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什么是文物博物馆信息化?为什么要建设、该怎样建设?这些问题让我们困扰并探索了近20年。
今天,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我们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复兴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许多事物的看法或固有观念也在不断革新。文物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到了值得总结和反思的阶段。
进入本世纪以前,中国尚没有国家级的文物博物馆信息中心,只是有一些大单位、社会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机构改革和文博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国家文物局审时度势,于2001年将原有中国文物流通协调中心改组为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并赋予了它新的定位和职能,使之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文博信息中心。这次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代表着文物博物馆行业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上有了创新性的突破。这在当时所有部委的机构改革中,是走在前列的。
为了总结文博信息化工作,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文博信息化的概念和服务目标
文博信息化是什么?笔者想用通俗的语言来加以概述,即两个方面:一是将现代信息等科技手段(不仅限于计算机、通信等技术)运用到文物博物馆事业中去,改进现有工作方式;二是用新科技新科学理念引导并调整文博事业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思维。
为什么要进行文博信息化建设?或者说这项工作的服务对象和目标是谁?笔者认为可分为两类。
从用途来说,就是服务于文物保护、文物利用和文物宣传(笔者认为,文物保护和文物利用都离不开文物宣传,而文物宣传并非保护或利用的内容之一)。
从主体来说,就是服务于文物行政部门、文博行业和社会。换句话说,就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二、2001年以来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2001年至2017年的文博信息化工作,呈“点—线—面”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2010年)是布“点”阶段,这是信息化发展中的起步阶段,属于“1.0版本”。许多方面需要布“点”、打基础。
设机构。在国家文物局、各省(区、市)、市、县建立文博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和具体工作机构。
配资金。随着馆藏珍贵文物调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等项目的开展,国家有了专项拨款、各地有了配套资金。
打基础。国家文物局成立了信息中心(并于2006年加挂了“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的牌子”),地方各省搭建了数据平台、17个省建立了省级数据中心。
立标准。通过项目开展,制定并颁布了关于数据采集、审核、管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成为文博信息化的国家规范。
建队伍。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分赴地方,先后组织培训200多次,从计算机入门、到文物拍照、数据采集、再到处理入库等,手把手地教给基层工作人员,迅速培养了一批人才,有的甚至成长为既懂计算机、又懂文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人才队伍建设打下了基础。
电子化。这期间,采集了全国馆藏珍贵文物和部分一般文物等数据。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变成了现代电子档案。
这些工作“点”的布局,在今天看来很初级,但在当时却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让整个文博行业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质”变,为之一振。大家认识到,原来文博行业并不是“老土”、并不落伍,我们离新科技并不遥远、我们也可以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也是国家信息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旧布新、观念变革,就是第一阶段工作最可喜最成功的地方!
第二阶段(2010年-2016年)是连“线”阶段,这是信息化发展中的初步阶段,属于“2.0版本”。一方面,原有许多“点”开始“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布局“点”;均逐渐“连点成线”。
比如,原来仅有馆藏珍贵文物、部分一般文物等数据,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结束,丰富并形成了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和可移动数据库等。这条数据库的线索越“连”越“长”。
2010年以后,国家文物局委托研发并开始使用OA系统,后来各司室根据行政工作需要,委托研发了考古发掘电子审批系统、博物馆评估管理系统、文物进出境审核系统、网络报审系统、网报网审系统等。这些新的“点”,逐渐穿成国家文物局政务服务系统这条“线”。
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是织线成“面”阶段,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阶段,属于“3.0版本”。
这阶段信息化工作由浅入深、在纵横两方面不断延伸。比如,数据的采集范围越来越大、数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据的使用方向越来越专、数据的标准化越来越精细;电子政务服务的集成范围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等等。集约化、规模化是它的重要特征。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笔者认为,有三个层面。
一是搭建政务综合服务平台。
围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规划并搭建统一的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将现有的政府门户网站、各类行政服务系统,如考古发掘电子审批系统、文物进出境审核系统、网络报审系统、网报网审系统等纳入,并加以整合、完善;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研发并补充新的电子系统。真正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一键进入,轻松办事。
这好比医院,为了提高行政服务水平,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改进挂号、收费、取药、出入院结算等医事服务水平。文物行政部门建立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简便易行的政务服务平台,就是为了达到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
二是引入并推广新技术手段。
围绕提升全行业业务水平,可采取两种引入新技术手段的方式:一种是从其他行业或领域引进吸收新技术手段,经过改造、加工,运用到文博行业;另一种是针对文博行业某一项业务需求,有目标地寻求、并从其他行业或领域中引进恰当的技术或手段。经过试行磨合后在文博行业全面推广,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比如,医药行业从别的领域引进了相关技术,改造或研发了超声、CT、核磁共振等医学技术,并全面推广,促进了整个医药行业的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三是为保护与利用提供专项数据服务。
目前,针对文物采集的数据还主要停留在基本信息层面,缺少应用于文物保护和利用的专项数据库。比方说,各类文物的病害专项数据库,修复信息数据库、文物抗震研究专项数据库、文物展陈设计库、考古发掘现场数据提取库等等,无法进行更为精深、全面的研究,谈不上如何加以利用。因此需要建立专项数据库,用于研究、管理等工作。
还拿医院举例。医药行业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获得了海量数据,形成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各个不同专科、不同类别疾病,可以通过这些专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治疗方案或方法,实现对症治疗。
四、几点思考
从2001年至2017年的近20年间,文博信息化建设所走过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是辛苦的,人们有过犹豫、疑虑、质疑,甚至有过反对。但无论怎样,选择这条道路的正确却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它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摆在面前的有这样或那样大的困难,但它取得的成绩或带来的巨大变化却是不容否认的。因此,笔者有几点认识可供参考。
一是对待新事物要认真观察、勇于实践、敢于总结,但不要急于否定或反对。通过学习《实践论》我们知道: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嘲笑一个新事物的初生形态,好比不能嘲笑一个婴儿的年幼无知。前几年采集的文物数据信息,受当时认知和技术水平的制约,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缺陷或不足,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这些工作的重要意义,应该看到它带来的理念创新和思维变革。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对于数据的采集将会积累更多的经验、数据的质量和实用性将越来越高。
二是要打破条块分割,促进共融共享。资源共享不仅是在文博行业,在社会各个行业都是个难题!但无论何种原因,信息资源不仅是当前、也是今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以前,不同品牌手机的信息是无法交换或共享的,需要用许多办法去转换解决。这几年,随着人们需求的发展,这一情况改善了。现在广泛使用的充电宝、数据线很多可以通用了,这一改变不仅大大方便了消费者,促进了手机行业消费量的增长和整体发展,也带动产生了许多配件产业,并没有哪家手机厂商因此减产甚至倒闭。因此说,盲目的害怕或阻止资源共享是没有道理的。
三是积极探索,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定位。
前面谈到了文博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对象和目标。围绕这些对象和目标,我们要展开有的放矢、科学精准的建设实践工作。说到当前,就是要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程和互联网+中华文明计划。这两项工作,前者既符合国务院“内外联动、点面结合、上下协同”的工作思路、“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的目标,能有效服务于文物行政部门、文博行业和社会,服从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后者能够将文物保护、利用和宣传有机结合并带动发展起来,扩展文物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都非常重大。因此,下一步我们要积极思考研究,认真将这两项大工程办好,真正将文博信息化工作落实落地,促进文博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