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 | 没有这次疫情,我都不知道东西方文化差异那么大!

全文共计6965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今天和一位意大利朋友聊天,与他讨论为什么这次欧洲的疫情会在意大利爆发。

他解释道意大利是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其中23%的人口在65岁以上,并且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在西方人里也算最高的。所以面对这次疫情,重症人群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欧洲国家。

说完,

他突然俯下身吻了下我的头,

并说上帝保佑中国和意大利。

他竟然吻了我的头!

我当时虽然表面平静,

可心脏简直要炸掉了!

虽然我知道意大利人人都是接吻高手(他们每年花在接吻上的时间有2周),并且他近期没有回意大利,我也没有回中国。我也知道澳大利亚目前疫情并不严重,截止到今天为止是116例。

但作为一名孕妇,一名中国人,我每天都在提防着陌生人靠近!尤其是为了和其他人保持一致,我也不敢带口罩!

我知道他只是想表示友好,可是目前这个情势,大家还是保持一点距离比较好对不对?也许这才是保持友好的最佳方式?

我和我先生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在英国住了将近8年,后来又移民到澳大利亚,欧洲,北美,澳洲又都游了个遍。

自以为在国外生活很适应,也很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但通过这次疫情,我才意识到中外的“文化差异”如此巨大!

虽然现在海外各国的新闻头条基本都是Coronavirus,但老百姓,媒体,各级政府以及医护部门对此次疫情反应却各不相同。

尤其是让华人吐槽的“禁带口罩”政策,难怪很多留学生和海外华人都吓得连夜坐飞机躲回国。

这是我英国闺蜜发给我的照片。她上周本来带着口罩出门的,一路上发现老外们投来恐惧的眼神并纷纷躲着她走。并且刚一进大楼,就发现了这个禁止带口罩的警示牌。她现在带也不是,不带也不是。

No.1

对这次疫情的重视程度

👉 西方老百姓普遍乐观

虽然春节后我们国家的疫情严重到天天在海外新闻上热搜,但西方老百姓普遍觉得这是一件离他们很遥远的事情。

我老公一个澳洲同事就很轻松的说,为什么要怕冠状病毒呢?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更高!但是距离我们很遥远啊!

我老公反复解释,传播途径不一样,埃博拉主要是靠接触时的体液传染,而新冠可能双方近距离接触15秒就能传染。

可西方人依然乐观的觉得 It’s just a flu, 和流感差不多,死亡率只有2%。并且只有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才容易传染。

⬇ 这两张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新冠一般流感的传播力度不同。

假设一个确证病例可以感染2.6个普通人,一旦感染人数超过100,后面病例就开始爆炸性的增长。而一般流感一个病例平均只能传染给1.3个人,并且致死率也远远低于新冠。

这种轻视的结果是什么呢?

周末依然兴高采烈的聚会,各种大型活动一个都不能少。4月份的复活节依然不能错过度假,依然现在机票酒店都很便宜啊!尤其是之前坐不起来豪华邮轮,现在竟然1折,走起!

👉 工作场所也不能停业

中国疫情开始扩散的时候,即使不严重的地区也立刻行动起来,封城封路,学校放假,企业也都响应号召关门歇业。

可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政府机构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没有那么强,尤其是使唤不动这些私人企业。停业就意味着0收入,负收入,老板怎么同意?

上周一个在英国工作的同学和我抱怨:

两个同事从英国去意大利出差后发烧,在当地想进行测试根本不可能,因为意大利轻症不给测试。所以现在报道出来的人数基本都是重症。并且两个同事回来后也不用隔离,退烧后依旧要来上班。

即使学校也不能随时关门,比如上周二在悉尼一所叫做Epping Boys High School的中学,一名男生确诊了新冠。

但学校也只是暂时性关门几天,这周一马上就又开始上课。只有这名男生的亲密小伙伴和几名教职工被要求居家隔离14天。

👉 官方对疫情也普遍轻视

除了一般民众,即使西方政府部门对疫情也明显没有重视起来。官方除了强调勤洗手,有症状的自我在家隔离,甚至还不让带口罩。这一点我们之后再详细吐槽。

比如今天法国的确诊病例已经到了1784例,即使和意大利做邻居,法国的卫生署总署长依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强调“要勤洗手,带口罩没有用”。法国街头狂欢的节日一个都没有取消,公共场合也没有人带口罩。

如果你是官员,你带口罩了怎么办?

可以参见周围带口罩参加会议的意大利议员,当天就被集体群嘲了!

有中国的前车之鉴和血泪的经验史,面对疫情西方人依然从上到下洋洋得意。认为这只是中国医疗的落后,而西方医疗技术先进,公民生活水平良好,自然环境更是无与伦比。

当然,他们现在已经被打脸了!

👉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意大利到写文这一刻,确诊人数已经上升至10149例,而这还不包括那些轻症没有得到检测机会的人群!

而今天对于欧洲人的重磅消息应该就是英国卫生部长被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并且她在过去一周在议会上与上百人会面,还与英国首相一同在唐宁街10号参加了招待会。

👉 海外华人普遍紧张忧虑

我们国内中国人就不必说了。即使在海外的中国人,各种群里都是忧心忡忡。

我加入了几个当地华人妈妈群,群里的状态除了每天普及新冠常识,哪里可以买口罩和消毒液,每日感染人数更新,讨论最多的就是各种“请愿”。

例如,请愿让大家带上口罩:

请愿让入境人员都自动隔离14天:

请愿因为有确诊病例让自己孩子的学校停课;

请愿不要让意大利北部的车队参加F1而进入墨尔本;

……

这绝对不是妈妈们闲的无聊而故意找事情做,而是每一个中国人,即使身在海外,对疫情也有着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甚至在国外医院里工作的华人医护人员也忍不住了求曝光,因为

“医院禁止医护人员戴口罩!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当有COIVD-19确诊病人入院的时候,医院先把病人安排在普通的3-4人病房,3天甚至4天后才转移到隔离病房,期间没有任何隔离措施。而且(普通)病房中还有其他病人,相当于把病毒完全暴露在公共区域中!”

而这名医护人员所在的悉尼Ryde Hospital从前台,到急救室,再到清洁工,统统都没有口罩。

悉尼Ryde医院内(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而在悉尼其它医院工作的医护朋友们也纷纷反馈类似的情况。

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人告知,“医院都不让戴口罩……甚至有医生因戴口罩被批评,还要向病人及家属道歉。” 

No.2

西方人为什么反对带口罩

前面提到西方人除了普遍上心态不重视,和我们最明显的差别就是

他们非常“反感带口罩”!

对,不是懒得带,也不是买不到,

而是非常反感,

有口罩也不想带!

我前两天还曾经好心的问另外一个怀孕的澳洲同事,我说,你需不需要口罩啊,我家里还有一些。她呵呵一笑,告诉我孕妇的免疫力更强,完全不需要口罩。

而带上口罩的留学生,如果遇到一些激进的种族主义分子,轻者被谩骂,推搡,严重的甚至被暴揍一顿。

即使老外朋友,也会友好的说上一句:Take off your mask and enjoy the fresh air. You are young and will be fine.

除了民间反对,一些公开的正式场合,官方也是反对带口罩的。

不仅意大利的议员因为带口罩进入议会被嘲讽,在瑞士,一名女议员因为带着口罩出席当天的瑞士联邦会议而被驱逐出了议会大厅,理由是“扰乱议会秩序”。

而其他西方国家,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的卫生部也都公开发表声明称:“普通民众带口罩没有意义”。

所以,“带口罩等于生病了”

这一观念在西方社会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我们亚洲人认为带口罩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并且对别人起到了安慰作用;而西方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带口罩会让别人产生焦虑感。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 防止引起恐慌

我所在的妈妈群里就有一个朋友分享这个例子:

澳大利亚刚开始有第一个病例的时候,她就让女儿上学的时候带上了口罩。没想到老师在校门口特意叫住这位家长和学生,先是表达关切,紧接着就严肃的说:

还记得吗,我们在学校说过公众场合最好不要蒙住脸,连穆斯林同学都不会这样做。”接着又转身和这位妈妈说:

你知道澳大利亚卫生部门建议不要12岁以下的孩子带口罩吗?还有你们这样做其他学生和家长怎么想呢,会引起大家的恐慌的!

而德国第一桩和新冠肺炎相关的诉讼案就是因口罩引起的!

德国机场的一位员工就把老板告上了法庭,因为老板不允许他们在工作中佩戴口罩和手套!即使他们在客流量大,密闭环境的机场内工作。

老板担心带口罩会带来紧张和恐慌,导致吓怕顾客,继而威胁员工:如果有人再佩戴口罩,就直接收拾东西回家吧!

👉 文化差异

虽然西方人对口罩如此抵抗,但最初的外科口罩就是被德国医生在1896年发明出来的,后来又经过了英国和法国医生的改良。

而现在人们所用的防疫口罩则诞生在中国。

1910年中国东北遭遇鼠疫的时候,就当是负责防控治疗的华人医生伍连德将建议的外科手术口罩改造成了防护用品,要求所有参与的医护人员都开始佩戴。

当是参与防疫的日本和欧洲医生一开始都持有怀疑的态度,带随着一位著名法国医生身亡,防疫口罩立即被采用,并且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东北鼠疫这段历史非常有意思,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而之后近百年的时光里,“伍氏口罩”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流行。

民国时期,中国老百姓饱受疟疾,天花,霍乱,伤寒等疫情的冲击,也全靠这种低成本,最简单的带口罩的防护方式。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带口罩是之前100多年以来形成的卫生习惯。即使到了现代,带口罩也能给人们一种干净,卫生,体贴的保护。

我们的邻居日本,对带口罩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导致25-48万日本人丧生,由此在日本催生了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文化。再加上日本人含蓄内敛的特点,口罩可以适当的产生疏离感,就是日本人所谓的“礼貌”。于是他们稍有不适,就会带上口罩出门。

而由此形成的“口罩文化”也是亚洲特有的一个现象,比如日本有著名的“口罩姬”。而中日韩的明星街拍,机场拍也少不来带着口罩的造型。

而欧美明星遮脸的方式千奇百怪,但却绝对没有一个人选择带口罩。

可西方人在大流感时期也曾被普及过带口罩,那为什么这个习惯渐渐消失了呢?

例如在大流感时代的美国,街头也曾竖起牌子,写着“吐痰等于死亡”。政府也联合一些部门印刷科普常识“带口罩可以预防99%的流感”。但这些习惯却随着大流感的结束而结束。

德国历史学家曾经写过,这与西方几十年来重视医疗保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瘟疫有关,因此从政府到百姓普遍产生了一种“健康自信”。

尤其随着穆斯林人群涌入欧洲和美国,带口罩蒙面涉及到了一些政治因素,政府担心极端宗教主义问题,因为西方国家大部分有“蒙面禁令”。

这类禁令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公共场合不能使用任何材料遮住面部。

疫情发生后,一个中国学生就因为在巴黎地铁7号线戴口罩,被警察处以150欧元的罚款。这也使很多海外华人对到底“能不能戴口罩”一事感到非常困扰。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对带口罩有着种种忌讳,也许带上口罩比当众裸奔需要更大的勇气吧。

当然除了文化的差异,也有很多现实因素,比如口罩的存储有限,不能满足全民使用 (美国有3亿多人,可库存的口罩只有4500万只。)很多欧洲国家口罩全靠进口,中国不生产不出口,他们就只能干瞪眼。

而西方民众也“自由”惯了,政府的能力完全不足以动员全民去做一件事情。

中央政府-州政府(大区)-基层政府相对独立甚至对立,根本不可能像中国一样中央下达个命令,上到各级政府部门,下到老百姓都认真去执行。所以对于西方人来说,全国性动员只能尽力减少群众的恐慌。

No.3

西方人为什么囤卫生纸

说起囤卫生纸这个习惯,我爸今天的观点才叫让我大跌眼镜!

我说,咱们也去囤点吧,我主要怕被这些老外给买光了。今天老外们还和我说,食物可以替代的很多,没有面就吃米,没有肉就吃菜,唯有卫生纸不可替代。

我爸很不屑的指着床头那摞报纸说,谁说没有替代的啊,报纸都能上厕所。

我无奈的看了看那一打掉色的报纸,问到,那要是用完了呢?

我爸更不在乎的说指着后院说,我们可以用树叶啊,还可以去山上捡树枝子!你不知道,我们小时候在林子里跑,难道还会揣包纸巾吗?当然是就地取材!树枝子,草,甚至石头……

澳洲超市早晨刚一开门的样子,厕纸的货架秒空。

所以当疫情在更多国家蔓延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日本,美国,欧洲等多国在置办日常物资的同时,开始大量的囤积卫生纸。

由于一条虚假新闻在香港传播:卫生纸都依赖内陆进口,如今内陆停工,香港手纸马上供不应求,即将没有储备。

于是香港人拉开了世界人民抢购手纸的大幕。随后相似的新闻也在日本传开。

3月4日,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了当地人民喜迎抢厕纸的事迹。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本地超市手纸脱销的照片,当地报纸 The NT News 专门额外印了8页空纸,以方便读者在手纸短缺时应急。

当然,为了抢卫生纸而大打出手的新闻在澳洲也频频登上头条。不是我说,国内大爷大妈抢奶粉也没有达到拔刀相见的疯狂。

👉 生活习惯问题

之所以产生这种囤卫生纸的风潮,和西方人的清洁卫生习惯有关。

比如我们中国人家里,不管是卫生间还是厨房,都会准备抹布。擦手用抹布,抹桌子也用抹布。而西方人更喜欢用一次性的厨房纸或卫生纸。

而根据据statista在2018年的调查统计显示,美国人每人每年需要消费141卷卫生纸,也就是2-3天消耗一卷,是世界第一,占世界卫生纸消费量的五分之一。

接下来的4名分别是德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而中国每人每年消耗49卷卫生纸,大约是一周一卷的量,远低于这次发生抢购的那些发达国家。

👉 卫生纸体积大,一旦缺货很明显

虽然卫生纸往往放置在超市的最后一排货架上,但相对于其他产品,卫生纸密度低,体积大,一个货架上最多也只能摆放几十件,如果缺货非常明显。

一旦出现了刺激人们集中购买的信号,极易被抢购一空,引起“恐慌-抢购-加剧恐慌”的连锁反应。所以与食物、饮水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相比,卫生纸是一个更容易引发恐慌性囤积的对象。

当然囤积也可以发生在其他货物的身上。这类被囤积的商品常常是需求弹性较小,没有什么替代品而且价格不会过于高昂,人人都能买得起,当然还要利于储存。

所以不管是曾经被中国人疯抢的食盐,还是现在被买光的厕纸,都符合这样的特性。

⬆ 这是澳洲抖音上的一个热门搞笑视频,现在买厕纸不管是单层,双层或是三层都像销赃一样私下交易。哈哈哈。

No.4

西方人今后会怎么做?

面对这次疫情,我们中国人的经验真的比他们想象的要多很多。

现在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意大利也开始封城,封国界,并且警车也开始在街头喊话来明确禁令,普及知识。

比如意大利,除了派军人在街上和关卡巡视,无理由随意跨界的人也会面临3个月监禁。对于自由散漫惯的意大利人来说,政府也算出了重重的一拳。

并且欧洲的专家也开始纷纷转头看向中国,向钟南山院士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为接下来的疫情爆发做准备。

我现在所生活的澳大利亚,政府一看情况不对,今天立刻对意大利发布了旅行禁令。禁止有意大利旅行史的非澳洲国籍或永居者入境。意大利也成了第一个有旅行禁令的西方国家吧!

随着疫情日趋严重,中国的防疫经验也在不断影响着西方人对疫情防控的看法。比如身边的澳洲人已经不会再对带口罩的华人投去敌视的目光。相反,他们受到身边中国朋友的提醒,一旦感觉不适立刻警觉起来去看医生,自动的带上口罩外出。

最后,想用日本文学大师《我是猫》的一段话结尾:

镜子是自鸣得意的酿造机,同时又是自我吹嘘的消毒器。

假如怀着浮华与虚荣的念头对此明镜,再没有比镜子更对蠢物具有煽动力的器具了。再没有比承认自己愚蠢更加高尚的了。

在自知之明面前,一切自命不凡的人都要低下头来,甘拜下风的。承认自己的容颜丑陋,也许会成为认识自己灵魂卑鄙的阶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