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预见性

在金融危机之后,英国女王问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们,你们这么多人怎么没有一个预测到金融危机?这让学者们都很没面子。

经济学家们当时确实是过于乐观了,所以很多暂时不会出问题的隐患被隐瞒了下来,因此大家会觉得没问题。不过当时有一些其实并不懂经济学的人,利用特殊的方法,嗅出了问题。

比如巴菲特从直觉出发,觉得那些金融衍生品刻意包装,一定是为了掩盖很多真相,坚决不参与那场赌博。像这样的投资人并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个叫贝尔(Michael Burry)的医生,他数学很好,而且雇了一些数学家替他做事,靠坚守数学上的一些基本道理,成为那场豪赌中获利最丰厚的赢家。

贝尔他们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常常说“复利”增长从数学上讲是无法长期为继的。比如说,财富每年增长7%,这个速度在很多人看来并不算快,但是如果两千多年前的陶朱公以及他的后人能维持这个财富增长速度,哪怕当年他只留下一个铜板,今天他的传人所拥有的铜钱的数量要超过宇宙中的原子的数量,这在现实中当然不可能。

做投资的人都清楚,在一开始投资基数较小的时候,能够维持指数增长,一旦基数变大,就做不到了,还不切实际地想维持,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了。

很多人觉得自己足够聪明不会上庞氏骗局的当。但是变相的庞氏骗局要识破就没那么容易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罪魁祸首CDS,就是奸商们包装的一个不容易看懂的庞氏骗局,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它。

我们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房屋的次级贷款出了大问题,那它和CDS有什么关系呢?别着急,我们从次级贷款说起,然后你就明白什么是CDS了。

让我们先回到克林顿当总统的时代。那时,克林顿政府为了让本来付不起首付的穷人也能买房子,允许银行提供购房首付的贷款。比如100万的房子,通常需要贷款80万,首付20万,但是假如有一个人叫林肯,他没钱支付首付,当时除了允许他把房子先抵押了,从A银行获得正常的80万贷款,还允许他以较高的利息从B银行获得首付20万的贷款。

如果房价一直上涨,这没有问题,因为即使林肯付不起月供了,A银行也可以通过变卖房子收回自己的80万贷款,剩余的钱,还够B银行也能拿回自己的20万。B银行提供的就是次级贷款,由于它的风险显然比A银行大,因此利率也高,这样如果有个别几个人的贷款拿不回,它也能从其他购房者偿还的利息中填补漏洞。

当然,B银行还有一个更稳妥的做法,就是从高利息(比如每年10%)中拿出一部分(比如1%),向C保险公司购买贷款者违约的保险。

保险公司C根据历史数据发现房屋贷款收不回来的情况很少,只占房贷的2%左右,而它从B银行可以连续挣15年的钱(不考虑复利的因素),15年下来,担保10亿的房产就能收入1.5亿,成本只有2000万,这利润率高达650%的事情保险公司自然就答应了。

接下来,投资银行D看到C公司做了这样一笔好买卖,非常眼红,就和C商量将这10亿美元的保险生意卖给自己,并愿意留给C公司20%的好处,即3000万美元。C公司想,1.5亿虽然多,但是要承担15年的保险义务,不如一次性得到3000万实在,就答应了。

D公司是投资银行,更精明,将C公司为B银行作担保的业务,包装成证券,叫做CDS(信用违约交换),加价3000万美元卖给了另一家投资银行E。E公司可能将各种类似的CDS又打了一个包,以新的证券形式在市场上市了。

就这样,在经过无数次包装后,CDS的内部结构大部分人已经看不懂了,但是人们总觉得自己可以从下家身上赚到钱。于是一同把CDS炒到了50万亿美元这么大的规模,这甚至超过当时美国房市本身的总值。

这个骗局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大家炒来炒去,都是在赌一件事,就是今后15~30年,房价会一直快速上涨。

然而,房价不可能永远快速上涨,特别是在经济本身没有上涨的前提下。一旦有大量房主还不上钱,或者不愿意还钱,这些CDS就变得一钱不值。更糟糕的是,给购房者提供次级贷款的银行,后面的保险公司以及很多购买了CDS的投资银行也都完蛋了,整个金融体制就垮了。

这件事可以通过数学算出来,其实不只是刚才提到的贝尔,当时有不少人在CDS的骗局破灭之前,发现了问题,后来挣到了大笔的钱。只不过贝尔挣钱的比例太高,他的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大空头》,他从此成为了名人。

(0)

相关推荐