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我和朋友图图去首都博物馆参观了“文物的时空漫游”展览。这个展览与我们常见的文物展览不同,展厅中竟然没有一件文物,所有的展品都是通过投影技术投影出来的,并且还加入了一些很有趣的互动。看完展览,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就是现代科技能否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呢?
文物的时空漫游 先导片
为了更好的展现多媒体效果,此次展览选取的展品主题应该都是精挑细选,认真制作的,所以并没有展出特别特别多的文物,这一点可能稍微有一点遗憾。但是,科技手段把展览的互动性增强了。比如有一个展项叫做“西域文化碰撞”。在一张桌子上,有许多投影出来的图案,我们只要和对角线的人同时按下这个图案,两个图案就会各射出一道光,自己图案表示的文化就会与对方的融合,然后投影出一个文物。比如“西域玛瑙”和“中国酒文化”就碰撞出了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镶金兽首玛瑙杯。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文化碰撞与融合,特别形象有趣。还有一个叫做“曲水流觞”的有趣展览项目令我印象深刻。展览中使用投影投出了一条弯弯的小河,我坐在“小河”边,看见一个个“荷叶”上托着一个个“小酒杯”“漂”过来,我轻轻用手去“抓”起小酒杯,酒杯就不见了。这种方式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兰亭集序》的创作场景......像这样的有趣展览还有很多,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我认为,把现代科技与历史融合,是一个非常全面并富有创意的展览方式。假如这个展览能够把文物或是其仿制品摆出来,再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互动与介绍。这样,我们可以亲眼看见这个立体的文物,显得更加真实一些,而不仅限于平面投影了。这个展览持续到本月25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如果有时间,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不能到现场的朋友,也可以用手机扫描下列二维码,免费收听《文物的时空漫游》的腾讯课堂,了解20个文物故事。
作者简介:金元宝,男,2007年10月生,六年级“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说』公号创建者,周五专栏小作者。自2016年3月25日起,每周一篇,纪录成长。
元宝爸的话:元宝讲的这个展览我没有去。不过十一期间,倒是和家人一块去了798,看了一个【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的展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大千世界,以一个整合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但科学却解析出了大千世界背后的元素。然后又对元素进行各种人工的组合,创造出很多人类想要的甚至是自然界未必存在的新物质。而计算机带动的信息革命也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被解构成由0和1两个基本数字构成的信息,人们以0和1为基础,分离、重组和再造出更出的信息,原本也是整合状态的自然世界被解析、加工、剪辑、组合,形成了当下虚实结合,既丰富多彩而又眼花缭乱的信息世界。这条物质(自然)——非物质(信息)——再物质(人工自然)不仅构成了科学史的主线、也变成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贯穿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化和发展的整个进程。进入信息革命时代,物质(自然)——非物质(信息)——再物质(人工自然)的链条则形成回环累积加速之势。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对自然与传统的解构和重组进程不断加快,而对信息的全面整合仿佛已不可能,这也成为当下时局变化和个人迷失的一个注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两千多年前的先贤之言从警言变成了预言。当下和未来世人将不可避免地将陷入“整合”困境之中。写着写着就说了这么多,写着写着就变得悲观起来。还是每天早晚上下幼儿园的路上教女儿背诗令人愉悦欣慰。自开学以来,一天一首,女儿已能背诵70多首诗词。教学相长,她对诗词有了兴趣和感觉,我也从“天生诗人”的孩子身上对诗性有了更多感悟。前两日去幼儿园路上对我说,她现编了一首现代的诗,我特意记下:与孩子在一起相处让我跳脱世事忧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陪小孩,关心粮食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