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茶叶战争,晋商赚了上亿两白银

茶文化系列专栏之⑤

出品:抱朴艺文工作室

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中国南部产茶区闽赣鄂,经汉水晋中,穿越蒙古高原,最终到达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形成了一条“万里茶道”,这是继15世纪丝绸之路彻底中断之后,亚欧大陆兴起的又一条国际贸易大动脉。在大约两百年的中俄茶叶战争里,清政府曾凭借“关闭口岸”迫使俄方三次让步、认错;著名的晋商群体,仅凭借中间商身份就从中俄茶叶贸易里赚了上亿两白银。

一、大清国以茶制夷,逼迫俄罗斯三次认错

俄罗斯地虽富庶,而茶布等物,必须仰给内陆。且其每年贸易,获利甚厚,不能不求我通市。中国因得就所欲以控制之。

——清乾隆皇帝,1750年

丝织品已经结束了,棉布也差不多要结束了,剩下的是茶叶、茶叶、还是茶叶。

——俄西伯利亚总督斯佩兰斯基(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пера́нский),1820年

中国茶叶进入俄国腹地,最早的记录是1617年,俄国使者秋梅涅茨将原产于中国的茶叶作为进献沙皇的礼物从中亚带回俄国。

另有记载,1638年,俄国使者瓦西里·斯塔里科夫奉命出使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以茶叶招待瓦西里一行,并拿出200包茶叶作为礼物,请瓦西里转交给沙皇。

1654年,俄国公使巴伊科夫在北京住了半年多,清政府每天提供一定的普洱贡茶给俄国使团,巴伊科夫在同清政府打交道的北京贸易谈判中,购买了中国茶叶带回俄国。

19世纪80年代的压制砖茶场所

茶砖主要用于边销或卖给俄罗斯

这种神奇的中国树叶,在百余年时间里,从俄国宫廷流行到民间,逐渐征服了俄国人,成为其生活必需品。到17世纪,中国的砖茶在俄国已经培养起一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群体。

1764年,俄国人米勒在他所写的关于赴华使团的意见中说:“茶在对华贸易中是必不可少的商品,因为我们已习惯了喝中国茶,很难戒掉。”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也写到了俄国人喝中国普洱茶的情形。因为气候和土壤原因,俄国不产茶,巨大的市场需求只能从中国进口得到满足。

俄国特有的以碟饮茶习俗

1693年11月,俄彼得大帝派出175头骆驼,组成著名的伊台斯茶商队,到达北京,1695年2月,这支茶商队满载中国茶叶,返回莫斯科,茶叶的丰厚利润,使其成为沙俄皇室垄断产业,也由此拉开中俄国茶叶战争序幕。

1724年,因俄国茶商不守信用,雍正帝断然停止中俄贸易,俄国茶商不得不派出谈判代表,双方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谈判,就原则问题达成了10项协议,签订了《布连斯奇界约》,界约详细勘分中俄边界,竖立界碑,约定中俄茶商贸易规则。

1727年,中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自此,边境小镇恰克图正式成为中俄两国陆路唯一通商口岸。翌年,俄国政府在恰克图建立了贸易市场,中国商人则于1730年在恰克图对面的中国境内建立了“买卖城”。

图:十九世纪的恰克图

(“恰克图”来自蒙语,意思是“有茶的地方”)

后来因为俄国人屡次容纳中方逃税者和犯人,还经常鼓动清帝国境内的蒙古人叛逃,于是清朝采用“以茶制夷”策略,以停止互市贸易进行制裁。不论是俄境内的蒙古人越境抢劫还是过来偷马,亦或是俄国人胆敢私下对中方商品征税,统统闭市。

据俄罗斯学者齐赫文斯基考证,一旦中俄出现摩擦,清政府就关闭恰克图市场,自1728年至1793年,清朝曾闭市多达14次,中国学者则通常只记述闭市最久的三次,分别为1762年—1768年、1778年—1780年、1785年—1792年,加起来大约15年之久。这15年里,清帝国对俄国进行了贸易制裁,外禁皮毛输入,内禁茶叶输出,使俄至少损失了500万卢布。

乾隆三十年《清实录》中关于关闭恰克图市场的记录,关闭恰克图市场是大清国最常用的制裁手段。

每当清政府关闭恰克图市场,俄国人就不得不转从欧洲商人那里购买茶叶,而这些茶叶,往往是西欧商人通过海运从广州运到欧洲的,这样转了一大圈,俄国人最终只能得到放了一两年甚至更久的陈茶,而且还要多付三四倍的钱。此外,一旦关闭恰克图市场,俄罗斯的支柱产业皮草出口也同时遭受重创,西伯利亚出现商人沦为乞丐的现象。

无奈之下,1788年,俄方罢免了袒护肇事者的总督,1789年处理了枪杀中国人的卡伦巡兵案。

有些脑筋灵活的俄国商人,干脆走海路,带着毛皮南下到广州贩卖,再从广州购买茶叶运回俄国,粤海关就成为中俄贸易的唯一通道。经过这样的长途跋涉,这一生意仍有得赚,可见利润之丰厚。

但是,1791年,乾隆皇帝从粤海关的报告里发现了问题,下令粤海关全面禁止俄罗斯毛皮进口:“朕闻外洋夷地与俄罗斯相连,近年俄罗斯因未通贸易,北边一带稽查严紧,私将海龙(海獭)、黑狐等项皮张货物,由洋船贩至广东售卖,恐该关税课充盈,或由于此,俄罗斯需用内陆大黄、茶叶等物,刻不可离。若私贩皮货至粤,自必易换该国必需之物,透漏出洋,是名为闭关,仍不能全行禁绝。”

甚至,为了防止俄国皮货通过欧美商人之手进入中国,乾隆后来干脆命令粤海关把欧美商人向中国售卖皮货的生意一起禁了。

到了这种地步,俄国人不得不第三次低头认错,请求开放恰克图市场。乾隆看到他们服软,也卖了个人情,1791年,清王朝应俄国谈判代表的恳请,签订了中俄《恰克图商约》,为此后数十年中俄边境贸易的繁荣,提供了中外法律依据。1792年,恰克图重新开市。

中俄《恰克图商约》

二、晋商从中俄茶叶贸易里赚了上亿两白银

早在明朝时期,晋商就凭借地理优势与蒙古地区进行茶马互市,赚取了第一桶金。后来的明清改朝换代、康熙帝攻打准葛尔之战,晋商也积极出钱出力,因此诞生了以范永斗为首的“八大皇商”,拥有其他商人无法比拟的政治经济特权。

恰克图开市之后,原本已垄断关内和塞外贸易的晋商纷纷前来开办分号,他们依托雄厚的资本、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纯熟的经营之道,迅速垄断了恰克图贸易。

恰克图市场旧照

庞大的茶叶市场空间和高额的利润(晋商从福建贩茶到恰克图可赚大约300%的利润),驱使晋商不辞艰辛,南下江南茶区,北通朔漠草原,开辟了一条长达5000多公里的茶叶转运线路。

万里茶路路线图

晋商最初将万里茶道的起点设在福建武夷山下梅村,他们雇佣当地人从事茶叶种植、采摘和加工,然后用独轮车翻山越岭110公里将茶叶运到江西铅山河口镇,走信江入鄱阳湖到九江,然后溯大江而上至汉口,再逆汉水北上700余公里直达襄阳,换小船后进入汉水支流唐白河,航行140多公里后到达水运终点站河南赊店镇。

进入河南平原后,茶叶改用骡马大车运输,由孟津渡口过黄河,然后骡马大车换成毛驴,穿越崎岖难行的太行山,经祁县、榆次到雁门关,之后毛驴换骆驼,分东西二口北上进入大漠草原,东面从张家口沿张库大道北行2000多公里,直达恰克图,西面从晋北右玉县杀虎口经归化(今呼和浩特)、二连浩特、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到恰克图。

恰克图驿站官印

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主人公就从福建武夷山贩运茶叶到恰克图,卖给俄国商人。晋商在恰克图经营茶叶,货房最多时达150家,一时全面垄断了中国向俄罗斯的茶叶出口。

得益于当时稳定的政治环境,晋商在恰克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1755年恰克图贸易额达837065卢布,1800年增加到8383846卢布。茶叶贸易也水涨船高,从18世纪60年代的3万普特(俄国重量单位,1普特≈16.38千克),升至1800年的69580普特。19世纪,恰克图的茶叶贸易超过了棉布,占据了中国商品对俄贸易的头把交椅,成了十足的硬通货。1820年,中国向俄出口茶叶超过10万普特,已占当时两国贸易额的88%。据统计,在上百年的中俄茶叶贸易中,晋商总共收入了上亿两白银。

19世纪70年代的华中茶叶加工场景,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

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广东思普贡茗茶业有限公司·茗六福茶行创始人王蓝指出,输出到俄国的中国茶以砖茶为主,一开始是云南的普洱茶砖,这种普洱茶砖是为适应茶马古道的马帮长途运输而生产的,主要销往俄国鞑靼地区和西伯利亚。

俄国人将它与奶油、盐以及香料一起煮着吃。中国其他地方的茶叶,后来也是先制成茶砖,然后出口到俄国。

据俄罗斯方面的文献记载,1755年—1762年,俄国进口了6000普特中国茶叶,主要是白毫、珠兰和绿茶,进口了5000—7000普特的砖茶。

三、边贸小镇恰克图收入抵得上俄国三个省

中国茶叶在恰克图转手俄商后,沿色楞格河谷的传统通道,经贝加尔湖地区的商业中心上到乌金斯克(今日的乌兰乌德)和伊尔库茨克,然后一路向西,运往俄国的欧洲部分。

中国茶叶的行程不止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有记录,他同一位俄国伯爵夫人交好、同俄国公使来往频繁,使他多次得到“产自中国某些行省的上佳贡茶”。

18世纪晚期,茶叶已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俄国商人将中国茶转运到莫斯科附近伏尔加流域的下诺夫哥罗德城,行程耗时1年,利润高达300%。茶叶贸易让恰克图成为著名的北方小镇,生意兴隆。19世纪中叶前,中俄贸易几乎全集中于此。在俄罗斯和西欧的文献中,它被称为“西伯利亚汉堡”和“沙漠威尼斯”。

恰克图的茶叶贸易

据俄罗斯方面的记载,1774年,恰克图的俄国商人有488人,行会人员有908人。经由恰克图口岸的中俄贸易,则几乎占了俄国与亚洲贸易总额的67%,同样也成为俄国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1760年,恰克图关税23.8万卢布,占全俄关税总额的20.4%;1775年45.3万卢布,占关税总额的38.5%;到1800年,恰克图贸易更为俄国贡献了71.5万卢布的关税,一个恰克图的收入抵得上俄国三个省的收入。

到了1844年,恰克图贸易达到鼎盛时期,俄国成为对华贸易的第二大国。买卖城有1500—2900名晋商,共96家店铺,19世纪中叶,店铺增至150家。

在恰克图,俄国方面拿来换取中国茶叶的主要商品是各种动物皮草。清代研究俄罗斯的著名地理学家何秋涛在谈到中俄贸易的时候,总结为:“彼以皮来,我以茶往。”

俄罗斯皮货贸易

根据郭蕴深在《中俄茶叶贸易史》中的记载,1672年,东西伯利亚向中国输出了13000张貂皮,但带回去的茶很少。1692年,俄罗斯一支私人商队从中国带回去300箱茶叶,这比以往增加了不少。18世纪初期,毛皮是俄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占其对外贸易总值的80%以上。1728年,俄罗斯一支商队带出了210万张毛皮,在北京销售了100多万张松鼠皮,20万张银鼠皮,15万张狐皮,10万张貂皮。

结语:茶叶的确是一种武器,但不要盲目乐观

此次单辟一篇出来讲述中俄两百年茶叶战争,是因为在贸易战前期,清朝屡次通过停止对俄茶叶出口,的确成功逼迫俄国认错、让步,这使得当时从庙堂到民间都接受和强化了“以茶制夷”的理念,甚至乐观地认为这是一种无往不利的战术。因此,在后来面对英国的时候,清朝也打算采取同样的措施去教训英国,可是,英国人却悍然发动了对华鸦片战争。

而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俄国趁机对华出手,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商得以直接深入中国内陆采购、加工、贩运茶叶,并获得免税或低税率特权。与此同时,晋商却内有60多道厘金(一种商业税)和来自官方的借贷盘剥、外有俄商步步紧逼,内外夹击之下迅速走向衰落。

参考资料

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367,乾隆五十六年,乙巳条。

周重林:《林则徐以茶禁烟》,《中国海关》,2012年第6期。

甘满堂:《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与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02期。

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高春平:《晋商与中俄恰克图茶叶贸易》。

王澎:《清代中俄交涉案件的法律适用研究》,《历史学研究》,第29卷。

沈建华:《中俄边境小城:茶道上的恰克图》。

刘秉贤:《系列不平等条约与中俄万里茶路之变迁》。

高春平:《晋商率先开拓万里茶路研究》。

苏全有:《论清代中俄茶叶贸易》。

孙海龙、孙云等:《明清晋商万里茶路扩展动力分析》。

库德里亚夫采夫:《布里亚特蒙古史》。

瓦西里·帕尔申:《外贝加尔边区纪行》。

(0)

相关推荐

  • 1792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恰克图市约,第一条让人意外

    看本市约第一条:恰克图互市于中国初无利益,大皇帝普爱众生,不忍尔国小民困窘,又因尔萨那特衙门吁请,是以允行,若复失和,罔再希冀开市. 恰克图市约(图片来源:上海历史博物馆) 可看出此时已经即位57年的 ...

  • 立雕塑,忆茶马古道 禺草号汉阳

    近段时间,汉口江滩增添了不少地域性的人文景观雕塑,为武汉的窗口,商业重镇汉口的江滩,又浓笔重彩地画上了一笔.顺着兰陵路闸口顺丰码头牌坊(旧址上重建的牌坊)拾级而上倒左手,一组喻为"茶马古道& ...

  • 乾隆帝对俄罗斯的贸易制裁

    雍正六年(1728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恰克图成为了中俄贸易的市场."恰克图"来自蒙语词,意思是"有茶的地方".因缘际会的中俄贸易让恰克图逐 ...

  • 晋商崛起 万里茶道

    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被位列生活必需品,尽管排名在最后一位.而即便是在产地中国,人们真正把茶叶列入日常饮品也是在公元6世纪以后. 在此之前,皆为药用. 茶叶从福建武夷山下海村.湖南安化镇.湖北赤壁羊楼洞 ...

  • 万里茶道的由来及发展

    "万里茶道"途经两百多座城市和集镇,中国的茶文化就是通过此路传遍世界各地的.由于主要经营者是山西商人,所以也称为"晋商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quo ...

  • 继往开来:山西茶商的当代启示

    从明代起,山西商人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一支著名的地方商帮,特别是以盐.铁.铜.茶.粮.布.药材.皮货.典当.钱庄.票号等为主要经营范围,勇敢地走出去,从事国内外长途贸易,创下了货通天下.茶通天下.汇通天下 ...

  • 以茶制夷:乾隆三次对沙俄挥动贸易制裁大棒,沙俄为何毫无脾气?

    清朝著名文史学家赵翼曾说过一句话:茶叶.大黄,此二物为控驭外夷之具也.赵翼认为游牧民族的食物都很肥腻腥膻,必须靠这两个东西解腻.排便.到了晚清,林则徐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洋人都吃生肉,消化不良,如果 ...

  • 【张维东】茶通万里:万里茶道的历史与价值

    福建武夷山茶园 万里茶道,指从1689年清朝和沙皇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开始,以茶叶贸易为主,连接欧亚大陆的国际商贸古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 ...

  • 十字军东征:两百年血腥战争的历史因缘

    十字军东侵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们借口反对异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对东部地中海各国进行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侵略战争.罗马教廷称这场战争是宗教战争,即是基督教反对穆 ...

  • 淝水之战,一场拖延中国统一两百年的战争

    第二十三章:淝水之战,一场拖延中国统一两百年的战争 383年,一场惊世之战即将爆发. 或许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个年份刚好处在他们历史常识的断层之中--相比上面这个年份,他们上知三国,下知隋唐.但3 ...

  • 两万赚到上亿,居然真的有人做到了

    何俊,一位期货市场中的短线高手,他从两万元起步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将资产翻倍至亿,他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引领了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 何俊这个人平常很低调,高高的个子,说起话来却很客气,而且衣着也非常普 ...

  • 中国前两大煤企一季度日赚1.7亿,同比增长超四成

    记者 | 席菁华 编辑 | 1 受煤炭价格上涨.产能充分释放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上市煤企利润暴涨. 4月23日,中国神华(601088.SH/01088.HK)和中煤能源(601898.SH/018 ...

  • 西贝老板贾国龙:赔了两次一百万,结果赚了一个亿!

    "在折腾中前行"这句话,用来形容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再合适不过了.从内蒙一个不足20平的街边小吃店,到拥有71家门店.年营业额达20亿的中国最大西北菜餐饮连锁企业,这个过程贾国 ...

  • 通过!盲盒上市来了!1年狂赚4.5亿 两年净利激增近300倍!

    原标题:通过!刚刚 盲盒上市来了!1年狂赚4.5亿 两年净利激增近300倍! 摘要 [通过!盲盒上市来了!1年狂赚4.5亿 两年净利激增近300倍!]因"盲盒"而声名大噪的泡泡玛特 ...

  • “倒爷”炒房内幕揭密 十万倒房一年赚了上亿元

    马应天(化名),42岁,先前在武汉一家企业从事法律事务,后来辞去工作专业倒房,收益颇丰.这位如今已在武汉小有名气的"倒爷",近日对记者讲述了一些倒房内幕,他想说,当"倒爷 ...

  • 游资大佬瑞鹤仙从血亏到赚回上亿资产,值得...

    游资大佬瑞鹤仙从血亏到赚回上亿资产,值得每一位散户朋友吸取经验教训.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用在瑞鹤仙身上再好不过了,很多朋友都喜欢赵老哥,毕竟他是一位传奇人物,而我却更欣赏瑞鹤仙.名牌大学毕 ...

  • 殷保华首次带盘操作分得45万,之后投入股市,凭技术赚得上亿资产

    殷保华首次带盘操作分得45万,之后投入股市,凭技术赚得上亿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