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在草木间?
茶是一种文化,茶道、茶艺、茶学、茶德等等不一而足。
林清玄说:“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就是回归大自然,回到草木中间去。
那么,“茶”字真的可以拆分为艹、人和木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茶的历史,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茶圣认为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然而,在中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往往把农业、植物相关的起源,都归结于神农。
关于茶叶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西汉王褒的《僮约》,文中两次提到茶。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至少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茶了。
然而,茶叶的“茶”最初却用“荼”字表示。荼本是苦菜,茶叶也味苦,古人就借“荼”表示“茶”。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并未收录“茶”,可见东汉还未出现“茶”字。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考证:
按茶荈之茶,与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铭,见大历十四年(779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798年)刻'荼宴’字,皆作荼……至会昌元年(841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此一画,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
根据顾炎武的分析,大约在中唐之后,“茶”字才由“荼”分化而来。
从文字学的角度上看,“茶”是在“荼”基础上简化出的符号字,字形不具有表意作用,也无法进行拆分。
“茶”字不是草字头,因为茶是树不是草;另外,在造字的年代,很难将“人在草木间”的景象,跟“茶”字的含义联系起来。
文学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茶”可以拆为“人在草木间”;文字学上却要遵循汉字的规律,“茶”字只是一个不能拆分的字符。
茶,我们就聊到这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