。4)凡由桔梗汤加味可十可百之方也。5)凡外感病卫分肺家我皆加之→杏仁,桔梗,甘草。
76.一病人,重证肌无力(上眼睑下垂)用下方七剂,略觉轻松。
炙黄芪15白术12当归6丹参12升麻5桔梗6枳壳10
胆星10地龙10防风9炙甘草6
77.《感冒组方药队举要》
1)葱白,豆豉。2)苏叶,防风。3)荊芥,防风。
4)麻黄,桂枝。5)桂枝,白芍。6)杏仁,桔粳。
7)前胡,枳壳。8)僵蚕,蝉衣。9)射干,桔梗。
10)卜荷,连翘。11)桑叶,菊花。12)石膏,青蒿。
13)银花,连翘。14)柴胡,黄芩。15)紫苑,冬花。
16)生姜,大枣,17)神曲,麦芽。18)枳壳,桔梗。
19)人参,黄芪。20)玉竹,当归。
78.治呕方曾用:苏叶2克,黄连2克,生姜汁数滴。一剂即效。
79.叶天士,吴鞠通等精研伤寒论,结合当时的自然环境,发展了伤寒论,补充外感热病辨证,如辨齿之枯荣,辨疹与斑,辨神昏谵语→除阳明腑实外,尚有热闭心包,及湿浊蒙窍,实在是丰富了伟大的宝库,用前人的话说,温病理论和实践是羽翼伤寒,蒲辅周先生及赵绍琴治乙脑及败血证足以说明温病理论和实践的真理性。鼓吹,走极端,不言伤寒论就不是中医,不言扶阳,就不是中医,在博大精深的中医宝库显得多么渺小,多么苍白,多么极端,一上临证便明白了仲景的真言→博采众方,勤求古训。
80.孙老弟子李星:治水肿需要辨证:若肾虚,气短,肾气丸;肿甚者,济生肾气丸;若水肿夹瘀者,以金匮法,血不利则为水,用活络效灵丹和泽兰汤化裁,若痛剧,合芍药甘汤。
泽兰汤:泽兰 当归 白芍 川芎 姜枣
81.下方先标后本,治疗1)不寐2)溲涩:
炒枣仁18茯神18夜交藤30生龙牡各24(先煎)
石斛10炙甘草6砂仁6(后下)黄柏6車前子12(包煎)三剂。
82.孙老上方中用到了封髓丹:黄柏,甘草,砂仁。相关资料如下:
《慎斋遗书》:一妇女泄泻,两尺无神,此肾燥不合也。用肉苁蓉为君润肾燥而愈。张东扶注释:肾燥不合,四字妙极。凡物润则坚密无缝,燥则破绽有痕。余因慎斋肾燥不合之语,因思滑精之证,理亦同情。
那么封髓丹就是治“肾不合”,而善治肾不合之所致滑精,就是“固精之要药”。
郑钦安:此方不可忽视,余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余仔细揣摩,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
近代蒲辅周用三才封髓丹治疗口疮获得疗效。
三才封髓丹:天冬6人参9砂仁3甘草3熟地15黄柏6
功效:泄火坚阴,固精封髓。用于阴虚火旺、相火妄动、扰动精室之梦遗滑精,失眠多梦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口干舌燥之证。临床治疗遗精早泄,糖尿病,口腔溃疡,空调病综合征等。
但上方治龙雷之火不安可以,若肾气久虚,精宫不固者,岂能再用苦寒?宜补肾纳气之法为是。
83.用下方煎水洗痒处:
荊芥9防风9僵蚕9蝉衣9白芷6苦参9甘草6
84.平肝潜阳,养血调经:
天麻10钩丁10(后下)菊花10石决明30生牡蛎30白芍10当归10川芎5丹参12益母草18女贞子18旱莲草18
平肝潜阳:天麻+钩藤+菊花+石决明+生牡蛎
养血调经:当归+白芍+川芎+丹参+益母草+女贞+旱莲
85.高热方:豆豉+荆芥+防风 疏风解表(病因)
僵蚕+蝉衣+连翘 升降散
杏仁+桔梗+甘草 宣发粛降肺气(病位)
石膏+青蒿 退烧(症状)
86.失眠重器:枣仁+茯神+夜交藤+柏子仁+龙骨+牡蛎
87.痛经(小腹寒痛):当归+川芎+元胡+乌药+小茴
88.迎风流泪,肝经风热者:桑叶+菊花+防风+僵蚕+蝉衣
89.夜尿频数:山药+乌药+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
90.口干口苦,胁痛心烦常用药对组合:柴胡+白芍+枳实+郁金+香附+丹皮+栀子+丹参。
91.孙老脉细常用:女贞子+旱莲草。
92.肾虚腰痛:杜仲18,桑寄生18,川续断15。
93.高燕生老痤疮方:枇杷叶10 桑白皮10 桔梗10麻黄3 生地15 丹皮10 赤芍15 夏枯草24公英30浙贝母10黄芩10
94.闭经举例:当归 赤芍 川芎 生地 (四物)
丹参 郁金 益母草 泽兰 (活血行气利水)
香附 甘草
95.痰涕黄白兼夹,说明邪有化热之势,用药应偏重清热化痰:浙贝+连翘+芦根+白茅根
96.腺样体肥大常用药:桔梗+射干+僵蚕+皂刺+浙贝+连翘+海藻+昆布+元参。
散结四药:浙贝、连翘、海藻、昆布
97.手臂屈伸不利,下肢肿痛:
黄芪15 桂枝9 白芍10 生姜6片 大枣4枚(黄芪桂枝五物)当归12 鸡血藤20葛根12 伸筋草10 细辛3 秦艽10 防风10 茯苓12生白术12 骨碎补12
手臂屈伸不利药对:葛根+伸筋草+秦艽+防风
98.白芍,缓中止痛多炒用,敛阴收汗多生用。
99.一般桂枝汤的比例是三三二三:
桂枝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20克,生姜30克,大枣十二枚.七碗水煮成三碗水,分三顿服。
100.药物配伍:
1.杏仁+桔梗+甘草
2.葱白+豆豉+桔梗
3.白术+茯苓+甘草
4.熟地+山萸肉+山药
5.当归+白芍+首乌+阿胶
6.当归+枸杞+菟丝子+鹿角胶
7.生地+知母+黄柏+玄参
8.桑叶+菊花+白芍+牡蛎
9.天麻+珍珠母+生牡蛎+龟板
10.生地+白芍+玄参+麦冬
用药要简练,配伍要简明,用药要疗效好。
1.人参、天冬、熟地名三才汤,补气养血滋阴。
2.人参、枸杞、龟板、鹿角名龟鹿二仙丹,大补元阴元阳,延年益寿。
101.补肾阳处方举例:
熟地、山药、山萸、枸杞、兔絲子、大芸、附片、肉桂、鹿角胶。于此可见温肾补阳均在滋阴的基础进行。
102.师兄验案:小孩面部肌肉抽动,不时挤眉弄眼。两个多月,去过两家大医院。西医做了许多检查正常。三天前发烧,在别处输液两天。烧39.5度。朋友介绍来我处。针刺放血。扁桃体三度肿大。孙老师的感冒发热方。口服70ml一日两次。晚上随访体温正常。面部肌肉抽动治疗中。关注病情变化。此患者与孙老在咸阳治疗的小男孩相似。
103.《温阳法和滋阴法皆是中医的治治法,并且同等重要》,具体如下:
1)肾↗温补肾阳法↘滋阴补肾法。
2)脾→温补脾阳法↘滋补脾阴法。
3)心→温补心阳法↘滋补心阴法。
4)肝→温补肝阳法↘滋补肝阴法。
5)肺→温补肺阳法↘滋补肺阴法。
于此可见五脏各有阴阳(包括气血)治法必须两全齐美,相互统一,阳虚补阳,阴虚滋阴,而且互相照顾,不可偏执,气血亦是如此。古早都开创出补阳滋阴以及益气养血,或阴阳双补,气血双补的经典名方,关建在于我们正确的,全面的理解和准确的运用了。写于四月七点十一分。(仅供参考)
104.治疗儿童面肌痉挛一方:前几天治一高热男孩,三方均加僵蚕蝉衣,其孩素有面肌抽动之症时不时面部挤眉弄眼,不想服几剂,除热退尽,其素日之面部表情亦返朴归真,病家欢喜至极。方药如下:
天麻、钩丁、僵蚕、蝉衣、全虫、丹参、胆星、远志、菖蒲、桔梗、当归、白芍、甘草。
细思僵蚕蝉衣,厥功伟矣古人,用之定驚熄风,蝉衣治破伤风,实儿科要妙之品。于此可见古人之方→升降散→蝉衣+僵蚕+姜黄+大黄,颇具妙义。我用外感每每用射干易姜黄,极感应手,故分享于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