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分享记录——云波

壶丘子

群主我在这里,今天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

我记得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劳动最快乐!好像在今天,我们却忘了这小小的道理背后所蕴含的哲理!

心态很重要,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造就你的行为的不同,甚至人生轨迹的改变!

我希望大家也记住,劳动最快乐!

生命在于运动,何况代表智慧,医理,易理,养生,技击于一体的武术!

武术不同于其它体育运动!

更不是电影或者小说里面那样,发扬光大或者仅仅强身健体!强身健体跑步也行,发扬光大的只能是套路表演!

由于传承的保守,很多师父宁可失传也不乱传。导致很多失传,加上解放后,禁止武术技击类型,只能发展表演型武术,导致武术越来越没落,加上西方现代搏击科学越来越完善,传统武术逐渐成为了一个传说,更多沦为表演,很多更是笑谈!

任何片面的认识,始终有失偏颇,从我自己学武经验,其实传统非常科学,而且有效!这颠覆了我学武以前的认识。由于有些东西门派有规矩我不能破坏,但并不妨碍我给大家讲一些可以交流的东西!

不管现代医学还是体育,现在逐渐回归到古人的认识上来,其实殊途同归!

一个门派首重规矩,规矩是规范人行为的,古代不比现在,很多杀人放火,全靠冷兵器制胜,所以武术就相当于你拥有一种比别人强的本事,用以行走江湖,要是为非作歹,有些师父甚至亲自把徒弟废了!

就像假如你有了核武器,你是不会轻易让别个国家知道怎么生产的是一个道理,所以门派都有规矩,并不是电影里面师父有好东西,追着徒弟觉得他资质不错,非要教!可能不嘛?

所以我们不要被电影以及网上一些偏颇言论所误导,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才行!

不能一味随波逐流!

国家利器,要藏!特别统治阶级更忌讳民间武术,怕造反,所以往往都不推崇技击,而注重表演!

到了民国期间,抗日战争,很多形意拳的武术家才涌现出来,保家卫国,有些本来保守的,都拿出来杀日本鬼子,比如当年我师祖就是国民党冯玉祥军队大刀队刀法制定者。那时候枪少啊!就用刀!

所以我们练武者,有侠义心,有忠义心,有血性,更有不怕死保家卫国的勇气!这种气节在如今社会太少了!

好了,还是接着说武术吧!

古人讲:由武入道,不仅是练武,更是通往了解体悟生命真谛的大门…

那么,今天我也来讲讲形意拳!

形意拳是我入门主要学习的拳种,后来慢慢学的太极,八卦掌,形意拳虽然是内家拳,但其实很多人不了解,不像太极拳。所以我今天也就简单跟大家聊聊形意拳!

形意拳最早来自心意拳,属于三大内家拳之一!

都说形意拳刚猛,直来直去,但少林同样也刚猛,却不属于内家拳,反而形意拳同八卦掌,太极拳成为三大内家拳!不是没有它道理的!

形意拳创始人李洛能拳谱有曰:

「形意拳术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焉。」

「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同一全体功用。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形意拳,顾名思义,外有其形,内有其意,也可说成象形取意!

在中国群经之首《易经》当中,易其实易有三个原则和法则,

其中,三个法则就是,象,数,理。

象就是现象,也可以说卦象,比如我们画画,虽然用的墨水,没有颜色,但哪怕就圈两笔弄个眼睛嘴巴弄个圆圈,寥寥几笔,我们一看就知道像人。实际画和真实的东西区别很大,只是我们把它联系起来了而已!

任何一个现象,也一定有它的理,同时每个现象,又一定有它的数。

就像我们手机拍照,照片显示出来是它的象,怎么显示出来又有它内在的理,其中的理通过内在二进制的转化有它的数,以及显示出来的象数还有分辨率!

武术虽然有些许不同,但其实也一样!就像武术中很多模仿动物的“象”

不知道大家都看过《孙子兵法》没?其中经常会讲到“势”。

我发现很多练传统武术的喜欢在形上去下功夫,却很少在意和“势”上下功夫!

就像你准备跳远,得有个动势,你看动物界老虎,狮子扑击猎物,都有势!得学习通过他形体背后内在需要的那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就像你把大石头放在悬崖边,一碰,那个势就出来了!

有句成语很好,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形意拳十二形,其实外观来说并不怎么像动物,更多取得其“势”!

象形取意,意有其势,还得有其意!

李洛能拳谱说: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先把这些枯燥道理陈述一下。

易经中还有三个,一个是变易,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的。一个是简易,大道至简,就像电脑二进制的1和0,可以衍生出无数变化。三就是不易,就是在一切变化的背后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存在!

在《乾卦》中,就像你出拳,准备出拳,初始状态就是乾卦第一步——潜龙勿用!这个时候可以用形意拳截法,你只要轻轻堵住对手的拳,哪怕一个指头,对方就出不来了。你看拳击当中,一旦搂抱,就发不出力了,必须把手抽来蓄力再来!(当然形意拳可以不用距离发力,这是后话)

乾卦后面就是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特别这个时候拳通过力量,重力加速度,就可以发挥力量最大化!

当拳发直的时候,也就是势尽,就没有力了,手伸直到极限。这时候就是乾卦亢龙有悔,群龙无首!这个时候可以对对手进行带或者捋,或者送!

当然这都是外在形体上,所以形意拳要求练出不用距离的劲力,也要求出拳手不能伸直,伸直则变穷也。出手快,收手更快!

任何内家拳都离不开内在,也离不开呼吸!

形意拳主要从开始立正站立,全身放松开始,这就叫做无极,没有动作,一切都在初始混沌状态。

当心念身体一动,气机始发就叫做无极生太极。手脚蓄势,重心一分则太极生两仪。手脚一动,两仪生四象!

形意拳重劲,首先就得改变人的后天习惯,先天后天说起来有点玄虚,其实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掉东西到地上了,我们首先会弯腰去捡。而小孩子会先蹲下去再捡!还有你看小孩柔软的没有肌肉没有力气,可那个拳头握得那是相当的紧,这就是筋骨力!

形意拳主要就是五行拳。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

劈拳属金,通肺!崩拳属木,通肝!钻拳属水,通肾!炮拳属火,通心!横拳属土,通脾!

五行拳,形意拳之本也!

在遗留的三大内家拳拳谱中,形意拳是最多也最细致的,对人从形体到精神都有论述,而太极拳拳谱原本没几篇,八卦掌也是!

其中形意拳之道有七拳、八字、二总、三毒、五恶、六猛、六方、八要、十目、十三格、十四打法、十六练法、九十一拳、一百零三枪之论。等等

虽然听起来多,但实际上根本还是在劲!

形意拳就这五拳,但我有个师伯,一辈子就只练五行拳当中的一拳,可想而知并不是越多越好!这点很重要!

形意拳重劲,但有几点很重要!不管你练太极还是八卦掌都一样!

拳谱是这样的:「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身内中和。习者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很多练拳容易被感觉迷惑,比如身上哪点发麻,哪点又热呀,或者丹田又怎么了等等,然后我们就容易去注重注意这些!其实每个人感觉都不同,前辈拳谱这么说的意思,就是让我们不要落于感觉,而是要以拳理为指导!而不是被感觉指导!切记

其中形意拳薛颠说过一段话:

练拳术,应循规蹈矩,不可固持己见,致有偏枯之弊。若专从力之方面发展,则为力所拘;专从气之方面发展,则为气所蔽;专求沉重,则为沉重所捆,专求轻浮,则为轻浮所散。

世人练拳多是执著一项,或是求重,打沙袋、负重力,或是求轻,故弄玄虚。

薛颠则说求什么便被什么局限,拳术是无所求的。轻与重都不是拳术,拳术是能轻则轻、能重则重的东西。以轻练轻、以重练重,就离题万里了。

练拳容易执著,练出了力度,得意于力度,会产生很多错觉,功夫不易上身了。同样,练拳有了轻灵感,得意于轻灵,就肤浅了。处处得意,便无进步。所以,提醒大家一下,这个适合任何拳术!

形意拳练拳有三害,而我们平常人用力,往往肚子胸口憋一股气,这样便于力气更大!

三害者:一拙力,二努气,三挺胸拔腹是也。

《形意拳术讲义》也讲了三害,词汇大体相同,《象形术》中的三害更详细。

第一害是拙力,书法也要避免拙力,有人写字一味用力,不顾起承转折,一狠到底,字如铁棍拼成的,毫无美感。书法一旦养成用拙力的手感,便一生难改。习武也一样,一旦形成拙力,不但难成高手,并且后患无穷,会造成局部硬肌,或生出肉瘤死肌。

有人骨折了,骨头重新长好后,与原来的大小、位置不同,原有的肌肉纤维不能承重,于是长出了新的肌肉纤维以支撑。新长出的纤维,破坏了自然的肌肉模式,在行走坐卧时并不能得到锻炼,于是开始硬化。

你看一般铁砂掌的,经常拍打,手很厚老茧也多。还有有些练蛮力,有经验的按摩师知道,按有些部位时,会发出“咯咯”的声响,好像按在塑料上,这就是硬肌。并不是肌肉死亡,而是硬化。这种难治愈,针灸按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

练武一味用狠劲,破坏肌肉自然的模式,虽然有效,但不建议这样干,得不偿失!

我师父跟我说,要是我手有老茧,出去不要说是他教的!

所以我一直细皮嫩肉,哈哈!开玩笑的

女孩子就喜欢!

形意拳的意很重要,以前我在群里专门说过这个,今天就不再重复了!

其实现代搏击也一样的有意,比如意念打物体后面!

而初步练习练形意拳劈拳的时候,《逝去的武林》也有讲。一掌劈出,不能仅止于掌上,要力所能及地放出去,这是“意大于形”,是形意拳正常的练法。

而慎独的练法,无需用意,这就不是一般人随便知道的了!

诗人观风景会有名句自然涌上心头,其实人与风景之间没联系,无直接作用,但人可以感悟风景。

练拳有时候不是让你感应那个哪点发热,发麻!而是身正意正,在拳中规矩下不断更正身体,从而让身体符合拳理!这样不断积累,才能成就功!

形意拳是歪理,处处和别人相反,别家练拳是“外向”的,看着别人块头,肌肉,动作是人都有几分能耐!

形意练拳是“内向”的,别家打拳,出拳时使劲,呼气越猛出拳越猛。而形意不练呼,要练吸。

气息在内部运转,自然生出的才是力之所至,不得不发!

据我所知形意拳在拳谱中,我说的拳谱中哈,唯一提出劲的明,暗,化!这个化不单是太极那个化,很多人从字面去理解是不对的,这只是形容!郭前辈也把形意拳三步功夫分为易骨,易筋,洗髓!这些东西了解可以。非要去深究没必要!

练拳得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喜好,性格,因材施教!

所以内家拳教出来的人。都有自身的特点!

拳其实很多都是科学的,

其实很多道理跟人体力学,还有自然规律分不开的

比如:形意拳的头顶,下颌收。你缩着脑袋或者仰头出拳试试?大家可以马上试!是不是不行嘛!而且下颌收,别人缠你脖子,缠不住,因为下巴顶到了。而且别人打你咽喉,不容易打到!

所以呀,这些师父不跟你点明,你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什么个道理?

当然这种自然之道理贯穿全身,只要你符合,就有效果!当然需要懂得的人跟你说,不然你不知道!嘿嘿!

形意拳主要练的就是劲,其中有很多方便法门,方便法门其实很难突破一定局限,但见效快,容易学。不像内在的东西,或者六合之力!

首先,就得了解身体结构,最简单的就是步子站得开,肯定要比你立正站要稳,但步子越大,进退灵活就差了,所以中间有个东西叫做度或者分寸!

师父一般在刚学拳的时候都会纠正这个,先从形体,最后深入内在!

劲这方面,我不透露太多!练就六合之力,即使常人都会力量增加不少!还有一种就是利用重心打人。或者打对方重心,或者利用自身体重来打别人!

这些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学东西永远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很多东西跟你心里作用有关系!

所以有些大师为了追求名声,自然吹功要好,有些为了追求玄虚,自然要懂点佛道之学,有些人追求实际,自然就不会相信玄奥的那些东西!所以自己得给自己定位,学武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学?

我离题了!

形意拳在发劲不够的时候,有个方便法门,叫做“四梢”,所谓四梢齐,劲力出!

四梢就是,肉梢,舌头。筋梢,指甲。血梢,头发。骨梢,牙齿!我就不细讲,

简单举个例子:你看猫抓老鼠看不出来,但猫遇到狗的时候,牙齿用劲,指甲尽出,毛发都立起来了!人遇到危险有时候也会有这种反应,比如走夜路,汗毛都会立起来起鸡皮疙瘩!身体敏感平时很多!

练拳练出劲了,只能说你有打击对方的能力,打不打得到对手,能不能实战是两回事!

所以形意拳练法跟打法是不同的!

形意拳据说就是战场拳,讲究招式简单,快捷,有效!

如果你上战场,还像电影里面拼什么招式,估计要么自己累死,要么乱拳打死!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如果打半天,怎么可能!

你们看过拳击,散打吧!一般一场三分钟,可打一场下来人就很多累得不行了!

但你知道吗?台下的时候这些拳手那个体能不简单呀,训练好苦!我相信很多每天练一个小时的大师是做不到的!但上了擂台,消耗太大,身体心理都受到很大考验,所以群里打过的就知道!

所以战场,真正的实战不是电影小说渲染的那样!

那是艺术,不是武术!

其中打法有眼法,手法,肘法,身法,膝法,步法!

其中身法,步法最难!

形意拳的拳法,打法都有明,暗,化的变化,最简单的打法口诀:

起如钢挫,落如钩杆。

只要拳一动,就像挫刀一样,全身劲力所至!当你拳出去收回来要想镰刀一样,即使收回也是打!不像外面的打拳,光是出拳打人,形意拳讲究处处都是打,回手一样要杀人!

还比如口诀:

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敌手还嫌慢。就是讲究不要停留,不要打了别人傻站着,即使打倒别人都已经嫌慢了,很多练形意拳太死了,劲是打,但做不到快字!

还比如: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

就是说实战的时候,不要去想我用什么招式破别人,实际实战变化很快,哪容你慢慢思考,还不如直接进步!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这么说!

其实说白了,最终都要根据对手变化而变化才是真功夫,人是活的不是死的!

所以不要忘了形意拳的一句口诀:

打法定要先上身!

自己身上没东西,再厉害的打法也没用,只有自己练上身了,才能用上打法!

最后说一句心意拳,形意拳都有的歌诀:

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

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自古六合无双传,多少无妙在其间,

设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

武艺都道无真经,任意变化势无穷,

岂知悟得婴儿玩,打法天下是真形。

拳术本无好坏,高低之分,关键在于人,在于真传!大家早点休息!

——云波2016年5月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