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古代文献证候要素及用药规律研究

结合对导师程兰副主任医师治疗内异症的相关门诊病历进行整理,探究导师用药规律。

结果: 1.总病性证候要素:血瘀为最多,占24.32%,其次是血虚,占14.41%,气滞占13.72%,气虚占10.65%,寒占9.92%。 2.病性证候要素类别:气血类为主,占65.38%,其次是六淫类和五邪类,三者共占93.35%,其他类占6.65%。 3.六淫类证候要素:主要为寒邪,占57.49%,其次为风邪占28.13%,湿邪占6.73%。 4.内生五邪类证候要素:主要为内寒,占52.21%,其次是内火,占21.67%,内燥占13.79%。 5.气血类证候要素:血瘀为最多,占37.21%,其次为血虚,占22.03%,气滞,占20.98%,血虚,占16.30%,构成气血证素中的主要部分。 6.靶位要素:主要为胞宫,占21.45%,其次为少腹,占20.60%,冲任占16.38%,肾占14.02%,肝占13.51%,脾占13.34%。 7.病性证候要素的组合:两两病性证候要素组合气滞血瘀为最多,占12.54%,其次是气虚血虚,占12.04%,寒血瘀占10.13%,另有主要组合为寒气滞、气虚血瘀、内寒血瘀、风寒、风血虚、风血瘀、血虚血瘀、寒气虚,以上累计频率>60%;气滞血瘀、气虚血虚、寒血瘀与第三个要素组合分别以气滞血瘀寒(19次)、气血血虚血瘀(25次)、寒血瘀风(23次)为最多。 8.总病性证候要素与靶位组合:少腹血瘀占13.03%,胞宫血瘀占6.28%,少腹寒占4.27%,胞宫寒占3.91%,少腹气滞、胞宫血虚分别占3.67%,肝血虚占3.44%,脾气虚、冲任血虚分别占3.20%,肝气虚占2.84%,胞宫内寒、胞宫气虚、肝气滞、脾血瘀分别占2.73%,脾气滞占2.61%,以上组合累积频率>60%。 9.各类病性证候要素与靶位组合:六淫类要素与靶位组合以寒少腹、寒胞宫、寒冲任的组合为主,分别出现36次、33次、28次;内生五邪与靶位组合中以内寒与胞宫、少腹、冲任与靶位的组合为多,分别出现23次、18次、16次;气血要素与靶位间组合以血瘀少腹、血瘀胞宫、血瘀冲任及气滞肝为多,分别出现110次、53次、35次、35次。 10.古代文献总药物功效分类: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次最高,占25.37%,其次是补虚药占24.03%,第三位的是理气药占9.57%,第四位的是温里药占8.64%,第五位的是利湿化痰药占7.51%,这五类药物共占75.12%。

11.古代文献高频药物:川芎、延胡索、莪术、三棱、桃仁、牛膝、红花、乳香、没药、丹参是活血化瘀药中的高频药物;当归、甘草、白术、白芍药、人参、熟地、黄芪、山药、鳖甲、杜仲是补虚药中的高频药物;总的高频药物为当归、川芎、延胡索、香附、茯苓、甘草、肉桂、白术、莪术、白芍药。

12.导师程兰副主任门诊治疗内异症用药功效分类:

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补虚药、理气药。

高频药物有:当归、茯苓、丹皮、益母草、桃仁、香附、延胡索、红花、白术、白芍药、川芎、三棱、莪术。

结论: 1.血瘀是内异症的基本病性证候要素。 2.外寒与内寒是内异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3.气血失调是内异症的病理基础。 4.少腹血瘀是内异症的根本病机。 5.气滞血瘀、气血两虚夹瘀、寒凝血瘀是内异症的三大主要证候。 6.活血化瘀是治疗内异症的根本大法;同时重视补虚固本,着重肾、肝、脾的调节;兼以理气、散寒、化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